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番外二 ...
-
1. 黄初三年,司马懿贬官回乡,是个人时间,可以自己发挥。
2. 太和二年,司马师成为曹休的行军司马,贾逵司马师才撤回,陆逊其实见到司马师,不过是放了他,其中的问题有很多。司马师从太和二年已经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
3. 赤壁之战,失败问题很多,魏国当时用的粮食供给应该没有任何异物的粮食,但是在南方,不是三国的军队,饮食并没有达到卫生标准,原因诸多,将领的需要,或者环境的原因,这也是曹操的失败的原因。
4. 九品官人法里头有很多良好的政建,不过没有表述。
5. 马谡失街亭,根本就是怕在赤壁之战那种不按牌理出牌的运送方式再次出现,他忘记了那个时候还是曹操,现在是曹叡。
6. 司马懿主张军政就是不让魏国将军成为武夫,这样对于和平时期,可以削弱士族和将军的隔阂,并且他站位在大局。
7. 青龙二年,刘协用自己的生命救曹丕(前期变成植物人主要原因古代巫蛊之术),孙权起兵,诸葛亮五次攻伐,曹丕在于孙权对阵,以司马师许东吴下嫁,可惜此时司马家都在对抗诸葛亮。
8. 曹叡后期所谓的荒淫,是为了冒死去保前辈所打下的江山,当一切稳定之时,也是蛀虫孕育之日。
9. 诸葛亮过逝,司马懿应该坐镇长安还是修城,不过主要是让丝绸之路的商人有个中转站,不能都集中在洛阳,至于曹丕跟没跟着我就不知道了。
10. 董卓烧洛阳,主要汉室宗亲,从感觉(巫蛊之术),搞得全城人不食稻谷,犹如死人。刘备算是有理智的那个。
11. 青史吗,就是青史,谁说史书以外的你们都能知道。如果那种可以摆脱历史叙述的人生,能够理解人生大道的话,换个身份过着不同的日子又如何。
12. 诸葛亮在蜀国,只是让什么都在一定范围内的积攒力量,所以都有一定的上限的。诸葛亮只是让三国士族和将领之间能够缓和,并非所有人睿智,但是他的自身能力很强,封建制度国家推崇的是拿来用,我要什么你必须给什么。而诸葛亮就是显著的代表,不过他忘记了自己也许蜀国太过平和。
13. 司马伦不是司马懿的儿子是孙子,司马昭的妻子是司马懿的女儿。
14. 曹真要是没死,下嫁西域;杨修没死,可以当内部谋士。
15. 夏侯徽是发育不好,生了五个女儿,找她大哥的时候已经说道,夏侯家是保护曹氏一门,而作为女儿也是如此,她说的就是司马师。
16. 曹爽就是曹丕早亡的始作俑者,曹真的府邸就是证据。
17. 司马孚和郭照在曹丕执政期间有一定联系,但是与曹丕之死无关,郭照违背了她嫁给曹丕的誓言。
18. 司马孚与郭照在狱中相见,只是知道在狱中也许能见到在自己家的郭照,但是他发现一切都太晚了。
19. 柏夫人总感觉狠煞风景,张夫人是妻子的角度,但是对柏夫人多此一举有点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