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开始 ...
-
陈桦语出生在一个小镇里。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出去找工作,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去照顾她,只好把她放在家里让奶奶照看。
2008年,陈桦语6岁,刚步入小学一年级。
在一年级的下半年发生了一件对当时的小陈桦语来说的大事——她婶婶家的妹妹也来奶奶家了。
妹妹叫陈欣,小小的一只。陈桦语打心底里高兴。
但陈桦语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陈欣太小了,离不开人,这也就意味着以后奶奶不能再去送她,只能她自己上下学。
后来陈桦语爸爸回家,专门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
那个年代在小镇上,三轮电动车还没开始普及,之前也都是奶奶骑自行车送她。
幸好幸好,即使刚开始骑自行车也有人陪着她,她的一位发小,陈屿清。
陈屿清比陈桦语大一岁,上二年级,于是两个小朋友每天就骑着比自己还高的自行车高高兴兴的去上学了。
从此,陈桦语记忆中的小学时代就从一辆自行车开始了。
初入一年级时有一个开学考,陈桦语语文只考了49分,这让她很是郁闷。
毕竟在幼儿园里她可是老师每天夸奖的对象。
对于看拼音写汉字还行,但她对平舌音翘舌音真是傻傻分不清。
不过班上的同学普遍都考的不好。小孩子嘛,在上一年级之前,自然还都是以玩为重。
陈桦语分在了2班,新班级她只认识一个人,她的另一个发小,陈忆柒。
之前陈桦语见过的小孩也只是一个幼儿园里的,这乍一进入一年级,小朋友自是比之前多。
她看自己班里的同学还好,时间久了就看习惯了,但每次下课看到1班的同学,就觉得他们长得一个比一个奇怪。
“唉,忆柒啊,你有没有觉得他们长得好奇怪啊,你看那个人的头是正方形的诶!”
课间陈桦语和陈忆柒坐在台阶上,对另一个坐在不远处的小男孩悄悄感叹道。
没等陈忆柒回复,陈桦语又抬起头来假装不经意的往男孩那瞄了一眼。
或许是听到了或许也只是随意一抬眼,小男孩也在那时向陈桦语看来。
视线相撞,陈桦语心虚的移开了眼,也许是因为偷看被抓,脸红了起来。
她猛的站起来,拉着陈忆柒就进了教室。
这是陈桦语和陈奕文的第一次见面。
当然,这对当时的陈桦语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过去就过去了。
她的小学生活依然在夏天的蝉鸣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经历了一开始一年级的种种不习惯,陈桦语又开始了二年级的生活。
值得一说的是,即使之前的开学考只有49分,但在后面的学习中陈桦语还是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
一年级的时候是个副班长,至于为什么是副班长,因为正班长是班主任的儿子。
我们每个人其实在自己懵懵懂懂的孩童时代就已经体会到过关系,人脉,金钱,权利的不公平性。
二年级把一年级的两个班合成了一个。
有好多同学都转学了,父母自然是信奉县城的教育始终要比小城镇好。
但也只是在县城,受时代,思想,能力的局限,终其一生,也只是在县城。
学生一减少,合为一个班也才36个人。
陈桦语顺利的成为了二年级的小班长。
班主任是个和蔼的老头,个子很高。教语文。
陈桦语一直都很喜欢和蔼的小老头。
数学老师也是个和蔼的老头,个子也很高。以至于陈桦语一直认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是一对兄弟。
后来也经陈屿清证实了,他们就是兄弟。
陈桦语毫不犹豫的相信了,毕竟他们也教过陈屿清。但并不知道这其实也只是陈屿清的猜测。
一节午间自习,语文小老头突然抽查早上布置的作业。
同桌互查,没写完的罚站。
巧了,陈桦语并没写。
不过陈桦语并没有发挥出她作为班长更应该诚实的一点,在她发现她的同桌刘益也没写之后,二者迅速达成了共识,互相包庇。
小小的波澜就顺利度过了。
冬去夏来,三年级。
经过去年陈桦语已经和同学相熟,在三年级的第一天却发现了一个新面孔。
放学后。
自行车小队已经壮大了一名成员,陈忆柒也加入了进去。
“我们班那个新同学是不是电视上说的那种跳级上来的啊?”
也不怪陈忆柒这样说,实在是因为新同学长的很显小,和旁边的男同学一对比,真像一个小弟弟。
“你说的是孙时吧,他是我之前同学。他年纪好像不够,就再上一年三年级。”
陈屿清对她说道。
“!!竟然是留级,我还以为是跳级。”
陈桦语就挺惊讶的。
第一次看到孙时给陈桦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他长得还挺好看。
没错,陈桦语从小就是个颜控,即使她自己是个单眼皮,塌鼻梁的小姑娘,并不在漂亮行列。
不过皮肤挺白,嘴巴小巧玲珑,五官组合起来,也并不难看,胜在清秀。
都爱美好的事物,无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