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被淘汰了 ...
-
每逢星期一,励英公司销售部各分部都要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开早会。水宛如在二分部的第一组,她的组长潘君如兼任了二分部的主管。潘主管见人已到齐,就开始发言。她先讲了些鼓舞士气的激励语,接着汇报了前两周本分部的业绩,然后又介绍了接下来的两周里两场招聘会(每周周末就有一场招聘会)的主题。
“这个月只剩两场招聘会了。本周的主题是:综合类招聘会(价格:800元一场)。下周的主题是:IT专场招聘会(价格:1200元一场)。大家都知道,每月公司都会推出一场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对我们来说既有挑战,同时,又是突破的好机会。因为是专场,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目标客户只局限在某个领域,大家的竞争势必加剧,这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说它是突破的好机会,也正是因为专场。公司推出这些专场,都是针对当下比较热门的行业来策划的,这些行业招聘需求大,而且多数还是长期都在招聘。特别是IT行业,需求量巨大。往期的IT专场,都是场场火爆。对于这一期,大家是不是很期待?”
“是!”大家热情高涨,齐声应答。
“不错!看这声势,大家真是信心十足!接下来这两周,大家都加把劲,多打些电话。多打一个电话,就多一线希望。虽然,很多时候,我们打的电话别的同事也打过了,但是,你不打,机会就肯定不是你的。我注意到,大家寻找客户的渠道基本都相同,不是找报纸招聘栏,就是查企业黄页,打来打去,都是那些企业。渠道是局限的,意味着我们的市场也是局限的。我们的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这需要大家都拥有一种开拓精神。特别是我们的老员工,不能一味满足手头那几个老客户。多开拓一个新客户,就多一份收入。如果每个月公司都给你加工资,我想,没有谁会拒绝吧?事实上,加工资的主动权就在你自己手里。大家说是不是?”
“是!”大家又是齐声应答。
“对于新员工,更是需要这种开拓精神,你们刚进公司时,一切都是零,如何从无到有,都需要你们去开拓。如果你们也仅仅从报纸上、黄页上找客户,是很难出业绩的,你打的电话,大家也在打,客户凭什么就选中你一个新来的?我们很多客户都不是仅凭一个电话,就马上做决定的。很多客户都是在多次的了解和沟通中,才做选择的。在做选择之前,可能已经和我们公司不少同事沟通过,有些甚至因为聊得投机而成为了朋友。最后,客户下定决心与我们公司合作,除了认可公司,也认可了一份交情。所以,做一个成功的电话销售员,除了勤奋,还需要你的热情,你的沟通能力。你要学会与客户做朋友。”
早会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
大家都开始打电话。“人才挤挤”的办公室又开始充斥着嘈杂的讲话声、电话铃声。
从潘主管的发言中,水宛如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她拿出自己新收集来的客户资料,也积极地打着电话。打了几个都说最近没有招聘计划。就算被拒绝,还是得继续打,打电话就是她的工作,一停下来就会被视为偷懒。每组的组长就坐在最后一排,她们和大家一样,也是不停地打着电话,但会时不时就往前面瞄一瞄,谁在打电话,谁在发呆,一目了然。
水宛如拨通了一家重工业集团公司人事部负责人的电话,这是上次问前台文员得知的。这家公司的前台文员很好说话,不但告诉她人事部的电话,还告诉她负责人是黄经理。上周她与黄经理通过一次电话了,那天他说很忙,没空详聊。水宛如将这家公司列为重点跟进对象,原因有三:第一,这是一家有名的大集团公司,需要大量人才,基本上年年都有招聘计划;第二,已经成功要到负责人的电话,接下来,就靠自己耐心跟进了;第三,上次对方只说很忙,并没拒绝她,说明有希望。
电话通了,对方还没接。水宛如先打好腹稿,以免正式沟通时语无伦次。终于接了,对方正是黄经理。水宛如还是有点紧张地自我介绍、推广本周的招聘会。
黄经理耐心地听完,还问了几个问题。水宛如很开心,这位黄经理不但听完她的全部介绍,还与她聊了起来。她觉得黄经理很亲切,跟他聊天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样自然。这不就是潘主管在早会上所要求的“你要学会与客户做朋友”吗?
嗯,不错!水宛如感觉成功在望。聊了一会儿,她听到对方咳了两下,好像在清清嗓子,准备发表什么高见,他说:“小水,这是你第二次打电话给我。”
水宛如一听,开心地回答:“对呀!黄经理,您记性真好!”
