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太爷重生记--四十二章 ...

  •   太爷重生记--四十二章
      太爷在林子里仔细辨认,发现了几棵果树,有梨树、山楂树、白桑葚、晒枣树、血桃树、蓝草莓、杏树、紫葡萄、无花果、大柿子树。
      还有一些好药材,灵芝、树菌、马蜂窝、地皮......
      又有些食材,洋姜根、八角树、花椒树、油菜荚、豌豆荚、绿豆荚、丝瓜壳、葫芦藤、花生、韭菜、蓖麻籽......
      树苗挖的除了明年结果的大树,余下都是些小苗子,一棵大树下总有那么一片小树苗,个头小又多,每种都挖出来十几二十棵也能带上。不过太爷的筐子里是早就没空地了,直把冲子星子的也占了才算完。
      太爷是满足了,冲子和星子还一事无成呢!冲子跑去追野兔,没追上。星子要去找鹿群,压根就没影。还是溜子提了个醒,看到不远处有几个狍子在貎食,围上去倒是吓傻了两个,逮了个严实!几人满载而归,兴冲冲地赶回去。
      柳爷爷几个也不错,一人扛了一筐鱼回来,看样子似乎还有很多等着他们去捞!众人难得被今天的收获所满足,都在讨论这些东西该怎么处置。七嘴八舌,星子要吃鱼汤,粪蛋要吃鸡腿,冲子更是要吃狍子.......太爷笑眯眯建议:谁吃什么自己拔毛破肚!众人顿不吭声,缩缩脖子生怕被太爷逮到抓壮丁,连柳爷爷的眼神都带了那么点幽怨,太爷心里好笑,愣装做没看见。太爷赶紧转移众人视线,问溜子拿主意,众人这才将炮口转移,一看溜子又立马变狗腿地问,可有要帮忙的?一个个排队等候召唤。柳爷爷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嘴馋的样子。
      溜子拍板决定今天多吃鱼,剩下的等明天再说。太爷幸灾乐祸地看着麦子等哭丧的脸,墨迹的去刮鱼鳞,被溜子瞪了眼赶紧轱辘地去弄柴火。溜子现在是越来越有威望了,太爷在心里悲鸣。
      晚饭就吃了死面蒸的饼子凑和,好在配菜给力,那些鱼似乎只要开膛破肚烧熟了洒上少许盐调味就好,并无腥气,反倒让太爷觉着和小时候吃的一样,待老了便没有那么纯正的鲜美味道了。为了继续回味美味,太爷吃鱼的速度并不慢。待吃了八分饱,却突然发现冲子麦子咕肚子粪蛋,无一不被鱼刺卡住过,几人都快哭了。太爷又去拿了个大碗,洗净了手,挽开袖子直接上手快速的帮他们挑刺,太爷瞬间变化为他们眼里的神。一个个感激的嗷嗷直叫,虽然还有些被照顾的别扭,不过美食当前先不管那么多了,等吃饱了再学......
      太爷剃的手都酸了还跟不上他们吃的速度,总算他们先吃饱了。八个人十条鱼,太爷差点连喂虎黎猪肉的力气都没有了。小狼本不喜欢隔夜肉的,不过看在它还算饱腹的份上勉为其难下口。它现在还不能乱动,等伤养好了它就自己去找好吃的。太爷看它吃的小心翼翼,爪子趁它不注意趁机摸了摸它的尾巴毛。虎黎眯着眼睛防备地看着太爷,太爷莫名就想起了原来的一种现象--趁机吃小姑娘豆腐的老不朽!太爷被自己的胡思乱想给梗了一下,默默地缩回调戏的爪子,并自我解释,我只是忍不住了。(其实还是一样的,是吧!)太爷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心声说的脸红。
      知道太爷吃饭时候帮着剃刺也辛苦,今天的碗筷都是小的几个勤快的洗了。吃饱了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骡子和狍子拴住的地方有枯草不用喂,野鸡和鸭子待在一起要撒把糠麬,鱼都养在缸里不喂也没事。明天就可以快速搬家了,先把要带走的打包好吧。太爷和柳爷爷商量,柳爷爷发话:现在开始全部整理。
      不提不知道,现在开始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已经有这么多东西要带去了。众人激情被瞬间点燃,开始动身忙活。拆开的碗碟盆子要包装好,用麻绳觉着浪费,柳爷爷让粪蛋麦子拿筐子去割蒲草,回来后他来编草绳。这是捆东西总要用到的,大家都坐下来学着编,没几下就学会了。

