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初次会议 ...
-
首尔的天空灰蒙蒙的,像蒙了层磨砂玻璃。
HYBE大楼从地面拔地而起,钢筋水泥构成的巨塔在城市中央耸立着,玻璃幕墙反射着零碎的阳光。
单清妍站在大楼下仰望,脖子酸了才收回视线。
林柚在她身边咋舌:“这地方看起来就很贵。”
“走吧。”崔胜澈出现在她们身后,声音带着淡淡笑意,“他们在等你。”
林柚转过身,上下打量着崔胜澈:“你今天没戴口罩?”
“在公司里不用。”崔胜澈耸耸肩,“而且一会儿就是工作时间了。”
“工作时间就不怕被人认出来?”
“谁说的?”崔胜澈看向单清妍,眼中带着调侃,“有些人昨天晚上还在担心今天该怎么称呼我。”
单清妍脸一红:“我哪有担心。”
“没有吗?”崔胜澈故意拉长声音,“那昨天晚上是谁发消息问我,明天见面该叫你什么?”
林柚在一旁看热闹:“哦,原来你们昨天晚上还在聊天啊。”
单清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电梯一路上升到5层。数字在显示屏上跳跃,单清妍的心跳也跟着加速。她攥紧手里的作品集,手心出了汗。
“别紧张。”崔胜澈压低声音,“Woozi虽然在工作方面有些较真,但人很好。”
“看起来?”单清妍回过头,“你们不是队友吗?”
“队友归队友,工作的时候他就是另一个人了。”崔胜澈摸摸鼻子,“反正你小心点就是了。”
林柚噗嗤一声笑了:“你这是在安慰人还是在吓人?”
电梯门打开,眼前是一条宽敞的走廊。
墙面是纯白的,地面铺着灰色大理石,每一步都能听到鞋跟敲击地面的回音。
走廊两侧挂着各种奖杯和专辑封面,在射灯照射下闪闪发光。
“紧张吗?”崔胜澈走在她身边,声音压得很轻。
单清妍点头,然后又摇头。
“有点。”
“那就对了。”崔胜澈轻笑,“不紧张的话,说明你不够重视这个项目。”
走廊尽头是一扇玻璃门,门上刻着“Conference Room A”的字样。透过玻璃能看到里面坐着几个人,正在翻阅什么资料。
单清妍的脚步顿了一下,手不自觉地整理了一下衣服。
“等等。”林柚突然开口,“我是不是不该进去?”
崔胜澈回头:“为什么?”
“我又不是工作人员,就这样进会议室合适吗?”
“你是她的朋友,也是见证者。”崔胜澈推开门。
会议室里的对话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投向门口。
单清妍的脚步顿了一下,林柚在她身后小声嘀咕:“压力山大。”
会议室很大,能容纳二十个人。
正中央是一张橡木长桌,桌面光滑得能照出人影。落地窗占据了一整面墙,首尔的城市景观一览无余。
远处的汉江像条银带,车流在高架桥上缓慢蠕动。
“各位,这位就是单清妍。”崔胜澈的介绍声把她拉回现实。
桌前坐着五个人。
正中央是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身形瘦小,脸上没什么表情。
左边坐着文俊辉和徐明浩,右边是两个她不认识的工作人员。
“我是李知勋。”眼镜男站起来,朝她微微点头,“seventeen成员,同样也是这次项目的音乐制作人。”
Woozi。
单清妍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同时回礼。
“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林柚悄悄在单清妍耳边说:“这人看起来就很严肃。”
单清妍轻轻踢了她一脚,示意她别说话。
单清妍坐下,把作品集放在桌上。会议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空调的嗡嗡声。
“我们看过你的简历和作品概述。”Woozi翻开面前的文件夹,“想听听你对这次项目的初步想法。”
文俊辉在旁边轻声翻译,徐明浩补充几个关键词。
单清妍打开作品集,手指在封面上轻抚了一下。
“我觉得这次专辑的视觉概念应该围绕'成长'展开。”她的声音有些发抖,但越说越稳,
“不是线性的成长,而是螺旋式的。人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很多次,但每次爬起来都会比之前更强。”
她翻到第一页设计稿。
画面中央是一棵树,根系深深扎进土里,枝干向上延伸,有些枝叶枯萎了,有些正在发芽。
“这棵树经历过风雨,有过枯萎,但它依然在生长。就像SEVENTEEN这些年的历程。”
文俊辉快速翻译着,徐明浩时不时补充。Woozi听着,表情没有变化。
崔胜澈在一旁静静观察着单清妍的表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了一点。
“颜色我选择了大地色系,象征稳重和成熟。但在细节处会用亮色点缀,代表希望和活力。”
单清妍翻到下一页,是整体的色彩搭配方案。暖褐色做底,金色和绿色做点缀,看起来温暖而不失活力。
林柚在旁边小声说:“这配色真好看。”
Woozi放下翻译稿,直视她的眼睛。
“很好的概念。”他的声音平淡,听不出情绪,“但我有个问题。”
单清妍的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笔。
“这个概念很感性,很有诗意。但你有数据支撑吗?”Woozi向后靠在椅背上,
“市场调研、目标受众分析、竞品对比?”
