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古代客栈 ...
-
客栈为古代酒店的称号,人们在出外远行时便会找地方投宿,而提供这些地方供人暂住的就称为客栈。
是为了满足人们外出郊游或远行的需要而出现的。设备较简陋的旅馆,有的兼供客商堆货并代办转运。
古代客栈的组成
大概有:前庭(客堂吃饭的地方),后堂(做饭和休息的地方统称),客房,帐房,杂物间等等;
人员有:
老板,伙计(跑堂的),厨师,杂役。
掌柜:古代对一个商店店长的称呼,也有的对老板称之为掌柜的。称呼店主或经理的名词。古代店主的俗称。执掌柜台的,称“掌柜”,一般也就是负责钱柜的,拥有钱柜钥匙和银两收支大权,即古代时的大堂经理。
账房:账房管理银钱货物出入的。
店小二:是指古时候驿站、茶馆、酒肆、旅店等处负责侍应的人。
厨师没什么变化,还是叫厨师。
古时候有的酒店有自己的酒窖,酒保就是负责盛酒做帐的。
酒楼供饮宴用的店铺,又称酒肆、酒舍、酒店。宋代酒店与食店分建,食店又称饭庄、食肆,清代大店基本没有区分,小店则酒、食不兼卖。
*
古代的客栈院子都比较大,因为都是给脚夫和货物运输使用,停放货物马车要求高,所以这点是必备的,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星级酒店,停车场硬件需求较大。
既然要停放车马,栓马柱就是每个客栈的风景,每次到了黄昏,客栈里人来人往,栓马柱旁歇息的马匹喘息,与店老板交代备好马粮草的交谈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喂马槽是必备的,皇家使用的驿站马槽都很精致,石头的马槽雕刻着各种饰面。普通人的马槽就简易多了,大多数以木质结构为主。
电视里看到的大堂,是鱼龙混杂的地方,甚至还有亮眼的美女与侠客。现实的古代客栈是不存在这样的艳遇的,普通客栈里,只有来往的商贾与苦力的脚夫,一天忙碌下来,匆忙填饱肚子,赶紧上个通铺歇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古代的客栈大堂,有点像今天复合型大堂,是个社交的场所。不仅仅是安排客人登记入住,也能就餐、歇息、喝茶聊天。
像是皇宫的雕龙大床,纱幔低垂、灯暖暗香。即使是皇家的客栈,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场景,除非是皇帝出行或者是皇帝的直系亲属、郡主公主皇子之类,才能有这样的享受。
现实里的客栈,脚夫都是在通铺里,集体睡的。这样的通铺已经算是上等通铺了,普通的通铺就是简易模板拼凑而成。
当然,有钱一点的人,还是可以弄个单人房入住,毕竟背着巨款怕被盗。
上等的客房还是配有恭桶的(马桶),晚上尿急起来,也不用离开房间担心财物被盗,如厕后改上盖子,保证气味不到处乱窜。
刷漆的马桶,是富贵人家使用的,官家使用的驿站,估计这也是高规格了。
*
客栈设想:
总体上是一座三层的古代阁楼。
建造客栈的材料大概是全木质的。
然后就是里面的布局:一楼提供膳食:方桌条椅,朱漆镂窗等,餐具就更需讲究,碗、筷、酒器、茶具都必须有古代的味道,让旅客在用餐时有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
在二楼正对大门的地方会修建一个中央舞台,具体的娱乐活动安排会根据外部环境具体变换,一方面是为了吸引顾客,另一方面提供为住店旅客提供休闲娱乐的方式,比如如果有顾客愿意上去表演可以由顾客表演,更能达到接近消费群体的目的;
二楼三楼为厢房,厢房的房间号可以根据《千字文》里面的天字一号的顺序来命名客房号,客房里面的布置都为复古型,但是在复古的大条件下我们又有不一样的档次,来适应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客房分为三个等级:上等房、中等房、普通房。
上等房和中等房可根据房间大小风景等做一个布置主题,比如古代的诗书礼仪、骑艺乐射、文房墨宝等,让旅客疲惫的身心享受到加倍的的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