“告诉你吧,你们公司有很多同事经常打电话过来,像刘嘉玲,李小凤,黄春敏,还有好多个呢。尤其是那个跟大明星同名同姓的刘小姐,打得最勤,她很能聊的,她说和我是老乡。”
水宛如惊讶道:“哦,是刘姐。她就坐在我的隔壁。原来她也和黄经理联系过呀。”
“小水,你的姓很特别,好听!你的声音也很特别,但是……”
水宛如一听到“但是”二字,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话了。
“你们公司几乎天天都有人打电话过来推广招聘会,几乎都是女孩子打来,偶尔也有一两个男的。小水,我就直接与你说说我的感受吧。实话说,你的声音很不适合做电话销售员。”
猛地,水宛如内心一阵刺痛,像是被人拿针刺了一下。
“在电话里,你的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老妇人的声音。我接了这么多推销的电话,从没有听过这样的声音。我知道你的年龄实际上并不大,而且我判断得出,你还是个刚走出校园的小女孩。与你详聊中,听你那说话的口吻,还是很天真的。口才比起你的那些同事,差多了,没什么技巧。不过很正常,那些技巧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
“黄经理,您说对了,我大学毕业还不到一年。”
“小水,我在人事部工作将近三十年了,接触的人多了,所以我看人很准的,我通过一个人的说话就可以了解对方很多信息。小水,你不要认为我是在批评你,我只是把我的真实感受告诉你。你就当是一个叔叔在给你提意见好了。”
“好的,谢谢您!”
水宛如虽然心里不好受,但还是觉得他也是出于好心,或者是他长期在人事部工作,习惯替别人做职业规划,是不是可以算做一种职业病呢?
“黄经理,那这个周末的综合类招聘会来参加吗?”水宛如回到正题。
“以前我们公司一直在南天人才市场招聘,下次会考虑你们的。不过最快要下个月才有这个计划。到时有需要再联系吧。”
“好吧。”
水宛如放下电话,闷闷不乐。
*
临近下班,主管潘君如走了过来,很亲切地叫了声:“宛如。”
潘君如第一次见到水宛如时,就说过她的妹妹也叫宛如,所以每次叫“宛如”时,显得格外亲切。
“下班后,来我座位一下。”说完,潘君如就回自己座位去了。
下班了,水宛如来到潘君如的座位边,叫声“潘姐”。
潘君如从邻座拉了把椅子过来,让她坐下。
“下午,我看你的状态好像不大好,没事吧?”
“打了一天电话,没有一个要来参加这周的招聘会的。”水宛如低着头说。
潘君如开导她:“不要太自责,做电话销售,这是常事。最主要是不要影响心情。”
“嗯。”
潘君如继续说:“我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打电话,要保持这种状态,心态很重要。”
水宛如突然眼圈一红,哽咽着说:“潘姐,我觉得我不适合做电话销售员。”
潘君如见她竟然哭了,急问:“是不是碰到什么难题了?怎么突然这样否定自己?”
“今天又有客户说我声音难听,还直接说我不适合做电话销售员。”水宛如边说边抽泣着。
潘君如在桌面纸巾盒抽了一张纸巾递给她,然后就静默着。
潘君如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慰面前这个和自己妹妹同名的下属。她在想,作为一名电话销售员,没有什么比被客户说你不适合干这行更难过的事了。在整个电话销售部中,多数都是年轻的小女孩,声音一个比一个甜美,一个比一个动听。一经对比,水宛如的声音确实显得另类,不够好听。
听说她们这批新人,还是老板娘亲自面试的。老板娘一开始就同水宛如聊过的,听着这样的嗓音,她肯定心中有数,但为什么还会聘用她呢?可能觉得水宛如态度诚恳,做事踏实?或是形象可嘉,有亲和力?应该是吧,反正自己倒是挺欣赏她这几点的。老板娘做事一向很有主见,眼光也犀利,相信她自有她的理由。
想到这,潘君如安慰道:“不要太难过,要相信自己!”
水宛如擦干眼泪,不好意思地说:“潘姐,对不起!我太失态了。”
“没事!哭出来心里会舒服点。”潘君如拍拍她的肩膀,“你先下班吧,早点回去休息,调整好心态。我还要整理一下资料。”
“好!潘姐!”
*
水宛如神情颓然地走向宿舍。
靠近宿舍楼时,陡然,一颗红棉花跌落下来,正好落在水宛如的脚前。跌在地上的红棉花与其他凋谢的落花不同,依然是红艳艳的,充满光泽的花瓣朝上立着,没有半点凋零的颓势。
水宛如心动,于是弯下身,将那颗艳红似火的红棉花捡了起来。玩赏了一会儿,她抬起头,只见高大挺拔的红棉树上开满了硕大而艳丽的花朵,像一团团燃烧着的火焰,真美!
“阿如,捡红棉花呀?”