空气瞬间凝固。
单清妍感觉喉咙发干。
她准备了很多,但确实没有做详细的市场调研。
“我…”她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
那种熟悉的自我怀疑又涌了上来。
也许她真的准备不够,也许她根本不适合这个项目。
林柚在旁边着急地看着她,想要开口帮忙,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知勋。”崔胜澈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某种警告意味。
Woozi看向他,眉毛微微挑起。
“她的概念很有创意。”崔胜澈的视线在Woozi和单清妍之间游移,
“数据可以后续补充,但这种感性的理解是数据给不了的。”
“创意需要理性支撑。”Woozi没有退让,“感性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市场基础,再好的创意也只是自我感动。”
两人的对视中火花四溅。
单清妍坐在中间,感觉像被夹在两股力量之间。
她看向崔胜澈,他的眼中有鼓励,也有歉意。
看向Woozi,那双眼睛锐利得像刀。
“你说得对。”单清妍突然开口。
所有人都看向她。
“感性确实需要理性支撑。”她重新翻开作品集,翻到最后几页,“但这些数据我有。”
Woozi愣了一下,林柚也瞪大了眼睛。
“SEVENTEEN的粉丝画像分析,年龄主要集中在16-25岁,情感需求以治愈、陪伴为主。”单清妍的声音越来越稳,“这个年龄段的受众对成长主题有天然的共鸣。”
她指向其中一张图表。
“同类型专辑的视觉分析,90%使用了亮色系或黑白对比,但大地色系的使用率不到10%。这意味着差异化的市场空间。”
Woozi的眉头松了些,开始认真看她的图表。
“而且从心理学角度,大地色系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正是粉丝在焦虑时代最需要的情感支撑。”
单清妍合上作品集,直视Woozi的眼睛。
“创意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对受众深度理解基础上的情感共鸣。”
崔胜澈在旁边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Woozi重新拿起她的作品集,仔细翻阅着每一页。
“嗯。”他终于开口,语气里多了些认可,“你的理解比我想象的深入。”
崔胜澈在旁边松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
林柚在心里为单清妍鼓掌,眼中满是骄傲。
“那我们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Woozi看向其他人,“具体的执行方案讨论。”
单清妍感觉肩膀上的重担轻了些。
这种感觉很久没有过了。
文俊辉在旁边小声说:“表现很棒。”
徐明浩也点头:“Woozi很少这么快认可合作伙伴。”
“是吗?”单清妍看向崔胜澈。
崔胜澈点头:“他刚才那个问题,其实是对所有新合作伙伴的标准测试。”
“测试?”单清妍瞪大眼睛。
“嗯,看你有没有真正的专业能力,还是只是空有想法。”崔胜澈耸耸肩,“显然,你通过了。”
林柚在旁边小声嘀咕:“原来是这样,吓死我了。”
会议继续进行,但氛围明显轻松了许多。Woozi开始认真听取她的意见,偶尔还会主动询问她的想法。
单清妍感觉自己重新找回了在设计学院时的状态。那种自信,那种对专业的掌控感,那种面对挑战时的兴奋。
她看了看窗外的首尔天际线,心里涌起一种奇特的感觉。
这里不是北京,不是她熟悉的环境。但此刻,她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