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启程  ...
            
                
                
                    - 
                        
  第二十五章:稚女染恙惊慈母,江南烟雨再启程
  柳家的风波,在邱莹莹雷霆万钧却又精准制衡的反击下,渐渐平息。京城表面恢复了往日的秩序,但水面下的暗流,却从未真正停止涌动。太女邱玉瑶经此一事,似乎收敛了些许锋芒,对邱莹莹这位皇姐多了几分表面的客气,但彼此心知肚明,那层隔阂与警惕,已然深种。
  镇国公府内,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某种紧绷的平静。邱莹莹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女儿姜宁身上。小丫头一天天长大,眉眼愈发精致,继承了父母优点的她,玉雪可爱,聪慧伶俐,成了府中上下所有人的心头宝。她开始蹒跚学步,咿呀学语,奶声奶气地叫着“爹爹”、“娘亲”,每每让姜寅严那张冷峻的面孔融化出温柔的笑意,也让邱莹莹忘却朝堂烦忧,心中充满慰藉。
  然而,京城的春日,虽不乏繁花似锦,却总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与风沙。或许是不适应这骤然变化的气候,又或许是那场流言风波带来的无形压力终究影响到了最脆弱的孩子,在临近姜宁一岁半的一个深夜,她突然发起了高烧。
  起初只是有些蔫蔫的,食欲不振。乳母以为是寻常风寒,喂了些温热的米汤,并未太过在意。但到了半夜,宁儿的小身子变得滚烫,呼吸急促,小脸烧得通红,甚至开始出现惊厥的迹象!
  值夜的侍女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去禀报主子。
  邱莹莹和姜寅严早已歇下,闻讯后衣衫不整地冲到了女儿的房间。看到宁儿在乳母怀中抽搐的小小身影,邱莹莹的心瞬间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几乎窒息!她扑到床边,颤抖着手抚摸女儿滚烫的额头,声音带着哭腔:“宁儿!宁儿!你怎么了?别吓娘亲!”
  姜寅严脸色铁青,一把将女儿抱过来,触手那惊人的热度让他心头巨震!他强自镇定,厉声喝道:“快去请喻太医!快!”
  整个镇国公府瞬间灯火通明,乱作一团。仆役飞奔去太医院请人,姜寅严抱着女儿在房中焦灼地踱步,不断用湿毛巾擦拭她的小脸和手脚心。邱莹莹紧紧跟在旁边,看着女儿痛苦的小模样,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那种无能为力的恐惧感,比她面对任何朝堂阴谋都要强烈百倍!
  喻白亭很快被周岩几乎是“架”着赶到了府中。他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但看到宁儿的状况时,眉头也微微蹙起。他迅速诊脉,翻看宁儿的眼睑和喉咙,脸色凝重。
  “如何?”姜寅严的声音因紧张而沙哑。
  “小郡主是急惊风,”喻白亭沉声道,“外感风寒,内蕴痰热,加之幼儿脏腑娇嫩,故而发病急骤。需立即施针退热,化痰开窍,否则恐伤及心脉。”
  他不再多言,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手法如电,精准地刺入宁儿的几处穴位。宁儿发出一声微弱的啼哭,小小的身体颤抖着。邱莹莹紧紧捂住嘴,才没有哭出声来,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施针过后,喻白亭又开了方子,命人速去煎药。他亲自守在旁边,观察着宁儿的反应。
  时间一点点流逝,每一刻都如同煎熬。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宁儿的高热终于缓缓退去,呼吸也逐渐平稳下来,沉沉睡去。喻白亭这才松了口气,额角也渗出细密的汗珠。
  “热已暂退,但痰热未清,需连续用药,精心护理,万不可再受风寒惊扰。”喻白亭交代完注意事项,便告辞离去,临走前,他看了邱莹莹一眼,淡淡道:“京城气候,于稚儿而言,终究酷烈了些。殿下还需早作长远打算。”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邱莹莹和姜寅严的心上。
  接下来的几日,邱莹莹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在女儿床边,亲自喂药、擦身、看护。姜寅严也推掉了所有公务,日夜陪伴。宁儿的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小小的身子被病痛折磨得消瘦下去,往日红润的小脸变得苍白,看得夫妻二人心如刀割。
  这次大病,如同一盆冷水,将邱莹莹从头到脚浇得透心凉。她意识到,无论他们如何在权力的漩涡中周旋,如何巩固地位,在孩子的健康面前,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不仅人心险恶,连气候环境,都对宁儿这般娇弱的孩子充满了恶意。喻白亭那句“早作长远打算”,绝非虚言。
  夜深人静时,宁儿终于安稳睡去。邱莹莹靠在姜寅严怀里,连日来的担忧和疲惫让她显得异常脆弱。
  “寅严,”她声音沙哑,“我们不能让宁儿再留在京城了。”
  姜寅严紧紧搂着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坚定:“我明白。这次是侥幸,下次呢?我们不能拿宁儿的安危冒险。”
