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顾监生上学 ...

  •   半日无事,顾允和总算得了空闲,好生休憩了一番。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她就已经梳洗整齐,换上一身素色襦裙,搭配一支木簪,确认自己一身行头既不出挑,也不磕碜之后,便坐上提前叫好的马车赶往国子监了。

      国子监坐落于皇城正南的务本坊内,东临平康坊,与顾允和所住的永兴坊不过隔着几条街巷,并不算远。

      行至半途,马车突然滞住,顾允和掀开帘子往外一看,只见前方车马如龙,竟是将整条街道堵得水泄不通,所幸国子监提前预料到了,派了不少侍童维持秩序,队伍虽长但还算井然有序。

      她略一思忖,取出几枚铜钱给车夫结了车资,自己背着书篓下去了。

      晨时的秋风拂面,带来几分凉意,顾允和整理了一下衣襟,在马车的夹缝中前向。

      沿途所见尽是华美车驾,有朱漆描金、帘缀珍珠的,还有双马牵引、四角悬铃的。

      顾允和望着这盛况,不禁暗自腹诽:这长安城的富贵人家何其多,怎就不能多加她一个?

      走了不一会,就到了国子监的正门——集贤门。

      她向值守的差役报了名号。不多时,便有个侍童小跑着迎出来,朝她恭敬作揖,“顾姑娘,请随我来。”

      侍童年纪尚小,眉目清秀,引路时却不住地偷眼打量她,似是头回在国子监见到女学生,眼中满是好奇之色。

      顾允和跟着小侍童一路走去,先是过了太学门,见一黄琉璃瓦牌楼,正面写‘圜桥教泽’,过了牌楼,顾允和扭头看去,牌楼背面写‘学海节观’。

      见顾允和好奇,小侍童介绍道,“这圜桥说的是环绕辟雍殿的水池以及其上的四座石桥,圜桥教泽意味着无论身份高低,都能过桥接受教化。”

      “学海节观则是提醒学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规律、坚守原则。辟雍殿曾是高祖讲学之所,这八个字都是高祖御笔,不少人慕名来看呢。”

      高祖,是雍朝的开国皇帝。

      顾允和向前看去,果然看到一座庞大华丽的建筑,匾上写‘辟雍殿’三字。

      待走进了些,顾允和看见这环绕辟雍殿的池子都是干的,不由得诧异地看了一眼侍童。

      高祖御笔的“圜桥教泽”还在上面看着,下面的水池竟然都空了?未免也太不把皇家看在眼里了。

      侍童有些不好意思,“这辟雍殿只有高祖来过,多年不曾用了,这圆池的水也没有人管,整年都是干的。”

      “小博士知识渊博,学生受教。”顾允和朝小侍童盈盈一拜,小侍童立刻涨红了脸。

      二人没有再多言,侍童将她引到辟雍殿旁的一间小屋前,道,“此处是弘道堂,姑娘日后便在此处进学。现在时辰尚早,其他学子还未到,请姑娘稍候片刻。”

      “有劳了。”顾允和微微颔首,迈步踏入堂内。

      弘道堂宽敞明亮,柏木书案三张为一排,一眼扫过去,约有六排十八座,余下两座在上首黄花梨木书案两侧。

      宽大的黄花梨书案后,已坐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者身着统一制式的青色服饰,满头银发用一根木簪束起,面容清癯,正在闭目养神。

      顾允和整理了一下衣冠,向老者行了一个标准的弟子礼,“学生愍国公之女顾允和,拜见司业大人。”

      虽然不知道这位博士是谁,但喊上一声司业总没有错。

      老者眼皮也不抬,只不轻不重嗯了一声。

      顾允和背着书篓,见教室里还没有人,便轻手轻脚寻着最后一排角落里坐过去了。

      这个位置不起眼,她素来喜欢。

      她刚要落座,忽听见老者不紧不慢的声音,“往前坐。”

      顾允和身形一顿,眨了眨眼:......??

      老者连眼皮都没掀开。

      她无奈地看了看第一排仅有的三个位置,挑了最左侧的那个——挨着墙,位置尚可。

      老者:“中间。”

      顾允和:……!!

      她不情不愿,只得挪到正对老者的位置坐下。

      为了表示自己的勤勉爱学之心,顾允和坐下之后,便拿出从沈玉那里借的书翻阅起来。

      所幸老者没再说什么了。

      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来了,顾允和抬头一看,嗬,是在益州城见到的那个美男子谢灼。

      他今日倒没有打扮的十分张扬了,只穿一身朱柿色圆领袍,腰系革带,头上照旧带着同色抹额。

      谢灼朝老者行礼,“学生谢灼,见过缪司业。”

      说罢又转向她,“姑娘好。”

      顾允和忙起身回礼。

      那日在益州她带着面具,想来谢灼应该认不出她。

      谢灼不知道顾允和心中所想,他看到后排无人,便坐在了角落里。

      老者倒没有偏颇:“往前来。”

      谢灼一愣,不情不愿坐到了第一排。

      顾允和心中暗笑,面上仍专注看书。

      谢灼看看老者,又看看她,也取出一册书来读。

      随后到来的是沈玉,一旁跟着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想来也是沈家的子弟。

      二人向老者见礼后一一落座,沈玉坐在了第一排最后一个位置,另一人犹犹豫豫半天,在被沈玉瞪了一眼之后坐到了沈玉身后。

      老者捋须颔首,显是满意。

      陆续又有学子到来,最引人注目的是浩浩荡荡的乐山王府六人:大姑娘二姑娘、大公子二公子和三公子,还有个远房表妹。顾允和记不清名字,却对那远房表妹多看了两眼。

      这个人面似瓜子、目如点漆,极其明艳的长相,肤色却是小麦色,穿着不大合身的浅色襦裙,可仍旧与其他人都不同,是一个很独特的漂亮姑娘。

      另一个让顾允和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穿着紫衣的稳重少年,他肤色略有些苍白,瞳色与唇色都偏浅,看起来颇有些寡淡厌世之感。

      少年来得较晚,甫一进门,不少人都站起来向他行礼。

      上首的司业也起身,二人互相见了礼,就听那少年道,“镇南王世子李曦,见过司业。”

      居然是李曦?

