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4、黎家不要她了 ...
-
这座航天基地经过好几代航天人在此耕耘,虽地处大漠深处,却已然有些许生活气息。生活区和科研区是严格分离开的,生活区不大,却是整个航天基地最亮眼的地方,餐厅、学校、医院、银行、邮局、健身房等一应俱全,开凿了人工湖,一大片一大片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要不是再往边缘走一些就是沙漠,都能让人误以为这是南方小镇了。
航天基地本就是军事管理区,有部队常年驻扎的,也有科研人员长期在这里维护各种仪器和做测试。黎悦清他们几支高校和研究所科研队伍到达后,为期一年的升空前测试工作正式启动,基地实施了更加严格的保密措施,每个人都得签署保密协议,大家的智能手机必须关闭定位功能,禁止在科研区内拍照,最好不带入科研区。这对黎悦清来说倒啥都不影响,她入学军科大那一年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用智能机了,可她一个持续三年都在读书训练的人,日常根本没机会用手机,也就没换,现在依旧用的一个诺基亚砖头,就连这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手机,她也老忘记带。
整个基地的计算机软硬件都是廖志湘教授的团队花了好几年时间研发的,其他科研团队人员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比如力学、空天学等等,都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但系统出毛病时,还得廖志湘的团队人员来调试。而廖教授带来的团队里,她年纪最小学识最浅军衔最低,责无旁贷成了指导其他团队使用系统,以及系统出毛病时,第一个前去处理的人,只有她处理不了的时候,才会叫她师兄们过去。
每次大家打她电话没人接,就知道她肯定又忘记带手机了,只能靠吼,吼了没用,就只能找在基地里值班的战士们,请他们四处找黎悦清过去处理问题。找她的次数多了,几乎整个基地都知道有个叫黎悦清的计算机技术员老忘记带手机,为什么呢?因为她是个刚本科毕业的新人,来基地前的好几年都没资格用手机。
一开始,被其他人知道她只有本科学历时,黎悦清以为大家会瞧不起她,但接触下来,发觉大家都对她很和善。就连在基地执勤的小战士们,见到她都会敬礼喊长官,一开始她不习惯,后来次数多了,也就适应了,跟其他人一样,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她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她才刚本科毕业,大家反而更不敢小瞧她。毕竟,除了本身就在基地工作的人员以外,进驻进来的几支科研队伍全都是博士及博士后水平,只有她一个,才本科学历就来了,而且是跟随廖志湘教授进来的。廖教授在计算机行业是世界顶尖水平,教学和科研有口皆碑,他亲自挑选的学生,水平必然不差。
黎悦清也确实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大家遇到的问题,不管硬件软件毛病,她基本都能解决,很少需要叫她师兄们来协助。大家对系统的提问,她也能解释得非常清楚,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她做不到这些。
基地的生活严格说起来,除了多一些自主权,别的跟军科大的生活差别不大。在学校时,大家要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训练,这儿,每天早晨大家一起出操,然后晚上点名,其他时间按时上下班及去食堂吃饭即可,每个人负责的工作不同,节奏不一样,比如黎悦清,几乎是科研团队里运动量最多的,因为每天都得来回跑各个办公室和机房,没人找她的时候,才有机会跟师兄们坐一起讨论方案。他们每天正常工作时间是8小时,晚上大部分人都会主动去加班,黎悦清知道自己知识水平不如其他研究员,就更是努力,几乎每晚都在办公室里,有工作就忙工作,工作完成了便自学。
当初杨建国给她推荐廖志湘的时候,理由是廖志湘有时间直接带她,但实际上,廖志湘也没时间带她,不过跟着廖志湘做学问有个任何其他博导都没有的好处,那便是廖志湘手里的课题。廖志湘作为华国超级计算机科研领域第一人,又是部队高级技术军官,牵头了好几个军用计算机领域的大型项目,比如黎悦清参与的这个华国自主研发的航天用超级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这是领域从无到有的一种探索,这对团队所有人来说,都是工作加学习的过程,等黎悦清有能力跟实验室其他博士师兄一样足以独立完成其中一部分工作的时候,她的科研能力也足以达到博士水平了。
她离这一步,还差得远。不过也不得不说,在工作中学习是最快的学习方式。她每晚都去看师兄们完成的工作,把不懂的地方一一标注出来,等师兄们或廖志湘有空的时候,去问他们,或根据他们的指导,找来对应的书籍或论文学习,这样一点点补充自己缺失的知识板块,事半功倍,进步非常神速。
