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一章 高考失落 ...
-
“有得啊,东西都弄好么?吃饭了!”
天刚擦亮,张上榜的妈妈就忙着做早饭,馒头已经蒸好,锅里还煮着稀饭。煤炉上煮着鸡蛋,因为煤太贵了,平时家里很少用煤炉,只有在过年待客的时候才拿出来用。今天完全是为张上榜准备的,因为今天是他离开家去上大学的日子。
张上榜看着桌子上的菜,一共有六道菜,还要他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搁在平时他非吃个碗底朝天不可,但今天却怎么也吃不下。
匆忙吃完饭,张上榜就爬上了房顶,看着月亮消失的地方,想起了今年正月十五的夜晚,喃喃地道:“新疆,新疆……”
今年的高考,张上榜终于还是“失手”了,刚过二本线,在班级排名二十一。填报志愿的时候,可纠结了,因为分数太低,他不敢报特别好的二本学校,最后手一抖,填了个新疆的学校。
他一直没敢告诉爸妈,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妈妈是决不允许他跑这么远的。正因为如此,他想报个特别远的学校,也算是弥补了长这么大从未出过远门的遗憾。每当爸妈问他报了什么学校,他总说肯定是上不了,说了也没用。
直到七月份的一天,张上榜的爸爸在地里干活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塔里木大学招生就业办的老师,说张上榜被那个学校录取了。
爸爸回来后,宣布了这一喜讯,妈妈听后非常兴奋,激动都快哭了,在他们村,没几个人上过大学,尤其是在张上榜这代人里,只有他一个。其他人要么是在初中的时候家长不让读了,要么就是自己读不下去了。
当天妈妈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饭,还叫来很多亲戚,大家都为张上榜高兴。在张上榜的亲戚里,只有他表兄正在上大学,表兄暑假一般都在回家中,这天也来为张上榜祝贺。晚上他们躺在床上夜谈了很久,表兄给他讲了很多大学里事,听得他恨不得立刻飞到学校里去。
第二天妈妈知道那是新疆的学校后,坐在凳子上沉默了好久,她光顾着高兴,竟忘了这一茬。后来妈妈决定让张上榜再复读一年,说是新疆太远,自己不放心,她还听村子里人说新疆人太野蛮,在那儿上学难保不出点啥事。
爸爸不同意了,他觉得男人就应该出去闯闯,虽然他没上过什么学,但一直相信一句话“男儿志在四方”。
其实他爸爸年轻的时候也在外闯过,后来被工厂的机器扎伤了大腿,做手术几乎把家里存的一点积蓄都花光了,幸好后来厂里补贴了一些,家里就用这笔钱供张上榜上学。爸爸手术后,落下了腿疼的顽疾,每逢下雨和冬天就疼得厉害,不能再外出打工,只能在家周边做些小工。爸爸一直希望张上榜能通过上大学走出去,走出农村,走出贫穷。
他妈妈没上过学,又继承了姥姥的风湿病,从小到大都没有出去过。不过妈妈倒是挺能干,每年养上三十多只鸡和两头猪,平时卖些鸡蛋,过年的时候自己家杀上一头猪,再卖掉一头,换来钱补贴家用。
张上榜还有个姐姐,因为家里穷,供不起两个孩子,姐姐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张上榜一直心存愧疚,总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姐姐。姐姐在张上榜上高二的时候出嫁了,亲戚给说的媒,姐夫上过大学,在一家公司干财务,并没有嫌弃姐姐,两人生活倒也舒服。
姐姐和姐夫得知张上榜考上大学后,也赶回家里看看,姐夫很支持张上榜去新疆,他说新疆这两年因为西部大开发发展很快,很多人在那儿投资建厂,他们家旁边的一个姓黄的年轻人以前在广东干了几年,没赚到什么钱,后来到新疆打拼了四年,现在都买了一套房,还买了一辆小轿车,他觉得去那儿上大学,机会会很多。
可妈妈还是不同意,说那是做生意人的头脑,自己儿子没这个命,还是重新复读一年,考个本省的学校,以后在家附近找个稳定点的工作,比什么都强;若是考不上大学,就去广东打工去,村里很多人在那儿,也挣了不少钱。
其实姐姐也希望张上榜离家近一些,相互也好照应些,但张上榜私下里告诉姐姐他很想出去闯闯,姐姐最疼他,于是劝了妈妈一个晚上,最终妈妈同意让张上榜自己表态。
张上榜坚持不去复学,妈妈终于没了办法,只好点头。姐姐还答应在过年的时候给他买部手机,张上榜一直把这件事放上心上,因为他做梦都想要一部手机。
姐夫在县城提前给张上榜订好了火车票,出发这天,妈妈一大早就起床给张上榜做吃的。张上榜在房顶站了很久,天已经大亮,该走了。等会儿到县城的车就要从村子经过,他还要从县城坐车到郑州,再坐火车去新疆。
张上榜长长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我会记得自己的承诺。”说完爬下楼。
张上榜走到房间,提起自己收拾好的行李,无意中间瞟到床头边放的一封信,那是他高中的同学华冰晨写给他的,说起华冰晨,真是世间少有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