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8、【六八】灯如昼 ...

  •   还没到年节,长安里坊中就有硫磺味迫不及待地溢出来。

      度支郎中府上的孩子们对爆竹惧怕又期待,于是站得老远,捂住耳朵眯了眼睛看家仆燃爆竹。噼里啪啦一阵响,小娃们便是又叫又嚷,待声音歇下去,才纷纷大笑起来,叫家仆接着放。

      家仆见小主人高兴自然十分卖力,可没料到火还没点,管事就从庑廊北边冒了出来,恐吓道:“不要再放了,郎君这会儿快从衙门回来了,万一给逮着又要挨训。”接着又同小娃子们道:“娘子叫小郎君们去温书。”

      小娃被扫了兴,不高兴地嘀咕:“明日都要过年了,不让放爆竹,还逼人读书!”另一娃也道:“就是就是,且阿爷也讲话不算数,都除夕了还在衙门里待着,说好给我买的小马一点儿影也没有。”

      小胳膊拧不过大腿,职权惊人的管事上前就将两只娃子揪着往西屋去,嘴里还说着:“你们阿爷啊,那是朝廷股肱之臣,这会儿还留在衙门肯定是陛下的意思,这是受器重哪!小郎君得好好读书,将来也同郎君一样才好。”

      不过,被念叨的这个度支郎中,眼下并不在衙署内,而在新宫城的延英殿。

      殿内鱼灯悉数亮着,条案上堆满奏抄与簿子,因李淳一近年来十分惧寒,故炭火生得极旺,穿着厚厚棉服的度支裴郎中额头渗出细密汗珠来,手按在簿子上一页页翻过,纤芥无遗地同李淳一禀报来年的支度国用计划。

      按说这事半个月前就该完成,然今年实在忙得要命,加上户部一摞子的人事变动,死赶着到除夕也才算真正收了尾。

      各衙署夙兴夜寐,李淳一同样早起晏睡,浓茶已用了好几盏子。裴郎中说着话,内侍又送茶来,他顿了一顿,低头抬袖饮了一口润嗓,接着道:“陇右一道岁得二千一百六万,其中屯军二十一万人,支用五百二十万。”

      殿内只听得到裴郎中不徐不疾的说话声,李淳一有一瞬的走神,好在外边报时的鼓声响了,她才敛回神插话问道:“今年陇右屯田余粟到哪里了?”

      裴郎中回道:“年前已转运至灵州,不日入太原仓,以备关中凶年。”

      李淳一因为缺觉嗓子有些哑:“你接着说。”

      裴郎中于是接着说了下去,不过他能明显察觉到李淳一对陇右的额外关注。或许是因为陇右数十年来一直是帝王心病,也或许是因为这几年主持陇右局面的是帝王前夫、前中书相公宗亭。

      距关陇内乱已过去了六年,这六年来,一切都似乎按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只凉州来说,其俨然成为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因其交通便利贸易极为频繁发达,而大军屯驻带来巨大需求无疑也促进了生产的繁荣,光人口就有五十万之众,已是西北最为富庶的大镇。

      如果说以前的关陇是一团迷雾,现在的关陇则是一汪清水,只要想看,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裴郎中的支度国用计划汇报临近尾声,外面天色也转黑了。

      他收起度支抄,李淳一突然问:“裴郎中家有两个小儿罢?”

      裴郎中一愣,忙应道:“是。”

      李淳一转向内侍:“宫里过年的菓子叫裴郎中带回去给孩子们吃吧。”说着起身:“今日除夕还叫你过来,辛苦了。”

      裴郎中连忙起身,俯身低首回:“臣之本分,不敢称辛苦。”

      李淳一没有再说话,等内侍送裴郎中出门口,转向一侧的起居舍人:“如莱,去同先生说,阿瑛晚上的课不用上了,叫她过来。”

      宗如莱得了口谕,躬身正要退出延英殿,李淳一又同他道:“你也早些回去罢,别让国公等久了。”

      “是。”成年的宗如莱已显出合年纪的沉稳,再次行礼,这才离开去往东宫官署。

      天几乎全黑了,宫灯将路照亮,空气虽冷,但蕴着年味。宗如莱独自行走在宫道上,莫名想起某一年的深夜,他又急又慌,独自骑马穿过宫城替身陷危难的李淳一报信,现在回忆起来,突然发现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宫城从旧搬到新,这些年发生了许多事,但他愿意相信,现在是较过去更好的存在,将来较现在也会更好。

      穿过五拱丹凤门,又拐进延喜门,一直往西行,就是东宫官署。这会儿皇城内除了一些留直官,其余人几乎都已经回家守岁,因此连灯光也寂寥。可东宫官署却是个例外,仍然灯火通明,且还传出清朗读书声来。

      小公主独自坐在案后,默背的正是汉书中的某段。她机灵又卖力,很会讨好老师,知道将书背完,老师就会早早地放她回宫里去见阿娘。

      这位严厉的老师正是贺兰钦。他原打算李淳一继位后就回淮南去度余生,然总有人挽留他,送了雪莲还不说,之后更是名贵稀奇的药材不断,像是完全收起了“嫉妒”,铁了心要给他续命似的。

      因此在京城一留就又是六年。

      眼下他听小公主一字一句背完,却一句夸赞的话也没有。倒是来凑热闹的孤家寡人宗正寺卿抢着赞道:“公主好记性,真是不输陛下与宗都护哪!”