      他们似乎对于生存技能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学到技能的机会,都很专注。不一会儿大家就编了一大盘草绳。溜子早把农具归置好,只等捆起,防止在架车子上掉落。柳爷爷看到太爷捡来的葫芦寻思着,拿小刀小心的在葫芦蒂上开了个口子,用小木枝把里面的瓤拨出来,再涮涮里面,一个水壶就成了,再削个木塞把口堵上。做好了等留着装水路上喝。
      太爷看着外面墙上仏(fo)着的苇子,纠结着到底要不要一起拉走,问柳爷爷,回道:“不用管它了,柳家村屋栅后头壕沟塘边多的是呢!”太爷才彻底放弃,索性连没用完的藤条也不要了,又觉着可惜,干脆拿砍刀开始削藤条,再做几个大团筐用来装东西也不错。想着,便叫来冲子帮着捡需要的长短粗细的藤条。星子也来跟着学,按着太爷指导的在哪个地方削口,在哪里截断,看着太爷如何把它们按结构固定下来。一旦上手了两个人做起来就快了。
      柳爷爷看着草绳够用了就让几个小的停下玩去了,剩下的要忙也只能等明天。星子已经上手,太爷看着自己编好的两个超大容量团筐,突然想起高婶那里还要皂荚,便用木掀把皂荚都铲到小团筐里,把大团筐放在架车子上,一筐筐的往车子上倒。好在买时这辆架车子是四轮的,板车上地方够大,前后能满满放下六个大团筐,拿草绳捆牢,车头边还能坐上两个人。
      太爷赶着车和溜子先去了一户郑先生家,是镇上有名的一家私塾教师。因着也来过一次,门房通禀过后主人家便让进去回话。太爷年纪稍小一点,又瘦弱,女主人便让人内进见,没有那么避讳了。如此太爷进门也并不张望,只低头跟着丫环走路。女主人看他识礼便问他皂荚如何待价。太爷如实告诉她:“因为小仔爷爷要搬迁回乡,特此将余下皂荚全部贱卖,时间仓促没有磨成粉末,便按照原来价格的一半卖掉,五文钱一斤。又太多了,所有的重量都是估算出来的,主人家看着给些就行。”
      妇人考虑再三,便按着五文买了一筐,那一筐少数也有两百十多斤,便按着两百斤卖掉了。太爷舔着脸求主人家再给指点一下,哪家可还有需要的,如果卖成便再送给主夫人十斤呢。旁边的管家笑他小滑头,才这么点就这么精怪了可了不得!笑的主夫人也心里赞赏,便吩咐管家寻人去问张家可还需要,若要便顺道帮他们买下了。
      不一会下人带来张家的管家过来,却是来道谢,另奉命亲自来买两筐。主夫人吃惊不小,又想到以后可能不大买的到了,便又加了一筐。太爷谢恩告退,跟着管家出来卸货。两人都嫌拿东西装来装去的麻烦,问太爷连着筐子也买了,太爷却要一百文一个。
      银货两讫,太爷拜别郑张两家,随溜子去了香料铺子,以同样的价格连筐子卖掉两筐。太爷让溜子将车牵到高婶家屋后,太爷自己进去,向高婶辞别顺便也将上次的钱两结清。已七文每斤,记两百斤皂荚粉的价格卖给高婶,让她慢慢在镇上卖。由于已经把地契卖给别人,原来说好的生意也没得做了。高婶也不在意,没了以后的利润,现在的皂荚她能卖个更高的价格。
      太爷和溜走比来时快十倍的速度回到庙里,一进去就将布袋里的钱翻出来。哗啦一声全倒在地铺上。
      郑张两家四筐,香料铺两筐,连筐一起算,共计六两六百钱,高婶家算一两四百钱,今天得八两银子。算上之前的五十三两一百钱,共计六十一两一百钱。所有的在数清楚以后都让柳爷爷藏好。
      太爷的心看着布包入土这才放下了。一路上紧张的不行,总怕夜长梦多。好在回来后,看看星子编的团筐,原来太爷编的那么大的也编了有两个,太爷也加入其中,争取再编四个,明天一下子把东西全拉走。
      夜深人静,太爷编好最后一个筐子才放松下来,睡在小狼旁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