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三章 父子对 ...

  •   三月初六清晨,天空飘着丝丝春雨,湿润的空气使得河岸边的垂柳更加的新绿。野花遍地,青草茵茵,神州大地,春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深吸一口气,你会发现空气中充盈的全部是生命的气息。

      这个清晨,长安城里显得异常热闹。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市井小民,都在议论纷纷。因为昨晚长安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归义府一府上下四十五人一夜之间全部消失无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朱雀大街上的一早点小摊上人头攒动,众食客围在一起。
      “听说了吗?”
      “嗯”
      ……
      “恐怕是凶多吉少了。”有人担忧。
      “听说府内血流成河,惨啊!”有人感叹。
      “该!要不是当今圣上以仁孝治国,他们还能好吃好喝得活到今天!”有人激动。
      “听说官府已经派人全力追查此事了,这可怎么查啊,连具尸首都没有。”还有人着急。
      “肯定是江湖忠义之士做的,我敢打赌!”此人倒是自信满满。
      有人并不这么觉得:“你怎么知道,你又没看见。再说,他们怎么早不动手?要我说啊,是老天爷派天兵天将来惩罚他们,他们作恶太多,所以连尸身也一并收了去”这人越说越邪乎。
      “你胡说!”
      “你才胡说!”
      @%¥#*&……

      “好啦,好啦,你们都别争了,也不怕惹祸上身?”怕事的人赶忙提醒大家。争吵中的人们不服气的互相瞪着眼,最后怏怏的离开了。一旁看热闹的也散了去。

      离早点小摊不远的地方停着一架车辇,旁边有两男两女恭顺的站着。一个童音透过帏帐传了出来:“走吧。”
      “小姐,您不是要在这用早点吗?”一名侍女不解的问。
      “走吧。”依然是这两个字。
      侍女明白了小主人的意思,不再多言,吩咐随从引马驾车离开。
      吱嘎吱嘎的声音渐渐远去,这架车辇不知要驶向何处人家。

      大明宫以南的安元坊是整个长安城一百零八个坊中最繁华的一个,许多豪门贵族都居住于此。在安元坊的最北面有一座豪华的私人宅院,远远就能看见守门的两座石狮,张嘴扬颈,英姿勃勃。高高悬挂的匾额上书三个醒目的大字——辅国府,看来这是辅国大将军杨义的府邸了。当今皇后为了褒奖她亲舅舅的忠君爱国,特请圣上命人修了这座城中最大的宅子赐给了他,并且自己也亲题了一块“辅国府”的匾额一并送与了他。

      宅内有正殿七间,偏殿五间,后寝七间,各种配殿九间,共计房屋四十九间。这四十九间房屋沿中轴线巧妙对称,尽显威严气派。大宅还配有一后花园。园中叠石假山、曲廊亭榭,风景幽雅;奇花异树、怪石修竹,精美入画。在花园的水池旁边有一间小茅庐,它没有极工尽巧的雕琢,与周围精巧的景致似乎有点不相匹配,但它静静地立在池边,散发着自己的古朴宜人。

      茅屋内陈设简单,很普通的一桌、一椅、一床榻,桌上有一套青瓷茶具倒是精美。墙上挂着一个黄铜制的长链熏球,正冒着淡淡轻雾。清晨的花园是安静的,现在只有两个男子在这屋内低声交谈。

      其中一个男子还算年轻,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他生的面容白净,甚是俊朗,眼神果敢坚毅,眉宇间透着浩然正气。此时他嘴唇紧抿,神情严肃的看着面前长者的后背,似乎是在等待严厉的训斥。这长者身着明光铠,足蹬乌皮靴,虽然须发灰白,但仍然是个威武的将军。不过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是刚回来不久,还没来得及换下一身戎装。此时他正低头把玩着一块寸许见方的银牌,并没有开口的打算。
      ……

      “承孝,你还记得当年我被封为辅国大将军时的情景吗?”原来这位老人就是辅国大将军杨义。而那年轻人就是他的儿子,左武卫大将军杨承孝。
      杨承孝有点诧异,等了半天的训斥并没有到来,父亲居然聊起了往日的荣光。虽然诧异,但当年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孩儿当然记得,当年皇上、皇后不仅钦赐了府邸、匾额,还亲自登门道贺,此等荣耀当朝仅我杨家独享!”想当年杨承孝还是十六岁的少年郎,还只是一名太子的翊卫,只不过是正八品上的官阶。十六年后的今天,却已经是统领50折冲府的正三品大将军。

