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给世界一个机会 ...
-
研究站部分系统的重启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灯光在尘封的走廊中依次亮起,设备发出低沉的嗡鸣,冷冻舱上的指示灯开始闪烁。可乐站在主控室中央,仰头发出长长的、震颤的嚎叫,声音在空旷的空间内回荡,仿佛在唤醒沉睡已久的同伴。
凌霜快速浏览着控制台上不断滚动的数据:“生命维持系统正在恢复,但能源消耗巨大。以我们仓库的储备,只能支持研究站基础运行两周。”
杨宁检查着连接线路:“需要优化能源分配。我可以重新路由部分系统,优先保障最关键的功能。”
可乐转身小跑到一个标有“生物样本库”的区域,用爪子抓挠密封门。凌霜跟过去,发现门侧的控制面板需要特殊授权。
“可乐,你知道怎么打开这个吗?”凌霜问道。
可乐用鼻子触碰面板上的几个特定符号,然后期待地看着凌霜。杨宁尝试按照狗指示的顺序操作,门应声而开。
内部是令人惊叹的景象:数千个冷冻管整齐排列,保存着北极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更深处还有植物种子库,甚至土壤和微生物样本。
“这不仅仅是一个研究站,”杨宁惊叹,“这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银行。”
可乐引导他们来到一个特别的储存单元前,里面存放着犬科动物的遗传样本。它静静地坐在单元前,眼神中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凌霜轻抚它的背部:“我们明白了。这些都是需要保护的重要资源。”
接下来的48小时,团队全力投入到研究站的稳定工作中。凌霜发现研究站的日志记录显示,极寒事件发生前,科学家们已经监测到异常气候征兆,但没能预料到其严重程度和速度。
“这里有关于极寒成因的详细数据,”凌霜召唤杨宁,“看起来与太阳活动异常和地磁偏移有关,但还有一个他们标记为‘X因素’的未知变量。”
杨宁检查数据:“这个X因素似乎与高层大气的化学变化有关。如果他们能完成分析,也许能找到缓解极端气候的方法。”
可乐不时引导他们到研究站的不同区域,每次都能发现重要信息或资源。它对这个地方的熟悉程度令人惊讶,仿佛曾在这里生活过很长时间。
寒潮第一百七十天,他们做出了重大决定:将部分重要研究设备迁移到仓库,建立更安全的研究环境。同时,尝试复苏一些植物样本,测试研究站的生态恢复技术。
可乐对植物复苏表现出特别兴趣。当第一批苔藓和地衣在仓库的受控环境中重新变绿时,它静静地观察了数小时,偶尔用鼻子轻轻触碰新生长的绿色植物。
“它理解这一切的重要性,”杨宁观察道,“不仅仅是生存,而是重建。”
凌霜点头:“也许这就是它引导我们找到研究站的原因。它知道这里有什么,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当晚,研究站的安全系统发出警报——运动传感器检测到外部有活动。凌霜调出监控,发现有一组人影正在研究站入口附近徘徊。
“是‘铁腕’的人吗?”杨宁紧张地问。
凌霜放大图像:“不,看起来像是普通的幸存者小组。但他们状态很差,可能是在寻找庇护所。”
可乐对着监控发出低吼,毛髮竖立,但这次不是纯粹的警告,而更像是焦虑的表现。
“你认为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吗?”凌霜问北极。
狗看看监控中挣扎的幸存者,又看看凌霜,然后轻轻用头推她的手,走向物资储备区。
“我明白了,”凌霜说,“但我们不能冒险暴露研究站的存在。”
他们制定了一个谨慎的援助计划:将一些基本物资放在研究站入口附近,然后远程引导幸存者发现这些物资,而不暴露自己。
计划执行得很顺利。幸存者们发现物资时表现出极大的感激,然后迅速离开了区域。可乐通过监控观察着整个过程,尾巴缓慢摇摆,似乎对结果感到满意。
这一事件促使凌霜思考更大范围的问题:“如果研究站的资源可以帮助更多的幸存者,我们有责任这样做吗?”
杨宁思考良久:“但必须谨慎。资源有限,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新希望’那样值得信任。”
寒潮第一百七十五天,他们有了突破性发现。研究站的一台离线分析仪中存储着关于逆转极寒过程的模拟数据。结果显示,通过在大气中释放特定催化剂,有可能打破当前的极端气候模式。
“但这需要巨大的能源和精确的投放系统,”杨宁分析着数据,“以我们目前的能力,几乎不可能实现。”
凌霜却没有立即否定这个可能性:“研究站有没有相关的设备?”
