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七十二章 ...

  •   翌日,司马常和独孤靖瑶亲自去客栈,迎李俶等人入大散关。

      独孤靖瑶也确如昨夜说的那样,对李俶极为客气,可就是只字不提归降的事情,甚至都没答应李俶,让朝廷军队过关的请求。

      李俶当面同独孤靖瑶做了保证,不仅不追究前事,还厚待独孤靖瑶及手下将士,可独孤靖瑶就是迟迟不松口。

      “靖瑶一定会归顺大唐的,只是她现在还过不了自己心里那一关,还请殿下稍安勿躁”

      “但愿将军能早日想清楚”

      就在李俶等得着急的时候,公孙昭到了,只是比预计的晚了一天,而且身上还挂了彩,显然是遇到了袭击,好在伤不重。

      “殿下,这是师父让我交给你的”

      就在沈宣给公孙昭包扎的时候,公孙昭把玉佩递给了李俶。

      “姑姑可有说,此玉佩有何用”

      “回殿下,师父只说,这是给沈家带去灾祸之物”

      “什么”

      李俶非常震惊,仔细打量手中的玉佩,原来这就是麒麟令,有了它相助,这次定能成功说服独孤靖瑶。

      “王爷怎么会有麒麟令”

      独孤靖瑶拿麒麟令,一脸惊讶,她真的没想到麒麟令会在李俶手中。

      “将军也许不知,本王的王妃就是沈家嫡女”

      想到如今名满天下的广平王妃,沈珍珠,独孤靖瑶就明白了。

      “王爷可知,须得沈家人亲自拿着这麒麟令,提出要求,我们独孤家才须兑现承诺”

      “这…本王不知,可…”

      听到独孤靖瑶的回答,李俶脸上明显写上了失望。

      “殿下可以借道”

      独孤靖瑶打断了李俶的话,而独孤靖瑶的话,让李俶以及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将军这是答应了?”

      李俶有些不敢相信,独孤靖瑶怎么忽然就答应了。

      “独孤靖瑶拜见广平王殿下”,接着,独孤靖瑶又对着李俶躬身行礼。

      这下,李俶是彻底被独孤靖瑶惊到了,很明显,她已经做了选择,决定要归降大唐。

      “独孤将军快快请起”

      看着面前的独孤靖瑶,李俶先是大惊,而后就是大喜,亲自上前扶起了独孤靖瑶。

      “能得到独孤将军这员大将,是朝廷之幸,大唐之幸”

      看着独孤靖瑶和她身旁的司马常,李俶是真高兴,这下,朝廷平叛就更有胜算了。

      其实,独孤靖瑶早就做好了借道给朝廷的决定。

      安庆绪是她的死仇,为了对付他,和朝廷联手是必选,所以她定会让朝廷大军过关。

      而她一直犹豫的是,是否要归降大唐。

      若是归降朝廷,她就可以跟司马常一起辅佐李俶,借大唐之力,报灭门之仇,手下的将士们将来也能有个不错的前程。

      若是保持中立,只给唐军借道,但不归降大唐,可以规避一些风险,但等朝廷收拾了安庆绪,再转头对付她,他们如何能挡。

      而待到见了李俶后,独孤靖瑶就发现李俶胸襟宽广,心怀天下,且心系军中将士。

      相信跟着他,三万将士的性命可以保障,而李俶也值得她辅佐,所以,她才选择归降大唐。

      ……

      李俶成功说服独孤靖瑶,带着三万精兵归顺大唐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玄风正抱着适儿,听李倓跟程元振交代,李俶劝降独孤靖瑶的进展。

      如今皇后张氏和李係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带兵攻打大散关,李俶他们这边却一直都没什么动静,李亨就让负责内飞龙使的程元振,前来询问李俶这边的情况。

      只是程元振在仔细听李倓说话的同时,眼神却一直放在逗弄适儿的玄风身上,引起了李倓的好奇。

      “程将军,你怎么一直盯着姑姑看,你们认识吗”

      “是末将失礼了,末将只是觉得道长甚是眼熟,好像似曾相识”

      “许是将军认错了,贫道与将军并未见过”

      听到程元振的话,玄风还特意打量了一下程元振,发现并不面熟,应该没见过。

      “也许吧”

