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浅谈两下 ...
-
看到有人说,“我不能接受男同生子的小说,看同性恋当然就是为了看他们不生孩子,如果非要生孩子那么该男角色还不如找一个合拍的女性谈恋爱。”这是很典型的对同性恋和现实缺乏认知的案例。
同性恋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性取向存在,就是因为其“性”是性别,而非只是代表着“性行为”“性关系”。
同性的性,指性别(生物性别,生理性别)。
同性恋,指与性别相同的人发展恋爱等亲密关系。
男同不会找合拍的女性谈恋爱,正是因为他们作为男性同性恋更愿意或更倾向于与和他性别相同的人发生亲密关系。而女性并非他的同性,他当然也就对女性不会产生那么多的性唤起。
骗婚的男同找女性发生关系,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为了繁衍,让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续。代孕也是如此。因为生育纽带虽然会因为科技发展就产生动摇,但现在尚未完全断裂,而且比起高价且在此地违法的代孕,顺应主流(异性恋霸权)欺骗女性并让女性为他诞下孩子,明显是更“方便”的,毕竟boys love的存在本就让部分女性得到了更全面的驯化,促使一些女性对他们的戒心降低,甚至近年来随着bl受众低龄化,网络上不乏有“男同才是真爱,女人只是意外”、“男同实在是被这个社会忽略和亏待了太多”甚至“我巴不得当同妻”的声音出现,而这对于刚好需要榨取女性生育价值且觊觎女性子宫和卵子的使用权的男性同性恋来说,无疑是个好兆头、好机会。更何况即便没有这种势头,也会有男同想尽浑身解数,伪装自己,对女性骗婚骗育,甚至还把性病过给女性。诸如此类,比比皆是。所以放弃对男同群体不切实际的幻想是有必要的,至少不能把他们美化成“女性之友”,因为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是生物,就会有利益纠葛和生存竞争。
根据古往今来的史实,并不难发现,男性一直在与女性进行生存有关的竞争,男权制恰恰就是为了有利于男性生存而被男性群体夯实且推崇的制度。男权制的存在,恰恰就是为了让所有男性凭借性别(生物性别)就能比女性更具社会地位,更容易占据生态上的第一性生态位。
而作为男性群体的一部分,在男权制下,男同群体并不会因为身为同性恋就无法入仕做官——而此地历史上女性因为性别曾被禁止入仕做官;
男同群体并不会因为身为同性恋,就在就业上因为“限招男性”就屡屡碰壁——而此地的女性会因为是女的所以就更加就业困难;
男同群体并不会因为身为同性恋就在此地高考被提分录取——事实上,男性群体在高考被降分录取的现象屡见不鲜,微博已有不止一位女权博主对此进行统计,而降分录取男无异于提分录取女;
男同群体并不会因为身为同性恋就性别比在此地被人工干预降低——此地的两性性别比失衡,男性是经过人工干预,保胎更多,生命权更得到托举的那一方,而纵使超早产也存活率更高的女胎则被扼杀了;
男同群体也并不会因为身为同性恋就丧失家产继承权或冠姓权受损……因为男同是男人,是男权制托举的男性群体的一份子,所以无论他是什么性取向,只要他是男人,在男权盛行的社会中,他就会因此得利。
有人不愿意承认这些,可事实如此,还有人说,“男同也是男权制的受害者。”可男权制的建立,本就是为了托举男人,即便男人因此“受害”那也不过是其内部分赃不均产生的矛盾,譬如男性内部的阶级矛盾,底层男性确实也受到压迫,可阶级压迫并不等于性别压迫,因为,阶级是社会现象,性别是生物性状,阶级≠性别,而女性群体则是一直被男权制打压到集体失权甚至性别比被人工降低到连与男性 1:1都不能的存在,也是真正因为性别所以就受到大幅度剥削,甚至大批量死亡的失权群体。
因此,与其这就上赶着心疼因为性别所以无所谓性取向都能从生到死在男权社会比女性吃着更多红利的男同,女性不如把目光放到自己和同胞(其她女性)的身上学会为自己的群体征讨权力与权利。
也有人说,“男同都没法生孩子,怎么会繁衍,怎么还会持续存在,不该一代没吗”,这就太忽略客观事实了。
