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泽清县某小巷子里。

      “这真是人生无常啊!”吴青硕坐在面馆里掉塑料皮的凳子上,双眼无神面无表情地说道。

      套着塑料袋的碗里是油汪汪的一碗拌面,上面撒着切得随心所欲七零八落的葱花。

      “大师姐,我尊老,您先来。”
      “不不不,我爱幼,还是你先吃吧。”陈安澜把面碗推过去,微笑得体,目光凶狠。

      吴青硕被她瞪的不自在,只好接过面碗,拿起筷子挑了沾着深棕色酱汁的一根面,试探着放入口中。
      “嗯,”他点点头,假作陶醉,“真香。”

      “那你赶紧吃呀!”陈安澜眨眨眼催他。
      “吃独食我良心不安,实在是吃不下啊。”吴青硕一本正经。

      说完他放下筷子,开始和陈安澜大眼瞪小眼。
      “师姐你看,这才第一天,命运就给我们安排了这么多困难。”

      陈安澜觉得自己二十四年积攒的霉运大概在今天都要用完了:先是天气原因飞机延误,又是大巴车司机山路飙车晃得她半死不活,好不容易踏上泽清县的土地,这儿又开始下暴雨,搞得她和吴青硕为了躲雨,只能将就着到路边不知名小店吃一口不知道是什么民间高手发明出来的黑暗料理……

      “要不还是吃我的喔喔奶糖补充血糖吧……”陈安澜大方地分了两颗给师弟,“赶紧吃,一会文物局的人来接咱去村里,据说还有山路。”
      吴青硕一声哀嚎,吓得小店老板从后厨探头来看。

      夏天的雨来得也快去得也快,雨势渐小,泽清县文物局的人员就来接他们了。这是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跟陈安澜是本家,也姓陈。陈安澜和吴青硕干脆就叫他小陈哥。
      小陈丝毫没含糊地给俩人露了一手本地人的车技,山路开得嗖嗖,一个小时的路程下来,两人又是两条死狗了。

      “我觉得来了这里就不想走了。”吴青硕气若游丝倚在车窗上。
      小陈显然没和吴青硕的脑回路对接上,乐呵呵地道:“别看泽清是个小地方,其实风景美得很呢!”
      陈安澜也只好干笑两声,心里默默地想:外地人确实没进化出防眩晕功能。

      承云寺在泽清县下属的刘庄村,一到村口往后山望一望,就能隐约看到半山腰处的寺庙。
      村委办公室和医务室就在大路旁的院子里,外墙刷成白色,看着倒是很敞亮。

      办公室里没找到村支书,小陈问了正在给人输液的村医,把车停路边打起了电话。
      “刘书记,哎哎你好你好,对对对,我文物局小陈啊,哦哦,好的好的,那我知道了。”

      小陈上车又系上安全带:“这几天雨下太大,给村里排水渠堵了,支书带人去村东头看看咋回事呢。”一边说一边开车带他们去找村支书。

      果然,老老少少一群人聚在被淹的田地里嘀嘀咕咕。雨后地上全是泥水,穿雨鞋也不管用,裤腿上还是满布泥点子。陈安澜的运动鞋牛仔裤更是惨不忍睹。

      吴青硕好奇地往田地里张望,一颗颗小腿高的苗绿油油的在雨后发亮。
      “这不是麦子吧?麦子长这么大一棵??”吴青硕不仅智障发言,而且声音洪亮,成功吸引了人群的注意力,数个脑袋蹭蹭转过来看向他们,眼神打量且复杂。

      陈安澜尴尬得脚趾扣故宫,偷偷给了吴青硕一肘子,让他闭嘴。
      刘支书约莫四五十岁,寸头,眼睛小小的但人很精神,站在田里冲他们喊:“陈主任,你们等一下,我马上带你们过去!”
      小陈忙说不急不急。

      陈安澜站在坡上往下看,这才知道事态严重性:临近的田地里涨满了水,作物全被泡在水里,而本应把水排走的渠里却毫不见动静,完全堵死了。

      陈安澜悄悄把吴青硕揪到身边,指着渠给他看:“这堵得也太严重了,玉米全泡水里了……”
      “原来是玉米??”吴青硕又一惊一乍,再次成功吸引了注意。几个村里的小伙子由于天气闷热,要么光着膀子要么上衣将脱未脱,都瞪着眼看这两个傻乎乎的人。

      陈安澜再次尬住,想拉着师弟往后躲躲,结果土坡不平整,一个没站稳,先把手里的相机包抡出去了。
      黑乎乎沉甸甸的相机包飞快地滚了几下,精准地砸到一个黢黑的小伙子的脚上。