      “很好,你还没忘记。”杨义不再把玩手中银牌,抬起头来看着墙上的那颗熏球,那里面散发出来的檀木香气可以使人凝神静气。
      “承孝,你知道为父为何迟了一日回来吗?”
      杨承孝对此也有疑问,他如实说:“孩儿不知。”
      “那是圣上一定要为父在并州开堂讲武、陪同阅兵。”
      原来如此,杨承孝很为父亲感到高兴:“圣上隆恩,这自是父亲的荣耀,我们杨家的荣耀。”

      杨义吸了下鼻子,又道:“承孝,你大哥战死沙场有十年了吧。”
      杨承孝觉得今天的父亲有点奇怪,非但不训斥他,反而说着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在他看来,这些事情与昨晚发生的事没有多大关系。一时弄不清楚父亲的用意,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回答:“是的,父亲,有十年零四十九日了。”
      杨义点点头,说:“看来你都记得很清楚,也知道我们杨家深受皇恩。那你也应该知道你大哥留下的两个儿子还未成年,为父已是下半身入了黄土的人。你是我们杨家惟一的希望了。”他转过身看着自己仅剩的儿子,顿了一下,接着道,“可惜啊,你却做出这样的事,哎……”
      杨承孝看着父亲身上仍带风沙的明光铠甲,看着父亲苍老的脸,惭愧万分:“父亲!”他啪的跪了下来:“我有负皇恩,愧对祖宗,已是不忠不孝之人!”杨承孝终于明白父亲为何跟他讲这些事了。

      “你先起来吧。”杨义此时倒是显得很平静。
      “父亲您请放心,我这就去向圣上负荆请罪的。我会求他只治我一人之罪,绝不丢您的脸,也绝不连累杨家!”杨承孝依旧跪着,一脸决绝。
      “糊涂!”杨义上前扶起了儿子,“已经做了一件糊涂事了,还想再做第二件吗?”
      “可是父亲…”
      杨义摆手打断了他的话,他捋了下胡子,道:“有件事本不想告诉你的,现在看来是不得不让你知道了。承孝,这次行动圣上并不知情。”
      “什么?!圣上不知情?!这怎么可能!”杨承孝惊讶的不敢相信。

      “天皇星君给我这个命令的时候,我也是像你这样的反应。”杨义就是拜辰楼的紫微星君,居天皇行军之下,必须无条件接受他的命令。
      “您是说,天皇星君瞒着皇上给你下了这个命令,他怎么可以这么做?!”这拜辰楼是皇上授意设立的,这么重大的事居然瞒着皇上,杨承孝实在无法理解。
      “承孝,你知道他有这个权力的,在拜辰楼里只有服从二字。而圣上并不真正统领拜辰楼,所以这也不算欺君。”
      这种权力杨承孝是清楚的,他昨晚就用过。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这样瞒着,这样做我们又将皇上置于何地啊?”

      “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皇上,为了社稷。”杨义对着儿子疑惑的眼,继续说道,“那天,天皇星君对我说,突厥复国之心不死,仍是边关大患,为防突厥残部与贺鲁里应外合,就必须除掉贺鲁一家。但是圣上仁孝,定会不忍,我们做臣子的要忠于圣上更要忠于社稷。所以这件事一定要瞒着皇上。”
      其实杨义还是把命令压了一段时间,并没有马上执行,因为他感到很为难。但当他亲眼看到形迹可疑、身份不明的胡人进出归义府后,他便不再犹豫了,马上命令七使前去执行刺杀任务。