      小公主难得听一句夸奖,自然很高兴,但想起平日里先生教导的戒骄戒躁,便不敢太得意。她好奇问宗正寺卿道:“阿娘记性比常人厉害这个我知道,宗都护也很厉害吗?”

      “那是自然。”宗正寺卿夸张地说,“厉害得可怕哪!”

      他的夸张神色将小娃逗笑了。小公主问:“我听他们说,我与宗都护长得很像,是真的吗?”

      “可不是!公主的眉眼与宗都护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太像了,像得可怕。”

      小公主听完忽然敛起笑,故作老成地感慨道:“听乳母讲我小时候见过他的,可那时我还不记事,因此我如今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他的模样了。”

      随后又惆怅地说:“我想阿爷了。”

      “有三年未见了罢?”宗正寺卿刚说完,忽觉气氛有些不对,连忙换了话题说,“今年自除夕到元宵都不禁夜,数十年头一遭,外边可热闹了,灯轮啊——”他不遗余力地向小娃描述皇城外的世界,伸手比了一下:“比这屋子还大。”

      小娃顿时被吸引住了,要知道她平日里虽然能够出入宫城,可也只能到承天门为止,再远就不允许去了。天门街上什么光景,她还没瞧过呢。

      宗正寺卿接着“挑唆”:“殿下今晚求一求陛下,趁着不禁夜出去看看。小小年纪总在这皇城里待着,会闷坏的。

      小娃支了脑袋想想,又迅速瞥一眼贺兰钦,有些气馁地说:“阿娘不会允的。”

      宗正寺卿一脸幸灾乐祸,起身道:“哎呀,那可惜了,那么大的灯轮——”又啧啧两声:“殿下没有眼福了,某这会儿啊就出去看看——”说着一拱手,言一声“下官告退”就要推门出去。

      没料他甫开门,就见宗如莱在外边,他道:“宗舍人!还不回去有什么事吗?”

      宗如莱拱手行礼:“某来传陛下口谕。”

      “喔喔,那进去说罢。”

      于是宗如莱推门而入,俯身行完礼,道:“陛下的意思,说今晚的课不必上了,请公主回去。”

      小娃一听,心想也好,虽不能出去玩,但至少不必念书了。可贺兰钦却说:“今日事今日毕,殿下功课没有结束,还是要做完了再走。”他转向宗如莱:“请转告陛下,到时辰会将公主送回去的。”

      宗如莱犹豫片刻,突然一拱手:“是。”竟十分干脆地出去了。

      小娃悄悄耷拉了脸,没想到贺兰钦却起身取了件小斗篷,递给她道:“请公主穿上。”小娃两眼顿时一亮,讶异问道:“先生要带学生去哪里?”

      “殿下方才不是想看灯轮吗?”贺兰钦理所应当地说,“那就去看罢。”

      “可是瞒着阿娘,不太好吧。”她手捧斗篷垂着脑袋犹豫道。

      “她会知道的。”贺兰钦说着兀自披上暖软斗篷,拢了手炉往外去。

      小娃听了这话,麻利将斗篷一系,三步并作两步跟出门:“老师等等学生。”

      果不其然,这边往外去,那边宗如莱就差人去回禀李淳一。李淳一本打算叫人将他们追回来,可转念一想,突然说了声“罢了,让她去看”,最后只差人暗中跟着,保证他们安全。

      由是今年除夕不禁夜,许多人也不满足于在家守岁,纷纷涌出来凑热闹。有人看戏法,有人赏胡旋舞,有人踏歌,有人聚在一块儿看新奇的焰火,爆竹声更是不绝于耳。小公主捂住耳朵,跟着贺兰钦飞快穿梭在人群里,在喧嚣中,她大声同老师说:“先生哪,外边真的好热闹好热闹啊。可是我——”

      她大喘一口气,声音却没力气再高上去:“走不动啦。”

      贺兰钦完全没有听清她后半句,回神转过头,却根本找不着她了。

      小娃被留在原地,正慌神,忽有人将她抱了起来。

      那人带着金箔面具,虽只看得到眼睛与嘴唇,在灯轮下却格外夺目。小公主看呆了,斗胆伸手摸了一下,却也不害怕,反而觉得亲切,于是鬼使神差摘下了他的假面,困惑地小声惊呼:“呀……你为何长得像我阿爷哪?”

      说着深深一嗅,心中有了答案,笃定道:“阿娘说阿爷身上香香的,像宫里的桃花。”

      她开心地说:“真的是桃花的味道。”

      - 【全文终】 -

      本书已以《青乌》为名,于2022年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实体书有新番外一则,为阿瑛的儿时视角下的父母重逢。顺说一下改这个名字的缘由,《酉阳杂俎》中说“忽有青乌数十如雀”,青乌亦指乌鸦。乌鸦在书中是很重要的配角,和李淳一的气质也贴合——在我设想里,李淳一的存在对帝国而言,看起来冷淡、不祥、不受欢迎,但她同样也是敏锐的、坚韧的、长情的,因她就像那只乌鸦,所以我用青乌来指代她。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8章 【六八】灯如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