水宛如转身一看,是何文英。她手里提着两袋菜,今晚轮到她做饭了。
“阿英,回来啦?”
“那边地上还有几朵,还很鲜艳,我们都捡起来,拿回去晒干,可以煲汤的。”一向喜欢煲汤的何文英见到地上的红棉花两眼发光。
“还可以煲汤?”水宛如惊奇地问。
“是啊,红棉花有驱寒祛湿的功效,拿来煲粥煲汤都可以。”何文英说着,就蹲下去捡。
水宛如也兴致勃勃地帮她一起捡。
何文英将所有菜都集中装在一个袋子里,腾出了一个空袋子来装红棉花。
回到宿舍,何文英赶紧先煲汤。她今晚煲的是马蹄红萝卜瘦肉汤。
水宛如担心红棉花闷在塑料袋子里会闷坏,就拿出来摆在电视柜上。
吃饭时,大家边吃边看电视。看着电视机旁边那朵朵火红的红棉花,大家心情大好,赞不绝口。
“好漂亮的红棉花!”
“太惊艳了!”
“我明天还去捡!捡来后先摆放着欣赏一晚,第二天再拿去晒,留着以后慢慢煲汤。”
“不错!既养眼又养生。”
“我们公司楼下也有几棵。坐在办公室里向窗外望去,红彤彤一片,太好看了!”
“红棉花是花城的市花。这段时间正是红棉花盛开的季节,花城大街小巷到处都有。”
*
接下来的几天里,水宛如继续努力着,不停地打着电话,希望能拉到客户来参加这个周末的招聘会。可惜,一个也没拉到。
每天早上出门前,她会对着镜子不停地鼓励自己:“要相信自己!你一定行的!”这种精神鼓励法,好比一个准备骑单车出门的人,要先给轮胎打气,确定气满劲足,才满意地出门。
到了公司,水宛如就开始不停地打电话,可是,总被对方拒绝,打着打着,她越来越失落。她浑身的干劲好似那部单车的轮胎,每被客户拒绝一次,就像被针扎一下,扎着扎着,气越泄越少,越跑越没劲。
她真不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下去了。是放弃吗?她苦笑了一下,不用等她放弃,月底一到,业绩一公布,她就会被自动淘汰。
打了一通电话,水宛如心目中的那些目标客户,没有一个准备来参加周末的招聘会。她现在真的看到电话机就头疼,没精神再打了。但又不能坐着发呆,主管在后面盯着呢。
她翻出手机通讯录,准备找几个好朋友、老同学聊聊天,诉诉苦。她的那些好朋友都不在花城,手机号码都是异地的。公司电话只能打市内的,所以,只能用自己手机聊天。
但长途电话费很贵的!那也不能阻挡她想找人倾诉的冲动。她先打给几个最要好的朋友。她们之前就知道她进了人才市场上班,觉得她这份工作不错,很体面,也应该很轻松。没想到她却这样诉苦,只好想办法开导她。
最熟、最好的都打过了,还是好无聊啊!她又继续翻手机通讯录,几乎把所有可倾诉的朋友的电话都打遍了,也快下班了,心情也好多了!
最后,她才打给家里,跟妈妈聊了一会儿,妈妈问她工作得好不好,她说很好。她跟家里打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她不想让家里人担心。
*
直到星期五,她还是没拉到来参加周末综合类招聘会的客户。
不过有个好消息,有位高中同学听说她在人才市场上班,就主动联系水宛如。那位同学说他高中毕业后就到S城打工,后来进了一家IT公司跑业务,目前已经是这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前几个月总部在花城开了分公司,他最近被派过来兼任花城的业务经理。分公司一直都在报纸上刊登招聘信息,到现在还没招齐人,想考虑一下现场的招聘会。
水宛如兴奋地向他介绍了下周末公司重点策划的IT专场,并传真了一份详细的宣传资料和一份确认单给他。很快,她的同学就将确认单回传了过来。
兴奋归兴奋,月底,全部门的业绩公布出来了,水宛如排在最后一名。
*
水宛如坐在老板娘办公桌前。
老板娘满怀惋惜之情,对水宛如说:“很遗憾!明天就要离开我们公司了。但是没办法,公司的竞争机制就是这样。”
水宛如却是满怀愧疚:“谢谢公司这段时间对我的栽培!很对不起!没能给公司创造什么价值。”
“不用自责,你已经很努力了。”老板娘脸色很温和,“对了,我会让他们将你的简历放到公司求职网上,这样,很多招聘单位就可以看到你的求职信息。还有,公司每个周末的招聘会你也可以来,希望你接下来能找到更适合你的工作。”
水宛如一脸感激:“太谢谢了!”