      程元振没有坚持,不过,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可这眼神却依旧落在玄风脸上。

      “殿下,师父,广平王殿下传回了消息,独孤将军归顺大唐了”

      孙斌的这句话,让所有人都大喜过望,李倓连说了几个,太好了,程元振也是一脸喜意。

      “适儿,你父王成功了,你母妃也能早日回来了”

      玄风笑得特别开心,不仅是为大唐这般容易拿下大散关高兴,同时也欣慰于麒麟令,这给沈家带来灭门之祸的东西,再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后,再也不能搅弄风云了。

      一直关注玄风的程元振,看着玄风那明媚的笑脸,露出的几颗虎牙,忽然与他记忆中的一张笑脸重合,心中顿时大震,难道……

      他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他在长安郊外的山上找到李亨的时候,李亨身边的那个小女孩,笑起来就是这个样子。

      而那个小女孩,李亨找了二十年。

      程元振马上回宫,将李俶说服屠安将军归降的事,禀报了李亨,李亨大喜,立马下旨封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还特意让李辅国去告诉李係,让他不用准备出兵了。

      李辅国迅速离开,将情况告知了张氏。

      “一群废物,十名死士都没杀了玄风那个小徒弟,还让李俶这般轻易拿下大散关,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

      张氏身边的灵儿,低着头,跪在地上请罪,李辅国站在一旁,一言不发。

      “去查一下,为什么独孤靖瑶这么快就归降了”

      灵儿领命离开,张氏则是陷入了沉思。

      本来李俶在军营的势力就极为庞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连李亨都比不上他,现在李俶成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名正言顺地掌控了十五万大军,等他带兵收复长安,军功日盛,成为太子岂不就是板上钉钉了。

      “李俶,你可千万别想起来,韩信是怎么死的”

      至德元年九月十七日,大唐皇帝李亨以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郭子仪为副帅,率朔方军,西域和回纥大军共计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东讨叛军。

      朝廷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无一败绩,不出三月便收复了关中不少城池,李俶这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威名响彻天下。

      大军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收复失地,一方面是人心所向,也赖李俶和郭子仪他们指挥有方,玄风等人奇计频出,最重要的是,大唐军队军备的更新换代。

      之前,在李俶去蜀中求取国玺,珍珠筹备粮草的时候,玄风并没有闲着,她和众位徒弟一起设计出了马蹄铁和马鞍,还成功地做出了钩镰枪,这等步兵对抗骑兵的最佳武器,并且将它们大量生产,装备全军。

      有了这些东西,不仅大大减少了马匹的损耗,还增加了将士们马上作战的灵活度,特别是钩镰枪,那可是步兵砍伤马腿的利器,给敌军兵马造成了巨大伤害。

      除了军备上的优势,在人才方面,大唐也是能人辈出。

      李俶重视军功,唯才是举,有才能的将军纷纷得到提拔。

      如今在李俶的手下,可谓是猛将如云,有李倓,司马常,独孤靖瑶,李何,尹浩,高胜几位年轻的大将,率军杀敌,屡立战功,还有郭子仪这等帅才从旁辅助。

      再加上,李俶自己就是一员猛将,武艺不凡,又与众位将士同甘共苦,深得将士拥戴,甚至有人拿他同太宗皇帝相比,希望他能带着大家,建功立业,恢复大唐荣耀。

      不过,猛将虽多,李俶手下的谋士却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只有玄风和李泌,但在李俶心里,玄风加李泌,足以抵得上数十位谋士。

      而玄风也因为屡献奇计,又发明钩镰枪,得到了上下将士的尊敬,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家对她的称呼,也从‘道长’变成了‘军师’。

      “军师,你可知今日殿下为何唤我等前来”

      高胜,作战勇猛,是李俶一手提拔起来的将军,出声询问站在地图前的玄风。

      “等殿下来了,大家就清楚了”

      今夜,中军大帐里,李俶将玄风,郭子仪,李倓,司马常,独孤靖瑶,李何,高胜,李婼,俞晴瑄等人秘密召集在一起,开一个意义非凡的作战会议。

      “见过殿下”

      “诸位请起,今夜将大家召集起来,是想商议一下,我军下一步该如何同叛军作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握着腰间太阿剑的剑柄,李俶身着铠甲,一脸严肃地说出了今夜召集众将的原因。

      如今的李俶,一身威势日盛,令人信服,让人仰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