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chapter 14 ...
-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做完摘抄,林予霁以晨读的方式开启了美好新一天。
晨跑、用餐完毕。今日周五,无课。林予霁自行安排好今天的学习任务:
1.复习本周知识
2.预习下周学校课程
3.阅读建筑史、美术史相关书籍
4.继续阅读哲学、美学等书籍(3、4做读书笔记)
5.收集整理讨论话题(with笔友)
6.准备面试事宜(DDL-deadline:周六17点)
将各任务分配到相应时间段后,林予霁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到了午餐时间,林予霁已经进展到了第三项。
效率挺高,林予霁在自我评估一栏中为自己画了个笑脸。继续保持,再接再厉!他鼓舞自己道。
难得在宿舍享用午餐的时光,林予霁从食堂叫了份外卖。在等餐期间,他拿出未看完的《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来先补充下精神食粮。
书籍之于他,就像面包之于饿汉,解饥止渴。
该书的作者是某帝国王牌广播的艺术频道主编,他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讲述了艺术家们是如何获取灵感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作主题的,有趣的语言为这本书增色不少,让它读来引人入胜、令人欲罢不能。
人类精神文明因人所特有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不断发展进步且熠熠生辉的。人人都具有创造力,人人都是大艺术家(可以具有艺术才能),故该书具有普适性。
在林予霁看来,各学科是相通的,学习学科知识最重要是学习其底层思维,而书的底层思维,也是相通的。
那么这本书拥有怎样的底层思维呢?
作者在文中介绍到艺术家如何获得灵感、创作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作品。品读这本书、浸淫在艺术家思维模式里,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利于自己用美感的态度对待事物,于林予霁而言。
边品尝午餐,边又继续品尝、研读了该书的一部分,时间过去近一个小时。
通过午休进行了一个quick nap(快速的休息),林予霁继续攻克接下来的学习事项。
第五项:收集整理讨论话题(with笔友)。
林予霁开始整理之前和笔友信件里聊到的话题。
分别是:1.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2.(1)认识你自己(2)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3)我知我无知/最聪明者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苏格拉底。3.人格学和多重人格(待续)。
接下来准备讨论什么话题呢?林予霁有些犯难了。之前的话题都是他灵光一现想到的内容,现在一时半会儿倒没有什么灵感了。
要不就继续讨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哲的思想言论吧。林予霁如是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