老板娘继续说:“虽然被淘汰了,希望你想得开,一定要相信自己。”
水宛如点点头。
“当初,是我招你进公司的。你给我的印象很好!真诚、形象佳、有亲和力,你的微笑很有感染力!一定要相信自己,好吗?相信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这一番话,让水宛如很感动,她连声道谢:“谢谢!谢谢您的肯定!”
*
从春晖大厦出来后,水宛如不知不觉又来到了东站休闲广场的水景瀑布。她在瀑布前的石台坐下。自进入励英人才市场上班这大半年,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来这里坐一坐。以前,下班后的她,脑海里总是嗡嗡作响,心中因业绩上的压力满是愁闷。而现在,她的脑海却是茫然一片,内心也是空落落的。明天开始,她就失业了。接下来该怎么办?该怎么跟家里交代?
水宛如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恍惚间,水宛如感觉自己正置身于家乡的浴龙瀑布前,哗哗的流水声在耳边环绕,犹如一曲抚心安神的乐章,安抚着她。她静静地聆听着,身心渐渐安然。
水宛如的家乡在南方的一个小山谷里。小山谷里有一条飞瀑,流水沿着山顶的岩石飞泻而下,好似神龙吐水洒下山谷,因此,飞瀑得名浴龙瀑布,小山谷也被称为浴龙谷。
水宛如自小就喜欢聆听流水声。她记得小时候,爷爷就告诉过她,流水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天籁,能让人心安。心安即是归处,无论你身在何方,只要听到流水声,就像回到家里,心自然就会安详自在。
爷爷博学多才,曾经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当然啦,也是水宛如的启蒙老师。小时候,水宛如就乖巧聪明,爷爷很疼爱她,也教会她很多知识,一直鼓励她要好好读书,希望她长大了能当一名教师。水宛如从小就受爷爷的熏陶,自己也很喜欢读书,也梦想有一天能像爷爷一样,以教书为生。
水宛如刚升上初三那年,爷爷就去世了。中考时,她如愿考中了县师范学校,不过造化弄人,最后却没去读。
刚好那年,P县教育局推出新政策,要求各中学要大力动员成绩优异的学生继续读高中考大学,并承诺高中三年学费全免。水宛如中考的成绩在学校排列第二名,因此学校方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就亲自上门到她家里劝说她放弃读中专师范,建议她继续回母校读高中,争取以后考上大学。
从小就很向往去远方的她虽然也很希望当老师,但一想到中专师范学校是在县内,就很害怕以后一辈子再也走不出这个闭塞的小县城了。她总觉得远方有一个声音在召唤着她。
当时在两位领导的动员下,冲劲十足、自信心满满的她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只有考上大学,才有机会走向远方!想当老师,以后报考花城师范大学不就行了?最终,水宛如听从了领导的建议。
当时这个选择,除了水宛如的妈妈是支持的,周围的人都反对!
因为那时,中专师范是很热门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也奇高,要考中并不容易。现在她终于考中了,而她却放弃了。再加上那时的农村,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大部分家长认为女孩子能上到中专已经很不错了,没必要去读高中考大学,学历再高,将来也是要嫁人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供她读大学,那是在浪费钱财。
那段时间,亲戚、邻居个个都说她傻!经常对她指指点点,挖苦、取笑、甚至谩骂都有。大家都认为女孩子当老师是最理想的了,老师的工作既清闲又安稳还体面,说她竟傻傻放着现成的师范专业不念,去读什么高中,而且谁能保证三年后的成绩呢?万一考不中呢?
有些邻居还经常这样嘲讽:“那家人是不是傻的,考上了却又放弃了。别人削尖脑袋想进师范学校还进不了呢。你看,某某家的女儿没考上,他们还想方设法花高额的赞助费把女儿塞进去……”
所以,她整个高中期间,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读的,读个高中就像个罪人一样,经常被人指责和讽刺。
不料她高考失利了,C城师范学院都考不上,花城师范大学就更别指望了,勉强考上了花城一所普通的大专院校,读的是市场营销专业。
这下可丢人了,教师梦破灭!那时,周围的人都在嘲笑她,尤其喜欢拿她的专业说事。在她家乡那样闭塞的地方,周围的人都想象不出读这个专业有什么作用,毕业后能从事什么工作,他们能联想到的地方就是菜市场,因此,取笑她说,读了那么多年书,就是为了去菜市场工作吗?
后来毕业了,她进了花城人才市场上班,倒是令大家刮目相看,在他们眼里,国际大都市的人才市场可比家乡的菜市场高级多了,那绝对是人才济济的地方!只有精英才能在那里工作,够体面!
可如今,她失业了!这下又丢人了。
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水宛如在想,到时回到老家,一旦被大家知道她失业了,肯定又要招来冷嘲热讽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