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当下,正是早秋,顺天府仍然是一片繁华之景,夏意未尽,漫山翠绿,春红静静的坐在池塘边的凉亭等着丫鬟拿饲料来喂鱼。入秋,天高气爽,下午的艳阳更是令人炫目,阳光撒在池塘上,波光粼粼。春红托腮倚坐,若有所思一般,她那雪白的脸,微红的颊,勾勒上了她那双浓眉大眼与樱红的唇,配上眼前这番景象好似画中的人物一般,只觉人间难得几回逢。

      “小姐,小姐……”只听丫鬟翠儿边跑边嚷嚷着“鱼食儿来了,鱼食儿来了……哎呦!”心急只为给春红送鱼食儿,尚不知在回廊的拐角处老爷和管家也朝着这个方向走来,粗心的翠儿和老爷撞了个满怀。只听见“啪拉啪啦”的声音,原本手中捧着的饲料散了一地。

      “老爷,老爷,”翠儿连忙站起,上气不接下气的说着,“奴婢……”还未等话语落下,老爷边说“行了,行了,都是小姐惯的你,赶紧去吧!”“谢谢老爷!”翠儿连忙鞠躬,而后一点点的拾起地上的饲料。在远处的春红看着翠儿和老爷这出相撞的好戏,笑的前仰后合。

      翠儿低着头,撅着嘴,小心翼翼的将饲料拿到了小姐面前,不敢抬头直视小姐,小姐只是看着她笑着说道,“你呀你呀……”边说,边点了点翠儿的脑袋,“真是拿你没办法!行了,咱赶紧喂食吧,鱼儿都在这等着呢!”听着小姐的语气好像不是很生气,翠儿马上抬起头露出了她那雪白的牙齿,龇着嘴笑了,连声道“好好……”

      “小姐还真是惯着翠儿啊……”管家随口道。
      “由着她吧,沾亲带故的也算是红儿的妹妹了。”老爷说道。

      翠儿是春红娘家的远方亲戚,小时身体就不好,来过应天府看病医治,并在谢府住过些时日,久而久之就与春红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翠儿的父亲原本是从商的米商,可在翠儿十三岁那年恰逢黄河干旱,农田颗粒无收,最终搞得翠儿父亲家财散尽也未能还清欠债,翠儿的母亲在那场饥荒中,染上了疟疾去世,而后父亲也难逃一劫。
      翠儿的父母双双归天,谢天德得知此事后为翠儿的身世深感惋惜,因为翠儿是女儿的儿时玩伴,于是谢天德自作主张,把她接到了谢府,可终究因为身份的悬殊,以及家事的背景的不同,翠儿做起了谢春红的贴身侍婢。虽说是丫鬟,可春红从没把她当丫鬟一样的看待。翠儿是个细心的丫头,把谢家的大小姐的生活起居照顾的井井有条。可在小事上却是经常犯错,春红也从来对她没有怪罪之意。

      谢天德看着春红和翠儿在池塘边嬉笑着,喂着鱼,不由的感慨了一番“春红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在一旁的管家随声附和道“是啊,小姐现年方二八,老爷也是该考虑考虑小姐的终身大事了。”
      “只怪她的娘亲去的太早,我把她从小惯到大,又生在这个乱世,好夫婿难找啊。”
      “老爷,您何不在朝中找找适当的人选呢?今年正逢科举,何不在三甲中寻良婿呢?”
      “也罢,我家红儿真的是很难找到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只是这届科举不是我阅卷,看来我应该和蒋大人去下下棋了。”
      “老爷,蒋家二公子年纪不是和小姐相当吗?”
      “年龄是相当,只比我家红儿年长三岁,但不知上进,听蒋老说,二少每天在家只知道写诗作画,闲来便是研究古籍,也无争功夺名之心,红儿许配给他恐怕不妥。”
      “老爷,奴才记得小姐他和蒋家二少爷小时候好像有过一面之缘。”
      “何时?”
      “夫人去世那年……”
      “……恩”经过管家这番提醒,谢太师这才想起,当年在妻子去世时,四岁的春红在灵堂里大哭大闹,后来多亏了蒋家二少,春红才停止了哭泣。那时候,谢太师倒是对这位二少的印象颇深,只不过时过境迁,当年的看好的孩童如今却是蒋太傅形容的这般“不争气”,想到这里,谢太师也不禁长叹。