  “可是……我们能去哪里?”邱莹莹抬起头,眼中满是迷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又能躲到哪里去?” 他们身份特殊,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岂能说走就走?
  姜寅严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江南!回‘云水间’!” 他看着邱莹莹,“京城有陛下和太女,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我们留下,宁儿便永远是靶子。但江南不同,天高皇帝远,有游野坤照应,环境宜人,最适合宁儿将养。我们以‘宁儿体弱,需江南温润气候调理’为由,向陛下请旨,长期离京。陛下……应该会应允。”
  这个提议,与邱莹莹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江南“云水间”的那段时光,是她产后最安宁、宁儿最健康的记忆。那里不仅是休养胜地,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可以暂时脱离政治漩涡的“避风港”。
  “只是……”邱莹莹仍有顾虑,“我们长期离京,朝中局势若有变……”
  “顾不了那么多了!”姜寅严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什么都没有宁儿的性命重要!朝堂风云,瞬息万变,但我们手握兵权(虽已交卸实权,但威望仍在),又有救驾之功、安邦之绩,只要不公然反叛,陛下便不会轻易动我们。远离中枢,固然会失去一些权势,但也能避开许多明枪暗箭。为了宁儿,值得!”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为人父的决心和魄力。为了女儿,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镇国公,愿意放弃京城的荣华与权势,选择偏安一隅。
  邱莹莹看着他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勇气。是啊,还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她重重点头:“好!我们去江南!”
  决心已定,行动便迅速起来。待宁儿病情稍稳,姜寅严便精心撰写了一道奏表。表中情真意切地描述了小郡主此次急病之凶险,太医诊断需长期温养,而京城气候于病体康复不利,恳请陛下恩准,允他们携女前往江南旧居“云水间”长期休养,以期郡主康复。
  奏表递上后,夫妻二人心中亦是忐忑。此举无异于主动放逐,远离权力中心,女帝会如何想?
  数日后,女帝的旨意下达了。出乎意料的是,女帝并未过多挽留,反而在旨意中充满了关怀与体恤,准了他们的请求,赏赐了大量药材和用度,并嘱咐他们好生照料宁儿,待孩子大些再回京不迟。旨意中甚至提到,特许姜寅严“遥领太尉虚衔,不必日常参朝”,保留了最后的体面。
  女帝的爽快,让邱莹莹和姜寅严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隐隐感到一丝心寒。这或许也表明,在女帝心中,他们这对功高震主的“皇姐”和“姐夫”,长期远离京城,对太女的顺利接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离京的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一次,不再是短暂的休养,而是近乎迁居。府中大部分仆役留下看守宅邸,只带了最核心、最忠心的侍女、护卫和乳母。行李也精简了许多,以宁儿所需的物品和书籍细软为主。
  离京前,邱莹莹特意去拜访了喻白亭,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并请教了许多幼儿养护的要点。喻白亭依旧是言简意赅,但临别时,却破例多说了一句:“江南地气暖,水汽足,于稚儿肺腑有益。殿下保重。”
  游野坤也前来送行,送上了一份厚厚的礼单,多是江南各地的特产和给宁儿的补品玩物,笑道:“国公爷,殿下,此去经年,野坤在江南恭候大驾。‘云水间’已着人重新打理妥当,定让殿下和小郡主住得舒心。”
  出发那日,天空飘着细雨,仿佛为离别增添了几分愁绪。没有盛大的送行队伍,只有寥寥几位知交前来道别。马车里,宁儿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小脸虽然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好了许多,好奇地看着窗外的雨丝。
  邱莹莹最后看了一眼笼罩在雨幕中的、巍峨而压抑的皇城,心中百感交集。这里承载了她太多的挣扎、荣耀与伤痛。如今,为了女儿,她将再次远离。
  姜寅严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别看了,走吧。江南才是我们和宁儿的家。”
  车队缓缓启动,驶出城门,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官道。雨丝敲打着车窗,仿佛在洗去京城的尘埃与喧嚣。邱莹莹抱紧怀中的女儿,感受着她平稳的呼吸和温暖的体温,心中渐渐被一种崭新的希望所填满。
  前路或许未知,但只要有身边的他和怀中的她,天涯海角,亦是归途。
  江南烟雨,将是他们守护女儿健康成长的新战场,也是一段远离权力中心、专注于家庭与自我的漫长旅程的开始。
  ------
  (第二十五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