      顾允和心头一震,镇南王是仅次于北凉王的藩王,驻兵在雍朝与南诏边境,虽然较之北凉属地小了些,兵力也比较弱,但有一个北凉望尘莫及的优点:有钱。

      有钱有兵有土地,称之为南境土皇帝也不为过。

      南方私塾学院众多,且都优于国子监,他怎会出现在这里?

      顾允和似乎想到什么,眯眼看了看他的脸颊,果真发现一个几不可见的新疤痕——是刀刃划伤的。

      镇南王世子李曦,就是那日在藏月楼出手掷刀之人。

      因着李曦来的晚,打算入座时只剩司业身侧余着两个空位了,他脚步微顿,目光在那显眼的位置上停留片刻,眉心几不可察地蹙了蹙。

      这位置太过醒目,往后一举一动怕是都要落在众人眼中。

      “世子坐我这里吧!”立刻就有人看出李曦脸色不佳,站起身谄媚道,“我去坐前面。”

      顾允和扭头看去,只见一个穿着檀色圆领袍的男子,他眼睛细长且上挑,还算得上俊朗,可总觉得有一股油滑样儿。

      嗯,做的事也很油滑。

      李曦嘴角一扬,略一作揖,笑道,“谢过。”

      啪——

      老司业的戒尺重重拍在案上,方才的和蔼神色一扫而空,“座位已定,不可胡乱换座。”

      李曦:……

      他面色一僵,只得阴沉着脸在司业右侧落座,恰好在顾允和左前方。

      到这个时候,堂内唯余一个空位,顾允和暗自思忖,谁这么大派头,首日授课就敢姗姗来迟?

      司业虽注意到缺席之人,却仍闭目养神,显是还存着几分耐心。

      一炷香过去,仍是一个人影儿都没见到。

      就在司业脸色阴沉如墨的时候,小侍童匆匆跑来禀报,“余不乡沈氏大公子因故告假。”

      沈玉家的人?这次国子监沈家居然来了三个人。

      老司业扭头看着侍童,压着怒气问道,“告假到何时?”

      “这……这……”侍童有些无措,似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绞着衣角犹豫道,“未曾说明……”

      老司业扔下手中戒尺,哐当一声砸在书案上,惊得前排几个学子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

      “表哥他正在游历,离长安颇远,因为行程不确定才不说告假多久的。”沈玉身后的少年忙忙站起身来行礼,解释道。

      顾允和记得他,方才跟沈玉一同来的。

      “既知行程不定,何必占这名额?”老司业肃着脸,冷声道,“你们余不乡沈氏世代以诗书传家,何时也学了这等权贵做派?”

      这话明里暗里,连带着将李曦也骂了进去。

      眼看事态不妙,沈玉也站起身来行礼道,“余不乡沈氏女沈玉代兄道歉,此事是兄长行事欠妥,请司业息怒。”

      司业神色稍霁,他对这个主动坐在前面的少女颇有好感,他斜眼瞥着她身后的沈珩,没好气道,“都坐下罢!让老夫好好跟你们讲一讲这国子学的规矩!”

      “老夫姓缪名为,现任国子监司业一职。”

      顾允和心头一跳,方才出于礼貌喊对方司业,谁知对方真是位司业,国子学竟让司业亲自授课?这就是国子学吗?

      “国子学每十天一次旬试、每年七月一次岁试,成绩分为魁首以及上中下三等。三次获得魁首则可加一分,八年内满十五分者可入弘文馆,若一年内次次皆下等,那就可以直接离开国子监了。”

      这是国子监沿袭已久的规矩,并不稀奇,意味着八年时间内,最多有六名学子可以进入弘文馆,余下的人只能另寻出路。

      缪为顿了顿,一一看过众人神色,见有人志在必得,亦有人面露忧色,甚至还有些人一脸无所谓的模样。

      “尔等皆出身王侯氏族,亦或是勋贵之家,想来经学礼学都已经烂熟于心,是故讲学非重中之重,尔等在这弘道堂要学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因此,老夫独创一考试,曰治国试,时间不定,由老夫出题,需要你们走访各地完成,在此考试中,若表现出众,老夫可直接向祭酒举荐你们,给你们分配官职。”

      顾允和愣了愣,若是论君子六艺,她很有信心可以拔得头筹,成为第一个入弘文馆之人,可治国试……这里面的不确定因素就很多了。

      “尔等手中都掌握着不少资源,这也就意味着,在完成老夫布置的治国试的情况下,你们的课业也不能落下,旬试为下等者,扣一分。”

      堂内响起细微的抽气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顾监生上学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已开启段评,欢迎各位小宝宝们评论呀~ 卷一马上就要结束啦,作者会小小的修一下文章节奏问题~ 推推预收《她自有妙计》女扮男装疯批美人VS白切黑少城主—古代版史密斯夫妇+女扮男装+女主武力值max+先婚后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