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一丈以内 ...

  •   人生就是一场大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还是配角,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就成了主角。别说自己有多爱,不过是入戏有多深,也别怨他人不爱你,不过是他人没陪你入戏。
      你爱的只是入戏的你自己,人人都是如此,叶小五能明白这一点是在项北失踪之后。
      婆婆不让她报警,显然婆婆是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做了什么,更知道他去了哪里。叶小五不得不反省自己,作为项北的妻子,为什么是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她以为婚姻就是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夫妻共同努力,把生活过得蒸蒸日上,就很有奔头。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勤俭持家,因为没有自己的住房,连一日三餐的开销都是算计着,儿子项春阳从小到大也是没买过一件玩具。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挣钱,攒钱,挣钱,攒钱,一门心思想买个属于自家的蜗居。

      刚结婚的时候,项北和叶小五还是有共同语言的,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进城打拼不容易。工作上,没人脉没钱财,两人都靠着一股勤奋劲死撑着。
      他俩刚开始租的房子,是个土楼里的西厢房,下午的时候,阳光漫射进来,明晃晃的晒脸,就这房子,一个月房租还要150元,基本上是一个人的月工资,好在是独门独户,一室一厨一卫,新婚燕尔的,一切尽在不言中,甚是方便。
      什么叫土楼呢?就是外表看着也算是楼房,俗称筒子楼,只有上下水,没有暖气,也没有天然气。屋子的门跟乡下的一样,是木头的,一脚就能踹开的那种,门上的锁真的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摆设,所谓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屋里窗户上的玻璃好几块都有裂痕,厨房的窗户干脆碎了一整块,刮风的时候会呜呜地响,很吓人。叶小五试着用塑料布堵上,好家伙,那声音跟鬼嚎似的,瘆得慌。项北禁不住叶小五的唠叨,最后还是买了块玻璃安上了。
      厨房有个炉子,烧火做饭靠它,冬天取暖也得靠它。
      城里不像农村,到处都可以捡到柴禾,在这里得买柴买煤,烧火真的难,点火更难。每顿饭,点火时,都冒烟咕咚的,没等吃上饭就快呛饱了。
      为了省钱,项北都是从家里带饭去单位,下班的时候,每每听着楼道里丁丁当当的勺子磕碰铝饭盒的声音,叶小五就知道她的丈夫回来了,心里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很感动。

      叶小五一家在筒子楼里住了两年半,在项春阳六个月的时候,搬家了,实在是心疼孩子,大夏天的,西厢房本就吸热,没空调,没风扇,一旦做饭就得烧炉子,炉子连着室内的火炕呢,项春阳起了一身的热痱子。
      搬进的是一个掰间,真正的楼房,上下水,暖气,煤气罐,都有,房子月租180元,没贵多少,条件是真的好了,但是也更闹心了。
      掰间,其实就是与人合住,叶小五他们一家是与房东合住,两室一厅一厨一卫,厅只用来吃饭,厨房和卫生间合用。
      房东是一个寡居的老太太,人不算太坏,除了爱占小便宜,偷着用叶小五买的柴米油盐之外,就是特性太多。
      譬如,半夜会趴在叶小五房门口,听墙角,如果不是出来上厕所都发现不了老太太有这爱好。叶小五两口子很尴尬,原本床事就少,要等孩子睡着了背着孩子,现在还要防着老太太。

      就这样迁就地过着,也没耽误房东老太太把叶小五一家撵出去,因为老太太要找老伴,嫌弃他们碍事了。
      房东老太太找的老伴,叶小五见过,一个相当猥琐的老头子,一进门,就跟老太太摸摸搜搜的,很不雅观,还朝叶小五挤眉弄眼的,恶心人。
      但这老头退休金高,老太太朝他要三金五银的,他都一一满足痛快地买来。看着跟自己炫耀的老太太,人家儿女都不干涉,叶小五也是没话可说。
      挪来挪去的搬家生活,改变了叶小五的消费想法,这次搬家,她终于舍得租了一个独门独户的楼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很敞亮,钱自然也跟着敞亮,月租240元。
      叶小五的工资涨了,房租也在涨,她感受到自己赚的钱怎么也追不上房租的速度,恰逢当时国内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变化,取缔了福利分房,有了可以买卖的商品房,她就是在那一刻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攒钱买个属于自家的房子。

