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报名 ...

  •   玉清带着玉姗姗上前和章川打招呼。

      玉清大哥成绩优秀,为人和气,人缘挺好,认识的人挺多。

      他之前就和玉姗姗说过今天他们要来打听信息的这个人名字叫做章川,是他在宏启中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章川的家庭条件挺好,不过他并不混日子,相反他是非常上进的人。

      他和玉清只是同级并不是一个班的关系,不过之前学校有几次活动两人都一起参与过,也算混了个点头之交。

      玉姗姗看了看章川,他个子比大哥玉清矮一些,不胖但是给人一种就很壮实的感觉,看起来就很有精神,让人觉得非常的和气,他见到玉清给他打招呼,便热情的过来和玉清聊起来。

      听完玉清和妹妹想打听他们学校对应的知青下乡点,他就立即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了。

      章川自己是不用下乡做知青的,他的家里人儿给他找了一个面粉厂里的工作,不过章川许多朋友都陆陆续续到全国各地下乡了,他收到的相关消息挺多,再加上他又是个喜欢包打听的性格,因此对学校知青工作的大概情况可以说是的了解。

      这时候的高中毕业生主要的去向有四个,在大家普遍的认识当中,学生如果能去当兵是最光荣的也是很有前途的但这需要基本的身体条件,另外最幸福的应该就是留在城市里面做工人这个就需要有一定的资源了。

      再自从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样的概念以后,高中初中毕业生当中的许多人也离开城市,其中无数的知识青年也插队到农村,另外还有一些知识青年是去到各地的兵团做知青。

      知青的两种,插队知青和军团知青相比较而言,军团的知青又会更辛苦,因为一般的兵团驻扎地都在边疆。

      如果是高中初中生要做知青,首先是必须到原读书的初高中所在的革命委员会报道,然后由学校的革委会分配具体到哪个地方去做知青。

      玉清和玉姗姗所在的初高中本来就是同一所学校,叫做宏启中学校,所以革委会办公室也是同一个。

      章川说根据他得到的信息,目前学校所对接的知青地主要有黑龙江,安徽,陕西,山西,江西,福建。

      听到有江西,玉清玉姗姗兄妹俩忍不住互看了一眼,就是它了!

      等章川把他知道的知青情况都说完了,感谢过章川的给出那么多有用信息后,兄妹俩就准备直接去学校革委会报名了。

      与章川道别前,玉清也提醒章川,贴大字报一定要注意小心一点,现在形势这么乱,先要保重自己才有以后。

      章川知道玉清这样说也是为他好,所以也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以后会多考虑安全问题的。

      问到了所需要的信息,玉清和玉姗姗就打算直接去学校办手续,先把下乡做知青这件事情定下来。

      考虑到今天可能要走很多的路,玉清大哥就带着玉姗姗坐公共汽车去学校,汽车破破旧旧的而且人很多,玉清和玉姗姗上车以后刚好只剩最后两个连着的空位就赶紧坐过去。

      因为学校离现在他们所在的地方有七八个公共汽车站,所以上车以后就收了他们每个一毛钱的车票。

      到了学校找到了革委会的办公室,革委会的主任是个年龄有点大头发花白的老师,这位王老师没有教过玉清,不过玉清这样优秀的学生在学校还是比较有知名度的,毕竟玉清从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宏启中学校的第一名。

      听到玉清说过来办下乡做知青的手续,王老师点头道可以,说是手续很快就可以办好,一会就可以把哪些办好的文件拿走,让玉清就在办公室等一会就好。

      这时候玉清又跟王老师介绍了一下玉姗姗,玉姗姗跟王老师问了好,然后直接说到也想要下乡去做知青。

      王老师看玉姗姗样子比较小,于是问道:“小同志,你几年的多大年龄?”