自然界中有拟雌的雄性会混入雌性群体以便与之□□,繁衍后代,保存自己的基因,更何况以智慧占据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智人。
男同当然也会设计让自己可以繁衍后代,骗昏和代运就是这类手段的冰山一角,在古代男权更“不装”的时候社会地位高的男性还可以直接通过强取对女性的生育价值和生育能力进行榨取,物化女性和利用女性,对男权和男性群体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不过,也有部分人强调,“你不能把男同视为女权的阻碍,男同虽然骗婚/代孕但是也确实受到异性恋霸权的胁迫才这么亏待女性……”对此我想说,如果因为他们受到所谓胁迫,所以就可以对女性群体肆意妄为,伤害女性群体的权力与权利,并且得到开罪,那么男权只会因此更为盛行,女权只会因此更为锐减。作为女性,男同并不应该是你率先共情的群体。毕竟你是女的,不是男同。共情男同给你换不来任何权力与权利,甚至很容易让人把你当刀使。关于男同群体对于女性的态度,我提议更全面的看,现在有部分女人,只看到发表“做男同就要接受断子绝孙”的男同,但却不去正视在各大平台横行辱女的男同,从而对男同群体对女性的接纳程度产生了莫大的高估。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男同群体对于女性是什么样的态度,那么,可以去做一下统计,比如去微博、贴吧、币站等平台做性别权力讨论的博主账号下看一看究竟是辱骂女性的男同更多还是向着女性说话的男同更多。并且实际上无论他们究竟是谩骂女性还是向着女性说话,都不会影响他们身为男性是男权制的获利者的事实。
此外,还有人疑惑,“既然那么想要孩子,为什么男同不去收养别人的孩子?反而要找女人代孕/骗婚?”
那是因为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别人家孩子,而是带有自己基因的孩子,有自己的基因的,才是他们认为的,属于自己的后代。所以别人家孩子从一开始就并不在其划定的后代范畴。为此他们当然也就不会考虑收养——毕竟“你”“我”“他”是不同的人称代词。
当然,比起以上这些我更多听到的声音事实上是:“你这么看不上男同,怎么不去打现生的男同,反而还要踩一脚boys love?”
首先,我从来没有刻意去贬低boys love,也无意对此它是贵是贱品头论足,只不过从客观上,文学创作中的boys love确实给现实生活中的男同群体做了镀金,而这种“人造光”带来的美化也确实让部分女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麻痹从而错误地忽略自身失权处境去对身为男权制获利者一份子的男同群体进行“怜爱”,甚至耗费许多时间、心血、精力为之发声和声讨power和right,却不顾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女权运动。而这对于女性权益无疑是有害的。所以我只是道出了这点事实,而非引战。其次,boys love与纯男往往是密切相关的,不但在一些亚文化区域,boys love相关作品别称就是only male,在现实生活中,男同专属软件的受众群体也是纯男的,这虽然听起来理所应当——毕竟“都同性恋了当然想要的就是属于自己‘同类’的空间啊”,但这种纯男空间,无疑为男权社群打下了更多基础。
历史曾一次又一次证明了,含男量高的地方,必然排斥女性。此地古代的朝堂曾是这样,此地最高机关的性别比至今也还是这样触目惊心,此地女权的失声和女性失权,更是赤裸裸的验证了男权制是如何通过only male排斥女性、驯化女性,进一步促使女性权益受损的。
与其这样那样的为男同和男权找补,不如踏踏实实着眼现实。因为你是女性,所以真正和你休戚与共的,从来都只有女权。女权的上升,必然带来女性群体地位的上升,女权下降,那么也必然意味着女性群体地位岌岌可危。所以认清事实比宴安鸩毒更有必要。
只有放弃幻想,梳理逻辑,理性看待男同与男权的关系,认清敌我关系,才是对女权运动的推动,才是真正的关心自己,关心政治,关心权力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