      ……把我淹死在渠里算了
      陈安澜在心里呐喊。

      黢黑小伙身手矫健,拾起来脏兮兮的相机包,还在手里掂了掂,声音里带着笑意:“好家伙,你这长焦啊?这要是掉沟里可真是破财了。”

      这不是泽清县人,陈安澜第一反应是这样。这人口音不像当地人,反而有点B市周边的感觉。

      陈安澜定住了神,这才有功夫打量“黢黑小伙”:健壮结实,个头在人群里数一数二,长得一脸正气,却有一双含笑的大眼睛,就是……真的很黑,连齐齐整整码着的腹肌,都有点黑得超出小麦色范畴。如果非要说有什么违和的,就是他耳朵上别的那根烟。

      好周正的帅哥啊……陈安澜面上风轻云淡,弯腰伸手接过了相机包,道了一声“谢谢”。

      黢黑帅哥却并不矜持,继续和他们搭话,这次看向了吴青硕:“泽清这边麦子六月初就能收了,收了之后种玉米,玉米到秋天收。”

      “噢,是这样的啊。”吴青硕这才搞清楚状况。

      忙得不可开交的刘支书听到黢黑小伙说话,像是发现了救星,赶忙说:“小祁,这就是文物局陈主任和研究员,要不你先招待一下,就也住你那院儿里?”言毕,又对小陈说:“陈主任,这是咱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小祁!”

      小祁点头称好,把半褪的T恤衫重新穿好,烟也从耳后取了下来揣进裤兜里,几个跨步爬上土坡,站到三人面前。他足足比陈安澜高了一头。

      “陈主任,”他和小陈握了握手,“我是祁照,祁连山的祁,照耀的照。”
      “你好你好,这两位是咱们文物局邀请来调研承云寺的研究员,D大的研究生。”
      陈安澜和吴青硕也自我介绍报了名字握了手。

      “原来是D大的,说来还挺巧的。”祁照半侧着身子,看向一旁有些拘谨的师姐弟。
      “您也是D大的?”陈安澜有点难以置信,这山沟沟里的帅哥还是校友??

      祁照带着他们往住处走,闻言,笑道:“那倒不是。”陈安澜的惊喜顿时一空。
      “我是你们隔壁,P大毕业的。”
      陈安澜和吴青硕都是脚步一顿,这人怎么说话说一半呢?
      小陈乐了:“哎呀,我这一天就见了三个高材生!咱刘庄也是藏龙卧虎。”

      文物局早些日子和村里打过招呼,已经安排好两人的住处——和祁照一起住到原来村里小学的房子里去。安顿好两人,小陈就告辞返程了,并说有什么事都可以找他。

      刘庄村的小学早些年被撤校合并,师生都到隔壁村去了,那边人口更多。现在房子空空荡荡的,教室被改成了村里的活动室,办公室空置过一段时间,祁照自己住了一间,现在另一间刚好给陈安澜住,而吴青硕和祁照住一块去。

      “我到刘庄快一年了,但是过的比较糙,东西不多。你们看看还缺什么跟我说。”祁照拿着一个巨大无比的电热水壶接了自来水,通上电嗡嗡地烧起来。

      由于原来是办公室,屋子两侧都有窗户,面积也不算小,不过里面的家具也只能用简陋来形容了:两张木板床,一个成色颇旧的衣柜,一张高度尴尬的小圆桌勉强算是茶几,还有一张一看就是原来学校办公桌的桌子上面堆着杂物。
      陈安澜刚才已经瞄过隔壁她的屋子,状况跟祁照的屋子相差无几,并且还没有大衣柜,只有一个小点的貌似也是原来学校放文件的书柜。

      陈安澜坐在这件屋子里,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就要在这里生活几个月了。一些生活细节的隐忧都浮了出来。
      “祁书记,那个,这里怎么吃饭呀。”陈安澜还是没忍住,抛了一个问题出来。吴青硕这人学习时脑子好使,一到生活中也是个小白,只能附和道:“对哦。”

      祁照也沉默了一瞬,刘支书只让他安排两人的住宿,也没交代吃饭安排啊……村里很少有外人来,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

      “叫我祁照吧。”他指了指屋子那个角上的电磁炉:“我自己就随便做点吃的应付一下。村里临着大路那一侧有个小饭店也卖吃的。”他顿了顿,“嗯,好像天天跑那边也不是个事儿……你们看,我这儿锅碗瓢盆都有,不嫌弃你们都可以用。”

      陈安澜和吴青硕对视一眼,彼此明白了未来只能靠自己的艰苦生活。
      祁照看了眼手机,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你们先收拾收拾安顿一下吧,我还得回去看一眼水渠。一会我带你们去小饭店吃晚饭,也算是接风洗尘,有个小超市也在那边,带你们看看。”

      陈安澜想,嗨,不管怎么说,这“合租室友”看起来还挺靠谱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二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