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关于《双飞》总有人说比不上《哪一年让一生改变》和《无处安放的婚姻》,关于伍兵总有人说和文卿不配,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对儿配。
    我个人不这样认为。我想替“文伍”《双飞》说上几句。
    姬大这三篇,咋看题材一样:律师VS大兵,,其实截然不同。
    草草篇更注重于女主,所有的人、故事都是围绕着草草,或者说就是讲一个失婚知识中青年如何走出沮丧、痛苦获得自己漂亮的第二人生的故事。从故事形式上看是准女律VS退伍军官。他们之间没什么经济、社会地位的差异,且都有过一次不幸的婚姻,对感情可能都不太抱有什么幻想和奢望,就是想找个伴,想有个能说知心话的朋友。他们之间共同之处比较多,差异较少,产生感情也是很自然的。再者故事中关于法律问题涉及不多也不深。这故事可以说是比较大众有些小资的浪漫言情。
    谈笑篇更注重于家庭,整个故事的根源来自于不同家庭。谈笑父母的家庭影响了谈笑的性格,而谈笑公婆的家庭造就了能够接受谈笑的老公,或者说就是讲一个漂亮智慧性格有些偏激的高薪女性在不同家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她和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情感。从故事形式上看是成功女律VS朴实军官,从人物身份上看俩都算是高干,而谈笑的朋友也非富即权,可以看成是官宦爱恨情仇。
    回过头再来看《双飞》,整个故事就是讲一个有正义感而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女律作为外来妹的打工奋斗史。无论是文卿还是伍兵或者韩达,他们都是外地人,他们都很努力地生活着,想尽可能的融入这个城市,但都遇到了不同的挫折从而有了不同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生活观。
    文卿原是个很有理想抱负正义感的人,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中从事一份很讲究资格、权术、背景的工作,理想实现不易,抱负败给现实,理念渐淡,随波逐流,最后变得人云亦云。由于她身边的人都这样,即便她觉得有些冷漠有些无奈有些不该,但时日一久也自然麻木、同化其中了。其实这些都是文卿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做的伪装,那些正义理想只是被一时冻结,埋藏到了内心深处。所以当同样有理想有抱负又具正义感的伍兵出现的时候文卿的那些本性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点一点的唤出,被一点一点的融化并悄然显露。
    当她帮助伍兵讨公道的时候,与其说是知恩图报,不如说是被伍兵吸引,不由自主地靠了过去。想想在如今这冷漠的社会里知恩不报不足为奇(伍兵替人顶罪也没见那人有什么感恩戴德,连钱都是伍兵赔的),恩将仇报也不少见,更何况伍兵也没有指望文卿能为他做些什么,而聪明世故文卿本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文卿不仅回报了伍兵,而且还从内心感激着伍兵,一次又一次不求回报自然而然地帮助着伍兵。那时候她虽然没能体会明白自己的变化,本能却不断靠近着伍兵。在和伍兵的不断接触中,以前那个富有正义感而生气勃勃的文卿一点一点的悄悄地回来了。她仍不明白自己对伍兵的感情(或者是潜意识忽略),但已感觉出了和韩达的差异。就在韩达变陈世美的时候,文卿惊觉了自己的感情。
    人,明白自己的情感是一回事儿,勇敢的承认自己的情感并将其付诸于行动又是一回事儿。文卿犹豫着,伍兵也模糊着(或者是踌躇着?)。伍兵和文卿一样,都是外来打工者,他们在这里是同一类人,没有深厚的背景没有高深的资历;文卿不同于伍兵之她的高学历,伍兵不同于文卿为他仍然保持着“英雄本色”。文卿为了融入社会戴上了面具,伍兵为了本色,不求融入社会,只求能被理解接纳。正是伍兵的“本色”唤醒了文卿隐藏着的“自我”,所以文卿被正义和现实矛盾着、被情感和理智折磨着,于是她称自己的真情为“一场艳遇”,于是她默许了宋沙对自己的侮辱(宋沙就算没有对文卿进行ROU体的QJ,精神上绝对算是),惩罚着自己。伍兵尊敬文卿对自己的理解,他感谢文卿对自己的知遇之情,他渴望这个姑娘的关怀、友谊,他想靠近这位姑娘,想知道她更多些,所以他关心她,接送她,为她送饭,为她抱打不平;但越接近伍兵也越迷茫了,他喜欢爱慕着文卿,却被两人间的沟壑阻挡着,他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定位两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他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让文卿幸福,所以只能找个滥的不能再滥的借口(妹妹)来守护自己心中的爱,让自己能够光明正大的靠近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