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三十二章 采访 ...
-
如胶似漆地度过了幸福的周末时光,我又恢复了按部就班的搬砖生活。
刚回单位领导就给我安排了一项光荣又体面的任务——接受采访。
理由是我形象好气质佳,适合代表单位光辉正面的形象。
我说主任您不早说,我也好捯扯捯扯再上镜啊。主任挥挥手说上什么镜,报纸采访,不是上电视,你小子想太多了。
当天下午报社记者就来了。采访很顺利,都是些冠冕堂皇的话,很好应付,从小长在红旗下的我在这方面还是颇为擅长的。
直到采访结束我才想起来问一嘴:“你们什么报纸啊?”
“S市晚报。”女记者一边收录音笔一边说。
“晚报?”我心里一动,“那你知不知道,你们报纸登过一篇,关于鸟岛的报道?”
“鸟岛?”她想了想,“是两年前的吗?”
“对对!”
“当然知道了。”姑娘嫣然一笑,“就是我写的呀!”
“!”
我激动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怎么了?那篇文章有什么问题吗?”美女面带疑惑。
“没有没有,那篇文章特别好,特别特别好!”
我拉开抽屉,掏出一大把糖塞到她手里:“来来来,吃糖吃糖!”
媒人,当然要吃喜糖喽!
那天我把嘴里含着糖块,一脸懵逼的女记者送到楼下,目送她开车离开,我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静。
晚上回到家,我第一时间把这事儿告诉给石俊峰。他听完也感叹了一番,说的确应该谢谢这位记者,一篇采访成就了一段缘分。
“可是她自己都不知道。”我遗憾地说,“我也没办法告诉她。她今天肯定被我的热情吓着了,觉得我莫名其妙。”
“咱们自己知道就行了。”石俊峰说。
“要不咱给她写封匿名的感谢信吧?”我由衷建议。
“感谢信哪有匿名的,”石俊峰笑,“又不是举报信。”
我点点头:“唉,看来只能深藏功与名了。”
我和石俊峰的故事,到这里就差不多要结束了。
当然,我们的生活还在继续,远远没有结束。不过,那些鸡毛蒜皮过日子的小事,就不必赘述了。总体上,我俩的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腻腻乎乎。我们几乎没拌过嘴,没吵过架。这可能是传承了我的原生家庭的优良传统(据说家庭氛围也是会传染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俩都有一副好脾气吧。
不过我们的生活也不全是和谐美满,也有一件让我糟心的事,来自我的邻居李阿姨。
李阿姨对石俊峰的兴趣几经起落,始终没有完全消失。从她第一次见到石俊峰,一眼相中这个大好青年,到得知好青年是个无房族,倍感失望,一直到现在,可能是相处时间长了吧,又觉得这小伙子人好,靠得住,即使没房也不在乎了,招赘之心又悄悄浮出水面。
总之不知道从哪天起,李阿姨对石俊峰的态度忽然又热情起来。某天她居然拜托我去试探一下石俊峰,问他介不介意倒插门。
气得我差点当场告诉她:他不介意,我介意!
不过还好,她女儿似乎并没对石俊峰产生什么非分之想。
不仅如此,我怀疑,那个总戴一副黑框眼镜,平时不声不响的女孩,似乎发现了我们的秘密。
起因是某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有点忘乎所以了,在石俊峰锁门的时候在他身后抱了一下他的腰。
天知道怎么好巧不巧,曹丽丽偏偏在那个时候开门。
虽然我马上放了手,对方也没表现出震惊或者诧异的样子,还微笑着对我点了个头,但我就是觉得她看见了。
从那以后,我总觉得曹丽丽每次看见我,尤其是看见我和石俊峰一起出现的时候,脸上总带着蜜汁微笑。
我问石俊峰有没有这种感觉,他一无所知地摇头,说没有。
好吧,在这方面就别指望直男了,迟钝得跟什么似的。
这点小插曲,总体上并未影响我和石俊峰的小日子,我们平淡无波的生活还在继续。
哦不,也不完全是平淡无波——石俊峰的生日快到了,我正计划着给他个惊喜呢。
讲到这里,这篇半长不短的文章就要结束了。我把我和石俊峰的故事讲出来,绝不是想秀恩爱(虽然也小小地秀了一把~)。我只是想告诉大家,爱情并不是只存在于小说或电影里的惊心动魄与缠绵悱恻;它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在你手边的一份报纸里。只要你愿意去寻找,你的幸福,也许就在眼前。
【全文完】
后记:
本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nao)编(bu)。封面图片即来自那篇新闻报导,版权属于摄影记者,侵删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