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
《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被人津津乐道,尽管高鹗先生给出了他的答案,但是人们仍旧喜爱探讨如果曹雪芹先生写完了《红楼梦》,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曾经在网络上就“你认为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适合贾宝玉?”这个问题进行了投票,有大部分网友的答案是薛宝钗。薛宝钗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宝钗是个四角俱全的妙人,她对人对事自有一套章法,贾府的统治者贾母夸她"沉静宽厚",宝钗对贾母也多有讨好之意,如第二十三回讲到贾母出资为宝钗过生日时,“问宝钗爱听何戏,爱吃何物”,她“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有时“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针线来。日至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语半时,园中姐妹处也要度时闲语一回。”宝钗的这种种行为自然博得了贾府统治者的欢心,受到众人的喜爱,就连仆人也喜欢她,“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宝钗如果生在当今社会也会是个手段高超、交际圆滑的“白骨精”(白领、骨干和精英),可是再精明的女子面对喜爱的人也会犯傻。宝玉对仕途厌恶之至,说宝钗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得这样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即使如此,宝钗仍旧苦口婆心地规劝宝玉,希望他能走科举立身扬名。如此,这样的“贤妻”、“闺秀”大概是许多男人心中的理想的另一半。说到林黛玉,她生性孤傲,爱恨分明而天真率直,双亲逝去,自己一个孤女寄人篱下,难免敏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有时也出语尖刻,哭哭闹闹,耍小性儿,这样的性子也就导致了让她很难融入到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中。相比之下,宝钗则更显大气,让人省心,也就不难明白网友们的选择了。
对于感情就如品尝一杯白开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冷是热是否适宜只有当事人才最明白。感情不是选择题,可以选择对错,能够选出最佳答案,否则这世界上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情纠葛了。旁观别人的感情有时候会让旁人不能够理解,因为对于感情,旁观者也只能够看到仅此而已了,记住一点,旁观者是旁观,并不是参与者。有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崇拜并且喜欢一个人气超高的男孩,视他为偶像,然后这个男孩居然也和女孩表白了,于是两个人顺理成章地在一起,可是女孩逐渐地却觉得和男孩在一起十分拘谨,特别在意自己在男孩身边时的形象等等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女孩慎重地思考之后选择和男孩分开。然而故事并没有就这样结束了,女孩受到另一个男生的追求,两个人在一起之后女孩感慨道前一份感情的放弃固然令人可惜,可若不是如此,不自在、拘谨的感情,时间久了执着地绑在一起对双方而言都是一种拖累。所以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有人或许会觉得这个女孩傻,居然放弃了第一个那么优秀的男孩,这样的“潜力股”应该好好把握才是,可是就如庄子所说的“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如今的一些女孩立志嫁“豪门”,眼神一旦移到那些“黄金王老五”、“钻石王老五”身上就挪不开了。对于大多数女孩来说“豪门”或许是会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可是嫁进豪门就会幸福吗?是的,不嫁进豪门也不一定就会幸福,但是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脚踏实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幸福,自己把握住自己的幸福。还是那句话,感情如人饮水,冷暖如何你不知我不知,只有感情中的两人知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