可乐似乎听懂了他们的对话,引导他们来到一个标有“气候工程”的区域。里面有几个看起来像是火箭发射装置的设备,但规模要小得多。
“平流层投放器,”杨宁识别出设备,“理论上,我们可以用这些将催化剂送到足够高的位置。但能源问题依然存在。”
凌霜思考着解决方案:“如果我们将仓库和研究站的所有能源集中,再加上杨宁你改进的发电系统,也许刚好足够一次尝试。”
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计划:消耗他们所有的能源储备,只为一个可能失败的理论性解决方案。但如果成功,可能结束这场威胁全人类的极寒。
可乐坐在两人之间,看看凌霜,又看看杨宁,然后发出坚定的短促吠叫,用爪子轻轻拍击地面。
“它投赞成票,”杨宁微笑着说。
凌霜也笑了:“看来我们有三票赞成。”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准备这个大胆计划时,研究站的深层监控系统检测到远处有大规模活动。多个热信号显示,有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这个方向移动——数量远超之前遇到的任何团体。
“这是‘铁腕’的主力吗?”凌霜担忧地问。
杨宁分析着数据:“不确定,但规模很大。按照当前速度,五天内将到达我们的位置。”
可乐对着监控发出深深的咆哮,这次明显是警告的信号。它跑向武器储备区,然后又跑回来,明确表示需要准备防御。
凌霜在日志中记录了这一新危机:
“发现可能结束极寒的方法,但需要集中所有资源,风险极高。同时检测到大规模团体接近,威胁迫在眉睫。
可乐明确支持尝试气候干预计划,但对新来的威胁表现出高度警惕。
决定加速准备气候干预,同时加强防御。未来七天将决定我们的命运,可能也是人类文明的命运。”
准备工作的紧张程度达到了新高。凌霜和杨宁分工合作:一个专注于气候干预设备的准备,另一个加强仓库和研究站的防御系统。可乐则扮演着联络员和预警系统的角色,敏锐地感知着周围环境的变化。
寒潮第一百七十七天,当凌霜正在校准投放器时,可乐突然变得极度焦躁。它不停地在研究站的一个特定区域来回奔跑,引导凌霜注意一个之前被忽视的控制台。
凌霜检查控制台,发现它是研究站的远程监控系统,可以接入全球尚存的气候监测网络。当她启动系统时,惊人的画面出现了:极寒确实在全球范围内肆虐,但强度分布不均。更关键的是,系统检测到在北极点附近,有一个异常的气候“眼”——相对温和的区域。
“这可能就是逆转极寒的关键,”凌霜召唤杨宁,“如果我们能向这个区域投放催化剂,效果可能被放大数倍。”
杨宁检查数据:“但投放精度要求极高。误差几十公里就可能完全无效。”
可乐用鼻子在控制台上推动几个按钮,调出了一组导航数据。数据显示研究站原本就有一套高精度导航系统,可以与投放器配合使用。
“你早就知道这个,是吗?”凌霜惊讶地问可乐。
狗发出肯定的吠叫,尾巴快速摇摆。
希望增加了,但时间也更紧迫了。监测显示那个大规模团体正在加速前进,现在预计三天内就会到达。
寒潮第一百七十九天,一切准备就绪。气候干预计划所需的设备已经就位,所有能源系统连接完成,导航数据加载完毕。同时,防御系统也提升到最高级别。
当晚,团队聚集在研究站的主控室。凌霜、杨宁和可乐——这个由人类和狗组成的奇特团队,正准备尝试改变世界。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凌霜看着能源储备读数,“所有系统集中供电只够维持投放器运行十分钟。”
杨宁点头:“导航系统已校准,催化剂装载完成。当你给出信号,我们就开始。”
可乐坐在两人中间,安静而专注地看着控制台屏幕,仿佛理解每一个步骤的重要性。
凌霜深吸一口气,手悬在启动按钮上方。就在她即将按下时,外部传感器传来紧急警报——那个大规模团体已经到达仅五公里外,而且兵分两路,一路直冲研究站入口,另一路绕向仓库方向。
“他们知道我们的位置,”杨宁紧张地说。
可乐发出低吼,但用头轻轻推凌霜的手,示意她继续原计划。
凌霜做出了决定:“杨宁,你去仓库指挥防御。可乐和我留在这里执行投放计划。”
杨宁犹豫了一下,但知道这是最佳分工。他迅速向仓库方向跑去,而凌霜和可乐留在研究站主控室。
“好了,大家伙,”凌霜对北极说,“现在是改变世界的时候了。”
她按下了启动按钮。
投放器发出低沉轰鸣,能源读数急剧下降。屏幕显示催化剂舱正沿着预定轨迹升空,向北极点的气候“眼”方向飞去。
就在此时,研究站入口处传来爆炸声——入侵者开始强行进入了。
可乐对着入口方向发出警告性咆哮,但坚守在凌霜身边,保护着正在进行的任务。
凌霜紧张地盯着导航屏幕,看着代表催化剂舱的光点向目标区域靠近。能源读数持续下降,已经接近危险水平。
“快,快,”她轻声催促着。
终于,屏幕显示催化剂舱成功抵达目标区域并释放了内容物。几乎同时,研究站的能源完全耗尽,所有系统陷入黑暗。
在最后的应急灯光下,凌霜看到可乐正仰头嗅着空气,耳朵向前竖起,尾巴缓慢摇摆。
然后,她感觉到了——一丝微弱但确实存在的变化。空气似乎不再那么刺骨,风的速度也在减缓。
外部传来的不再是爆炸声,而是入侵者惊讶的呼喊声。温度计显示,室外温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零下六十五度...零下六十度...零下五十五度...
极寒正在缓解。
可乐走向凌霜,在黑暗中准确找到她的手,轻轻舔了舔,发出满足的咕噜声。
就在这一刻,研究站入口处的门被炸开,几个全副武装的人冲了进来。但在手电筒的光束中,他们的武器已经放下,脸上是震惊和困惑的表情。
领头的人看着温度计上持续上升的读数,然后看向凌霜和坐在她身边的可乐,缓缓摘下了自己的防护面罩。
“你们...做了什么?”他问道,声音中充满不可思议。
凌霜轻轻抚摸着可乐的毛发,微笑着回答:“我们只是给了世界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室外,一百八十天来第一次,雪花开始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