      父亲讲得很有道理,杨承孝听后不再激动,也不由得松了口气。
      “不过承孝,虽然你能因此逃过圣上的处罚,但是就你在这件事上出的纰漏,按楼规你是要被处以重刑的。”杨义马上提醒他的儿子。
      “我明白,在我决定不杀她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后果。我本打算向父亲坦白后就去向圣上请罪,求他放过那小女娃,所有罪责我一力承担。我想圣上仁爱,也许会念在我以往的功劳和杨家的忠心,也就饶了我和那女娃的性命。至于楼里的处罚,就全凭父亲大人处置了。”
      其实杨承孝早料到要过这两关并不十分困难。只是他一心只想保住小女娃的性命,也就考虑得不深、不全了,以至于差点成了不忠不孝之人。

      杨义微微一笑,心想我的儿子果然是个聪明人啊,圣上和我的脾气、禀性居然都了如指掌。还好我有先见之明,用“不忠不孝”来吓唬吓唬他,不然他可要不知天高地厚了。

      “那好,你先告诉我为什么非要救那个女娃,我可不相信你是一时冲动。”杨义脸上洋溢着慈父的微笑。
      杨承孝可不觉得这是春暖大地,反而觉得这是倒春寒流,他小心翼翼的回答着:“父亲,孩儿不是一时冲动。刚才孩儿已经跟您说过,这女娃在那样的情况下居然都能毫发无伤的呼呼大睡,足可见是天要留她,孩儿岂敢逆天行事?”他非常清楚父亲其实是只“狐狸”,而且是爱玩儿的“狐狸”。

      “别来这一套,说实话,你就没有私心吗?”杨义脸上写满不相信。
      “呃,没有。”底气不足。
      “真的吗?”咄咄逼人。
      “真的。”硬着头皮。
      “既然你没有私心,那好,待会儿我亲自去趟乡下,找个农家,把她送给他们得了。嗯,就这么决定了。”
      杨义捋着胡子,看起来很满意自己的决定。
      “别,别啊。”慌神了。
      “嗯?有什么问题吗?”杨义故作疑问。

      无奈中杨承孝只好回答:“父亲,其实那也不算什么私心。您也知道,要不是楼里的命令,我是绝不会杀老弱妇孺的。这奶娃子大难不死,我已不忍心杀她,见她又是个女娃,想来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就决心不杀她了。”
      杨承孝说的是合情合理,想来这个答案能令他父亲满意了吧。
      “嗯”杨义却只回了他一个单音。

      算了,豁出去了,丢脸就丢脸吧!杨承孝咬咬牙,道:“好,我承认,我有私心。我一见这孩子就很喜欢她。”他顿了一下,脸上流露出欣喜之色“父亲你知道吗,她哭声大的能把瓦片给震下来。可我一抱她,她就不哭了,还冲着我眨巴她的大眼睛。我那女儿可从没这样过啊~~”
      原来是父爱泛滥了……

      “哈哈哈……”预料中的大笑终于来临。
      “……”
      杨承孝只能苦着脸站在一旁,等他笑个尽兴。
      “咳、咳”杨义止住笑声,“好了,承孝,开心点嘛。”他拍拍儿子的肩膀,“对了,说到你女儿,我的小宝贝今天也要回来了吧。”
      “是的。”一个半月了,今天终于要回来了,应该下午就到了吧。
      “那我们走吧,可别让她发现我们来过这。”看来这爷爷挺怕他孙女的。
      “啊,对。”连这当爹的也是一样。
      两人往门口走去。

      “等一等,”杨义想起了一件事“那奶娃饿了怎么办?”
      “父亲请放心,我都安排好了,家奴阿来新添了一个男娃,奶水很足,够喂两个孩子的。而且阿来和她丈夫都是哑巴,又不识字,是不会泄露秘密的。”杨承孝做事一向缜密。
      “这么巧?看来她真是老天眷顾的孩子啊。”
      他说着,把手里的那块银牌递给了杨承孝。
      “这牌子既是那女娃的贴身之物,你就还给她吧,反正这上面的突厥文字你我都看不懂,留也无用。”
      杨承孝点头接过银牌,将它收于袖内。
      “走吧。”杨义率先走了出去。

      杨承孝心里清楚,父亲没有处罚自己,不代表事情已经完结。他现在避而不谈,肯定有他的道理。虽然并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至少知道现在那孩子的命是保住了。父亲不杀她,就等于说是要保她。杨家的人都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的,现在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父亲的能力。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第三章 父子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