基地的工作,比军科大好的地方在于有双休,周末时每个部门只要有人值班,其他人就可以休假,去三百公里外的市区玩。黎悦清自然是值班排行榜第一位,这可怜的一点休息时间,都被她挪来加班或学习了,她只允许自己每隔周休息一天,用这一天的时间去采购些基本的生活用品、小零食等,再给金老打电话,告诉他自己最近学了哪些知识,陪金老聊天。她也偶尔给赵明华打电话,主要是报平安,告诉她这边的生活区绿树成荫,有电影院有健身房有餐厅,生活还可以,自己胖了几斤,春节他们不放假,她得在基地和同事们一起过年等。赵明华也会给她说一些家里发生的事,比如赵伟的婚期定在春节后,她生意又扩张了,忙得要死,家里一切安好。赵明华知道她们生活区只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品后,亲自挑选了不少零食和防晒产品,还有一些好看的衣服,寄给她,生怕她在大漠里被晒成黑珍珠,又怕她吃不好睡不好,休假的时候连一件能穿出去约会的衣服都没有。
2013年6月9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仅仅测试就花了一整年的航天飞船顺利升空,按期进入预定轨道。
基地里爆出一阵巨大的掌声,经久不息,是给国家,给军队,也给每个为了这个项目付出无数个日夜的科研人。
不过大家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飞船上搭载了黎悦清所在团队研发的微缩版计算系统,从升空那一刻开始收集各项数据,一直源源不断给地球的接收端传回信息,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等都等着数据做分析。黎悦清和师兄们24小时值班,轮流守在地面的数据接收机房,持续监控飞船和地面的系统运行状况,出现问题立刻处理。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6月24日,飞船返回舱在预定的区域顺利落地回收,他们的监控才终止。然后是汇报总结,数据分析,等科研团队真正完成全部任务,返回军科大时,新学期已经开学一个月了。
黎悦清此时应该是直博的第二年,可她第一年都在航天基地里度过,该上的课没上,必须补,于是回到学校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训练生活,有空时时常去拜访金老,间歇给赵明华打电话汇报自己工作和学习情况,让她安心。
廖教授的实验室十几位研究员在艰苦的大漠持续工作一年多,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学校自是嘉奖了团队,师兄们也把研发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写成了论文,在各个刊物上发表,黎悦清作为项目参与者,也写了自己负责的部分,成了师兄们好几篇论文的第三甚至第二作者,算是一种写作训练。
因为过去一年大家都没休息,廖志湘早早放了话,今年寒假不安排工作,让大家回家陪陪父母和老婆孩子。黎悦清给赵明华打了电话,小心翼翼问可不可以去黎家过年,赵明华自然是那个爽快的语气,说黎家就是她家,当然可以回来。
可还没等她放寒假,却接到了赵伟打来的电话,赵伟说,“我爱人不想在家里看到你,你别来我们家了,也别老往我们家打电话。”
近两年没听到赵伟哥哥的声音,这一来就说出这样的话,黎悦清心如刀割,忍着眼眶的泪问他,“哥,我们之间,连兄妹都做不了了吗?”
“做不了,我家当初救你,是因为你爸身份高,帮你,有助于我未来仕途发展。可现在你爸死了,他的单位根本没管你,你对我也就没有了作用。我已经跟苏乔结婚,我们两情相悦,两家又是门当户对,强强联合对彼此的家族都有利。你就别再在我们跟前出现了,苏家不喜欢,我也不喜欢。”
“你别这么说,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黎悦清的泪水已经忍不住了。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我们家对你有救命之恩,我也不图你回报,只要你别再给我们家添乱就行。广市市区送你那套房子我们就不收回了,就这样一刀两断吧。”赵伟说完就挂了电话。
等黎悦清再打过去时,已经无法接通了,她给赵明华打电话,是一样的回答,赵明华说,“悦儿,你赵伟哥哥结婚了,你跟我们家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将来还是别来我们家了,免得我们亲家误会。”电话里,听得到黎永胜的声音,重复了一遍赵明华的意思。
“我明白了,谢谢叔叔阿姨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你们对我的恩情,我不会忘,将来有任何用得上我的地方,你们随时跟我说,我一定不推辞。”
电话挂断之后,她再也无法拨通黎永胜一家三口的电话,应该是被拉黑了吧。
虽然在沙漠这一年多,她不再主动联系赵伟,赵伟也从没联系过她,但至少她跟赵明华是有定期联系的,她以为,至少还可以当赵明华的干女儿,可现在,赵阿姨也不要她了,黎家彻底不要她了。
她在接连失去了至亲之后,再次失去了新拥有的家人。
这个打击,不亚于两年前赵伟订婚。她急需要新的工作来转移注意力,所以当梁万群来找她,邀请她再次加入军科大派遣去航天基地的科研队伍时,她毫不犹豫点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