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019 ...
-
七月,正是陈朝一年最热的时候。
大军出征的这一天,天气极好,万里无云,太阳火.辣辣的,饶是如此,一秋也裹着一身雪白的斗篷披风,四肢有些发凉。她心中知晓,升平也知晓,虎狼之药的副作用已出,便是酷暑一秋也仍旧惧冷——这个冬天,她怕是熬不过去了。
一秋静静地坐在离亭中,有风拂起她未挽的长发,她也只是微垂着眸子,一动不动。这是一秋平生第一次出旬阳城,即便只是在旬阳城外十里的一个离亭中。
离亭建在山坡上,一秋能听见远方有细微的声响传来,看到天际出现一列黑线,不一会儿,声音就似雷响,越来越大。领头的是一列扛着军旗的黑甲骑兵,铿锵地自离亭而过,身后的是绵延不绝的步兵。
“把酒拿出来吧。”一秋对着芷兰道。
芷兰双眼通红,她固执地看着一秋,不肯去拿酒,香兰却是手脚伶俐的为一秋拿出了一壶早就准备的温热的酒,为她小心翼翼地倒了一杯。
一秋伸手接过,酒尚有余温,只是只倒了半杯,一秋不悦的皱眉,对着两人道:“满上。”
一秋恭敬地朝士兵的位置行礼,洒下满杯的酒,高声道:“为我大陈护卫江山者,敬之!”
又倒满了一杯,一秋正要准备喝,却听得不远处一人高喊:“女郎可是为我践行而来?”
声音清脆如玉,带着一秋所熟悉的那股漫不经心,正是公子林。
他黑衣白甲,黑发高挽,骑着一匹高大的红色骏马,整个人显得生机勃发、气势威严,隐约有了股大将风范。
一秋看着公子林下马朝离亭而来,莞尔一笑,高声道:“南康的酒,敬英雄!”
“给我一杯。”公子林毫不客气地对芷兰道,芷兰看了一秋一眼,恭敬地倒了一杯。
公子林举杯,他看着一秋,黑色的眸子带着笑意,一秋也举杯,两人碰了一下,一秋道:“愿林表兄旗开得胜。”
“借南康吉言。”公子林笑道。
两人皆一饮而尽。一股火.辣的滋味自口腔传入肺腑,一秋轻轻地咳了两声,耳边却传来公子林爽朗若空谷回响的笑声,他笑着,跨上了马,回过头来看了一秋一眼,转头扬鞭而去。
*
八月十五,边塞陈国阵营,主将帐篷。
陈林正静静地看着地图,他的副将在一旁的沙盒上演练着战事,这时,帐帘被掀开,有人道:“禀告!旬阳传来急信!”
“传!”陈林道,接过了士兵手中插着鸡毛的信件。
信上是此次的援兵和粮草问题,陈桓让他勿要分心,凡事皆有一国之君做后盾。陈林漫不经心地看着手中的信件,身旁副官问他:“将军,还要按照原计划进行吗?”
“一切按原计划。”陈林道,他继续翻着手中的诏令,翻过来,才发现信封里还有一封信。他打开,却见信上的字迹有些潦草,看得出来陈桓写这封家书的时候心情极为糟糕,陈林心中一顿,突然有些不敢看了。
但是他最终还是打开了,那里面只写了一句话:“南康已逝,莫要伤悲。”
哼,看来他的戏还是演的不错的,就连陈桓这只老狐狸也被骗过去了。陈林心中嗤笑,手却在不断的颤.抖,他对着副将道:“计划改了,突袭改成今晚。”
*
三年后。
公子林一袭白衣,他披散着一头黑发,脸上带着些久经沙场之人的沧桑和颓靡,他看着眼前的陵墓,轻声问着身后的人:“俞盛,是在…这里?”
声音带着些颤抖,以及一丝,不敢置信。
“公子,南康翁主的陵墓,就在皇陵中,她葬在宣太后的右侧,”俞盛指着面前恢弘的建筑道,“这边还未完工,是给升平公主准备的。”
“这是升平公主和陛下的意思。”顿了顿,俞盛又道。
公子林看着面前白玉石雕上刻着的山河,静默了半晌,才道:“把酒拿过来吧。”
“一敬你,承你吉言,我得胜归来。”公子林洒下一杯酒,饮尽手中的另一杯酒。
“二敬我,成功守住了这大陈江山。”倒掉一杯,又喝掉一杯。
“三敬你,”公子林将手中的一只酒杯扔出,酒水洒了一地,他突地笑了,脸上却透着些疲惫和沧桑,“我们的赌约,你胜了。”
“走吧,俞盛。”公子林道,将带着伤的手敛回袖子,轻声对着身后的俞盛道。
俞盛没有出声,他只是静默的推着轮椅,带着公子林走了。俞盛想,他这辈子最不懂的,就是这两人的关系,以前以为自己懂了,后来却发现自己没懂,现在觉得自己又懂了些许,却仍旧发现这二人依旧深不可测。
不可猜,不可测,不可说。俞盛这样想。
*
汪齐列传
“陈文帝二十三年,信阳府府君汪齐被文帝征召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当时的一国刑法。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汪齐的事迹表明了当时世家门阀制度渐渐衰弱,封建王朝的统治由世家共治的局面逐渐转入士子治天下的局面,这是一个转折点。快记笔记,这个是常考的内容。”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在课堂上敲着黑板,颇有些无奈的看着底下闹腾的学生。
“老师,汪齐是不是就是那个啥,电视剧《神探汪青天》的原型?”底下有学生举手问道。
老师顿时来了精神,他伸手扶了扶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顶着底下一群学生好奇的目光,慢悠悠道:“这个嘛,史书记载是真的。《汪齐列传》里确实是着重描写了汪齐的断案能力,他明察秋毫,擅长以细微的地方入手来摸清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他还撰写了《新陈邢狱》——这是我国第一部极为详尽的关于犯案者的罪行处置,里面的一些内容甚至沿用至今。他活了八十七岁,据同年代的人统计,他断过的案子,大大小小加起来有一千四百余件,其中三十余起陈年悬案被他查清了——啊,这也就是那些电视剧什么的剧情来源了。”