      别人家的小孩有各式玩具的时候,项春阳只能在边上羡慕地看着,原本爱不释手的托儿所里的玩具,也会在他看到小朋友拿着自家带来的新玩具时变得索然无味。
      别人家的男人有着BP机的时候,项北看着新鲜,还真是觉得可有可无的,但当别人家的男人有了手机的时候,项北就蠢蠢欲动了。
      叶小五发现项北跟同事打麻将的时候,并没怎么管,她觉得小打小闹的,小赌怡情,没什么关系,一个大老爷们,总不能跟小鸡小鸭似的圈起来不是。
      古语不是说嘛,丈夫丈夫,一丈以内才是夫,一丈以外就是他独立的活动空间。
      叶小五没想到,这一放手,项北跑个无影踪,这哪是一丈以外的事啊,这是整个风筝都飞了,压根没连着线。

      知道项北没有生命危险后,叶小五没怎么抱怨,日子总是要往前走的,沉迷痛苦也不能改变什么。
      通过这件事,她认识到项北不爱这个家,不爱儿子,更不爱她叶小五。这么说吧,事实证明,她在婆婆心目中不如婆家下崽的母猪重要,她在丈夫心目中也不如婆婆重要。
      偶尔心烦,叶小五会自斟自饮,喝点小酒,趁孩子熟睡之际,去楼下的网吧,跟远在的美国的老情人John 吐槽一下自己的境况。
      有一次稀里糊涂地在网吧睡着了,醒来一身冷汗,想到家中的儿子,如果半夜醒来了,发现家中爹不在,娘不在,会怎么样,光想象就觉得甚是罪恶,叶小五再也没有撇下儿子独自出来过。
      即使晚间去夜大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她会带着儿子一起去,儿子坐在第一排,听她讲机械原理。不知道是不是耳濡目染,等儿子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

      随着舶来品的引入和南方电子技术的发展,叶小五工作的冰箱厂黄了,她拿到了两三万的下岗买断金,前途一片茫然,要不是有电视大学的讲课费顶着,她都不知道干点啥好了。
      痛定思痛,她是从农村出来的,她享受到了知识改变命运,她需要提高自己,才会在找工作时不因为是女人被嫌弃。
      于是她翻出大学时的课本,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当年就考上了本市一所大学的研究生,恰逢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娘俩一起背上小书包,上学去了。
      叶小五毕业十年后,重新走入校园,看着校园里晨读的学子,跑步的学子,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她觉得热血沸腾。
      这么多年,她都错过了什么,她在自怨自艾什么?
      太荒唐了,那么多的宝贵时间,太可惜。

      三年后,叶小五研究生毕业了,很轻松地进入她一直打工的这所电视大学,考了教师资格证,成了学校里一名正式的员工。
      工资稳定了,讲课费又高,还略有积蓄,她和项春阳的生活,眼见着在改变。
      先是全款买了自己的房子,面积不大,将近60平,足够她和儿子两个人居住了。后又买了电子琴和画笔,送儿子去课外班培养业余爱好,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原来,离了谁地球都转,没有项北,她叶小五一样可以买房子,可以把孩子培养得很好,这也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浑浑噩噩的日子里,人总会觉得拐棍很重要,是个依仗,其实错了,真正能依赖的是自己强大的内心。
      太多时候,不把自己逼迫到一定的份上,怎么会知道自己行还是不行?别总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是选择决定结果。遇到事情的时候,慌乱是没用的,要做出明确的选择,然后朝着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去执行,偏离了就纠正,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她要不要感谢项北一下?没有丈夫的背弃,就没有今天的叶小五,这也是真的。

      项北归家的时候,儿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叶小五也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看到家里的电话,电脑,电子琴,项北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场梦。
      他走了整整6年,这期间,项北只给他的老妈张春兰寄过钱,一分也没给叶小五,当然,更没给他的儿子项春阳。
      不知道,他是舔着什么样的脸,回来的。
      经常有人问叶小五为什么不离婚?
      叶小五会说,为什么要离婚呢?反正也是分居,跟离婚差的不过是一本证书。
      而这本证书,保护了她的儿子,不受同龄人歧视,保护了她叶小五,不受男人骚扰,挺好的。

      说到底,她独立了,她觉得她不惑了,她不认为自己离婚后,就能找到比项北更好的丈夫。
      这个年龄的男人,优秀的不应该幸福地跟妻子生活在一起吗?不优秀的,找他做甚?
      爱情,婚姻,子女,谁都束缚不了谁,唯有自我的认知,唯有人品才可以约束。
      上哪里能保证遇到这样自律的人呢?用余生去做赌注吗?
      想都不用想,算了。现在这样挺好的,儿子优秀,自己也很好,项北就是一个丈夫符号。
      于是,项北,频频出轨,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出去寻找温暖。但最后,所遇良人一个没有,都是图他的钱,各种女人,不给钱就散,像叶小五这样不理不睬不要钱的一个都没有。
      人们都在寻找温暖,其实,温暖常常就在自己左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