      说道蒋太傅这俩位公子,大公子蒋振博,如今当朝为官,年轻有为,而二公子蒋振洋与大公子相差两岁,当年蒋夫人因生二公子难产,娘俩都在鬼门关兜了一圈。因此,蒋家上下对二公子振洋疼爱有加,只可惜在振洋到了两岁都未曾说一句话,很少哭闹,另蒋家上下都以为生下了个痴儿,奇迹的是在振洋三岁那年突然开始说话、识字,短短的俩年时间识辨所有汉字,熟背四书五经,令家里人都欢喜得不行。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比起略微笨拙的振博,振洋无心考取功名,日日只是在家中吟诗作赋,研究古籍,养花养鸟,未曾有过想要考取功名的念头,而家里也只能由着他的性子来。

      次日早朝后,谢太师便邀请蒋太傅偕同俩位公子到府上做客。蒋家的大公子已成家,当然谢太师的主要还是想从蒋太傅这里打听到一些有关今年科举之事,顺便也看看蒋家的二公子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午后,以品茗对弈为由,蒋太傅带着俩位公子来到谢府。一番寒暄之后,谢太师便将目光暗暗的移到了二公子的身上开始细细打量了起来。因为这位二少爷每日养尊处优也足不出户,多年都未曾与谢太师见面,看他的面庞仍旧有着当年那孩童般的几许稚气,但眉宇之间却藏有一股傲气与锐利。这时管家端上了新泡的茶一一给客看上,只见振洋那细长的十指端起茶杯细细品起又道“不愧是御用贡茶啊……”
      听到这些,蒋太傅与大公子马上端起茶杯闻了闻,笑道“哈哈,谢太师真是客气了,拿出来这么好的茶来招待在下。”
      “哪里哪里,今天邀蒋太傅前来正是品茗论弈,那里谈得上是客气。”
      “不过说到对弈,我想振洋应该可以和您切磋切磋。”
      “哦?”听到这里,谢太师不免眼前一亮,正中他下怀,本想借此机会仔细打探打探蒋振洋,不料这蒋太傅主动将二公子送上门儿来。“哈哈,也好也好……听闻振洋日日在家研究诗词歌赋琴棋诗书。”
      “哪里哪里,犬子只是小有研究罢了。只怪我每日忙于朝中之事,棋艺早已退去,面对昔日的翰林院才子不敢在献丑了。”说罢,谢太师便对着振洋道“来,振洋,和你谢叔叔切磋切磋。”
      振洋起身,抖了都衣襟,因为衣服质地极为考究,应属上等的绸缎所制,衬托着全身那种不凡的气势,使太师眼中又一亮,总是在潜意识间觉得这位蒋家二少的气宇非凡,并非池中之物。在思绪的交错思考中,振洋已然走向前向谢太师鞠躬道“那晚辈这厢有礼了。”
      “哈哈哈,好。”谢太师立马将自己从遐想中拉了出来,起身带着蒋家一家越过玄关,走进书房。

      刚刚踏进书房,便瞧见春红在书房里看书。

      “春红!”见到谢太师,春红连忙放下手中的书道“爹……”谢太师责备春红道,“你怎么在这?不在闺房刺绣,怎么又跑到书房来看书了?”
      谢太师为人耿直而且保守,深觉女子应遵循三从四德,自己养育出的女儿也应该是犹如大家闺秀一般,懂得女工、书画与琴棋,可偏偏这位谢大小姐对女工之事并无兴趣,每天都钻到爹爹的书房来看书,偶尔还会写出一些令人觉得离经叛道的诗篇来。谢太师也比较担忧这位性格迥异的女儿将来嫁了人会给婆家带来多少麻烦。

      “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好词……”这时,在一边的振洋打断了这对父女俩的争执。
      “还不快向蒋伯伯和俩位哥哥问好?”谢太师马上转过话题。
      “蒋伯伯好!振博哥好!这位……”春红赶忙问候道,而后视线转到了振洋这里,觉得似曾相识,但又不知是谁。
      “好好,哈哈哈,春红啊,这才半年不见,你又变的标志了!”蒋太傅应和道,在一边的振博也只是微微的笑了一笑。
      “这位是蒋伯伯的二公子,振洋,爹以前提过的,你忘了?”谢太师连忙补充道。
      “振洋、振洋……”春红若有所思,眼睛溜溜的在振洋身上直打转儿,觉着这名字似乎很熟悉似的。在一边的振洋直盯盯的瞅着春红,好像很期待她能记起什么似的,但片刻间却又像变了个人似的,之前的那种面对春红满心欢喜而又带有怯懦的眼神在刹那间消失,变得泰然自若起来,然后说道“谢小姐,初次见面。”
      这是俩位老人都看着振洋,不知他为何会突然有此变化,而又不想说破,又瞅了瞅一边的春红。
      春红听见“初次见面”这几个字之后,马上停止了思绪,也许真的只是面善而已,并未曾见过面。仅仅是笑着回应了一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