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雁鱼入画 ...
-
一直觉得小圣贤庄除了后山,最美的地方就是那片湖了。
春日里暖水溶溶,夏日里白莲绰绰,秋日里水波潋滟,冬日里莹冰白雪。无论怎么看,都是一副泼墨画卷,美不胜收。
二师公偏爱夕暮晚景,除了他的院落,出现的最多的地方便是湖上的回廊。有时候取了棋盘独自对弈,有时候捧一卷木简细细品读,有时候迎风而立目送黄昏,不论做什么,都是一副恬淡安静模样,我也跟着赏了多次夕阳西下。
虽然看了很多遍,可还是不怎么喜欢斜阳,因为我总觉得那片昏黄是最接近黑夜的色泽。
不过,我想三师公或许是喜欢的,因为黄昏时陪在二师公身边最多的人,便是他。
三月的日暮,还有些薄凉,颜路静静站在回廊上看着斜阳,风吹动鬓角的丝发,轻轻飘扬。
张良站在他身侧,影姿翩然,一贯含笑的丹凤眼中覆上一层金黄。
斜阳映在水面中,整个湖水中都是流动的夕阳,波光粼粼,水波中光影闪动,涌动在衣衫青丝上。
碧空万里,流云缱卷,一声雁鸣隔空而至。
颜路抬头,看鸿雁略云而过,身姿潇洒。
“在看什么?”张良开口问。
“雁。”
“春来雁归,”张良抬头,只见青天碧空,早无鸿雁身影“我也不曾想,当日一去,便是五年未归。”
“你如鸿雁,志在万里青空,”颜路收回目光,低头,看湖中水波流动“这小圣贤庄不过是你的歇脚之地,不是自始,不是至终。”
张良回头:“那我的歇脚之地,又谁的自始至终?”
“大概,是游鱼吧。”颜路低头。
湖中锦鲤结伴而过,它们终日游戏于湖中,乐此不疲,不觉水浅,不觉地狭,守一方清净,得一方安逸。
“也不其然,”张良转身,背靠于回廊之上,依旧侧身看颜路“心到之处,称为天下;心系之地,称为家;心念之人,便是良人;心爱之人,便是他。”
雁影映湖,招了春水萌动,惹了游鱼心绪,空留一个影像···
鱼浮湖心,动了水中涟漪,撩了鸿雁思慕,徒忆一个回眸···
夕阳本不该如此美丽,映了游鱼,照了鸿雁,撩了情思,动了心念。
一个在回忆里想念,一个,在想念里回忆,说不来,哪个更傻。
我不喜欢夕阳,还有一个原因是夕阳时分,会更添几分寒凉。
远处回廊上有人脚步匆匆走来,非儒生模样,一副剑客打扮,虽走的急,脚步却依旧沉稳。
“张良先生。”
看清来人,张良眉心跳动。
颜路看着不远处的说话的两个人,身子向后,靠在回廊上。
说了回来五日,便真是五日,一刻都未多留。
那日的黄昏立于梨树下,今日黄昏立于夕阳下,那日此时归来,今日此时道别。
天边的夕阳还未曾落下,张良便要离开了。
残阳落尽接受冥冥黑夜、夕阳未落人影独立,不知,这两幅画卷,哪个更悲凉一些。
小圣贤庄外,张良同颜路相对而立。相视无话,说的大概便是这般场景。
张良身后的白马不时的摇一下脑袋,亦不喜此刻的氛围。
“师兄保重。”张良率先开口。
颜路点头:“子房才智无双,难遮风华,虽是好事,可,也要适时的收敛锋芒。”
“子房记下了。”
“保重。”
张良翻身上马:“就此别过。”
夕阳正落,只留余晖。望着踏马而去的身姿,尘嚣四起,颜路忽觉一切如梦,梦中,子房回来过···
我未曾想到,我与三师公再度相见时,早已过了几十春夏;我也未曾想到,那时绝尘而去的潇洒背影,日后会名动天下。
一卷青史,万载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