“哇!”底下的学生纷纷膜拜之。
“他断过的案子的准确率几乎高达百分百,所以他在当时和后世被人称作汪青天,就像陈之后的梁,也是继续沿用汪齐所著的《新陈邢狱》,这个是要点,都给我记好了。以后如果有想要考警校的同学,这本书是必须要学的。”老师絮絮叨叨道。
“其实汪齐的成就不仅限于此,他还是八月大清洗的主审,就是史称‘世家之衰败由此始’的那场案件……”老师继续说,但看着底下有些精神不济的学生们,还是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
升平公主陈荣/摄政王陈林本纪
说起升平公主陈荣和当时的三公子陈林,他们可是荧幕上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了。
陈朝的升平大长公主陈荣,为陈景帝的嫡女、陈文帝的胞妹、陈武帝的姑姑,也是华国整个历史中唯一的摄政公主,死后以帝王礼下葬的唯二女性之一。
史书记载,她容貌艳丽,为当时的皇族第一美女(这称呼后来属于她女儿南康翁主),下嫁当时权倾朝野的师家,结果怀孕时碰见了驸马的外室,于是愤而休夫,成了历史上胆敢休夫的第一位公主,师家也由此落败。陈荣这彪悍的行为,放到今天仍是众女性崇拜的对象。
升平公主能作为摄政公主,一部分是因为后来辅佐了幼帝陈武帝陈弗,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她也的确有一定的处理政事的手段,而且她将封地治理的非常好,直至今日,升平省也是个考古大省。
至于陈林……提起他,人们都是扼腕叹息的居多。
“卡卡卡!男主是怎么演的?要演出陈林的成竹在胸之感才对,你演的怎么就是个狂妄自大的纨绔了?”导演怒道。
男主演忙表示是自己的错,还需要再揣摩揣摩。
一旁等待已久的饰演升平公主的女演员上场。
“卡卡卡!升平公主看陈林是要看着女婿的眼光,不是看着帅哥!”导演怒道。
“可是升平公主本来就喜欢养帅哥做面首啊?”一旁的场记小王小声嘀咕。
“笨!脑子转不过弯来?”副导演骂道:“升平公主喜欢养面首,可陈林是她亲侄子,还和她女儿情投意合,你个丈母娘用看情郎的目光看女婿?”
过了许久,导演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好,下一场。”
一天下来,导演对着男主演语重心长道:“你想要演陈林,我得说,这是个悲情角色,演好了很吸粉,可那都是建立在你的演技不错的情况下。要知道,陈林是个多面化的历史人物,他一生大起大落的,所以…他这个性格,是会变的,你还是要多揣摩揣摩才行。对了,那段舞你练好了吗?这可是整部剧的重中之重,要是连这个求婚舞都演不好,那可就,啧啧。”
男主演忙表示会花精力来专研陈林这个人物,于是,晚上散班后,他拿起手机,打开了——陈林的专属论坛。
《八一八公子陈林和南康翁主的恋爱史》
《细数陈林的政治阴谋》
《震惊!公子陈林的思想局面竟然……》
《陈林的军事天赋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
……
男主演看着这些帖子的题目,只觉得脑门一阵痛。
他随意点开了一个网页,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楼主:众人皆知,陈林乃陈文帝第三子,著名将领薛翰后人,还是陈武帝时期的摄政王,和陈朝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南康翁主有一段恋爱史,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为什么!腿!瘸!了!的!
一楼:楼主是个假粉,鉴定完毕。
二楼:大家都知道是康平之战落下的,当时陈林作为主将,己方七万兵马敌方三十万,于是他带兵夜间突袭,最后险些被活捉。不过康平之战是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事,经此一役,陈林不仅在当时威震四方,更是被后人奉为军神。
三楼:楼上的,陈林被封为军神是因为他写了一本《林子兵法》……
四楼:不过我也觉得好可惜啊,有个未婚妻是第一美人,结果还没结婚女方就挂了;好不容易干掉前面的两个兄长,终于可以被封为太子了,结果因为打仗伤了腿,一辈子和皇位无缘,只能辅佐幼弟……陈林的一生,真是个大写的悲剧。
楼主:有专家在博物馆里看见了康平之战时的战书,发现了一封由陈文帝写给公子陈林的家书,里面记载着……南康翁主的死讯……更加细思极恐的是!这封家书的日期!和!陈林突袭的日期对上了,正是八月十五……
六楼:我屮艸芔茻……情场失意,战场得意?
七楼:哪里得意了?不是腿瘸了嘛……不过你们看看南康市,那里可还是有着陈林最后在此地隐居的传闻……
八楼:真·悲情.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