      玉姗姗回复到:“老师,我今年马上要满17岁了。”

      王老师劝她说:“小同志,你知道下乡很辛苦吗,你哥哥既然下乡去了,你就可以留在城里找工作,你这个年龄比较小,不用着急的,建议你可以再在城里等一等,到时候还能在城里找到一个好单位,农村插队的条件你知道吗,比城里那可是天差地别,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恶劣很多,生活十分的艰苦,还需要做很多的农活,插秧锄地伐木住窝棚对城里娃娃来说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作为学校革委会专门负责知青工作的王老师,他是没有必要去说这些话的,能多一个知青也说明他们这个点工作做得好,不过看到玉清玉姗姗兄妹都是好学生好孩子,他也就真诚的给点建议。

      玉姗姗慷慨激昂的回复到:“王老师,感激您为我考虑得如此周到,谢谢您的建议,不过大家都说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不论是高中生还是初中生,大家都下乡了我也可以,我要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锻炼自己,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这是我们所有青年人追求的目标!”

      作为学校革委会专门负责知青工作的老师,看到这样的学生还是比较欣慰的,不过考虑到玉姗姗的确年龄比较小,于是王老师说:“小同志,这样,如果你家坚持要去下乡做知青,我们就把你和你哥哥分到一个生产队去,这样你们兄妹两也可以有个照应,帮你们选一个离北京近一点的地方,这样气候环境适应起来能更容易些。。”

      兄妹两心中一喜,不过面上却保持着适度的微笑。

      玉姗姗向王老师表达感谢“谢谢王老师,如果我和哥哥能够一起就太好了,我也想和哥哥一起接受祖国的考验,和大家一起建设农村。”

      “但是,请革委会不用把我们安排在离北京近的地方,我们兄妹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受人民和组织的考验,为国家建设风险我们微小的力量。

      玉姗姗顿了顿做出思考了一下的动作说到:“如果可以,请组织将我们兄妹安排去江西!”

      玉姗姗的表情变得激动又充满向往:

      “江西是我们国家革命的摇篮,是我们国家革命的起点,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在江西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着那一年的10月,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根据地,走上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再之后我们的红军从瑞金出发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壮举。如果可以,还请组织将我们兄妹俩安排到江西,我们,想去那片最初的红土地去感受学习”

      玉姗姗说这段的时候特意把声音加大,表达了自己坚决的革命之情,话也说的是慷慨激昂,吸引了正在办公的其他两位老师。

      其中一个老师忍不住鼓起掌来,点头说道:“讲的好,讲的好啊。”

      另外一位办事老师跟王老师说;“主任,这个小同志有这么高的觉悟和这么坚定的革命之心,我们就同意就把他们兄妹两个人安排到江西去插队做知青吧。”

      听完玉姗姗豪情壮志的陈述,王老师也正有此意,于是很快便安排办公室另外两位办事老师帮他们兄妹两办好了手续,自己则一直跟玉清和玉姗姗尽量细致的交待着一些下乡插队时候的注意事项。

      手续办好,玉清和玉姗姗出办公室的时候,王老师还特意强调他们这一批知青十天后就要出发,到时候那天早上九点需要到学校操场来集合。

      玉清和玉姗姗连连感谢王老师,然后离开了学校。

      接下来玉清和玉姗姗拿着学校革委会开的证明回到胡同这片区,去到派出所把两人的北京户口注销,自己保留一份户口注销证明。

      把这个北京户口注销手续再办完,兄妹俩去江西的事情就算搞定了主要的流程,接下在集合之前只需要再把户口注销证明拿回学校领取发给自己插队补贴,购置好出发所需的物件就可以了。

      晚上回家后父母看到兄妹俩已经把去江西做知青的事情办好了,于是第二天一上班就去单位革委会主动报名去江西五七干校参加锻炼。

      对于中央广播电台第一对主动报名的夫妻,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还表示玉阶友莫卉兰夫妻是单位进步职工的榜样。

      接下来几天,其他职工干部也陆陆续续报名参加这次单位的五七干校锻炼,很快凑齐了本批锻炼需要的人数,于是中央广播电台决定一周后就出发去江西。

      由此,于是玉家分为两组行动,玉妈妈玉爸爸带着玉水、玉律去江西的五七干校参加干部职工再锻炼。玉清和玉姗姗一起到江西的农村插队做知青。

      虽然他们分别在江西的两个地方,但是晚上一家人找出地图研究了一下应该距离不算太远,以后也方便探亲,且比现在政治安全许多。

      接下来一家人要抓紧时间整理清点一下家里面的东西,该藏的藏起来,该分的分一下,都需要在这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内全部安排好。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