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黄家 ...

  •   黄家住在廖镇,挨着归德府最近的小镇,父亲黄继祖是秀才,因为被人撺掇着打官司家财散尽,气怒攻心一命呜呼,妻子受不得打击,只留下一根独苗叫黄根生,住在镇子边胡同尾。田亩卖尽,只留了三间正房,三间厢房的院子。出了黄家的胡同,向南不足十里便是丘山,过了丘山就是安庆。
      黄根生娶妻沙氏,沙氏的身世也算传奇,6岁时父母和离,随母改嫁,继父甚是忠厚,视如己出。母亲再嫁七八年不能生养,有瞎子算命说沙氏命硬,别人命硬最多是金命,火命,她是碌碡命。主克兄弟姐妹,百般无奈,十四岁嫁到黄家,说来也奇,第二年母亲便得一女,转年生了一子。竟是比沙氏的儿子还要小一岁。
      生父沙良家在安庆府,是个郎中,跌打损伤是祖传秘方,天下就没有饿死的大夫,更何况小小名气的跌打大夫,小有余财。妻女离去后,并未再娶,也曾四处寻访女儿,沙氏的姥娘家也是心狠的,不顾沙良百般恳求,终是没给准信。没寻到女儿,回到老家大病三个月,病好后心如死灰,守着老宅行医为生。
      沙氏幼时也是娇养大的,正经念过私塾的,沙氏是个心中有成算的,在黄家生了大儿子也就有了底气,儿子一过百日,十五岁小母亲抱着襁褓中儿子径自雇车去寻生父,凭着儿时的记忆直接寻了去。总算父女团聚。
      直到怀了小女儿那年,继父因病过世,沙氏烧完继父头七的纸钱,直接放话,我亲爹还活着,我不带孝了。
      沙良年岁渐大,终究还是挨女儿近一点,于是拿出全部积蓄在归德府买了个小宅子,不能挨女儿太近,沙氏的娘还在,太近又怕被传闲话,寡妇门前是非多。
      至正十年,黄河淹没了直隶,鲁南,朝廷顾此失彼,百姓流离失所。归德府地势稍高,幸免于难,绕是归德尚算安稳。但赋税也涨了五倍之多。前朝就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之说。如今粮油米面一应之物,物价齐涨。一贯中统交钞一年前能购回两石粗粮,现在只得一石。黄家六口一家手脚不闲,只落温饱。
      沙氏生了一子,二女。大儿子名叫黄兴林,十八岁,娶妻张氏,当地富户蓝家的外甥女。大女儿黄文英十四岁,小女儿因着出生时甚是瘦弱,所以姥爷给起名叫做文竹,希望她虽柔弱却顽强。如今方才七岁。
      一家人晨起到日落,每天守着织布机,捻杆,线锥不离手,一日才出半匹窄粗布,市价一匹粗布不过100文钱。
      沙氏是读过书的,三个孩子俱是识字的。沙姥爷想把祖传正骨之术传与兴林,只是兴林不开窍,也只能作罢。只小外孙女从会说话就会背药方,外祖父视如珍宝。幼时出门都是坐在外祖父肩头,要星星不给月亮,经常惹得大十岁的大哥嫉妒。
      兴林幼时,沙氏因着年幼生子,身子不好,一半时间在姥娘家与舅舅一同住,一同吃,所以与姥娘和继姥爷感情颇好。继姥爷生病过世了,兴林难过了好些日子。
      等到沙姥爷住过来,就有些不愿意喊姥爷,也不愿意亲近沙姥爷,沙姥爷无法,疼到心里也不便过多亲近。只这小外孙女,一出生就在眼前,一团猫崽子那么大,一日日看着长大至今,也愿意和自己亲近,着实挖心挖肝疼这个丫头,小妮子一皱眉头,老爷子心都抽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