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他带不走留给我的只有思念 ...
-
1.
5号晚间的时候,隔壁的老爷子站在我家门口等我,穿着灰褐色的西装,头发不知用什么东西梳的整齐,从前额背过去。
2.
老人家跟常见的老头不太一样,他蓄着很长的头发,整洁的正式的,在等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向他问好,上一次他主动找我,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3.
“到我这里来坐坐好吗?”
他这么问我心里有些慌张,这已经不是一个邻里间会很亲和,亲人间纯粹亲切的时代,何况从我搬来见过他的十好几年以来,老人都与人交流甚少。
4.
我坐在餐桌旁的凳子上,与老人对着。
他似乎没有什么要铺垫的意思。
“我想我活不了很久了。”
“……”
这样的开始我不是很懂。这样的对话,发展我无法预测。
“您……身体……不舒服?”
“人老了,自己是会知道的。”
我大脑一片空白,没人教过我这样的话该怎么接下去。
5.
“冒昧的有些请求,实在是无人可以托付。”老人的声音轻低。
“您讲。”我真的没有好的理由可以搪塞一个将死之人。
6.
他只是希望我帮他找个人。一个读书人。
在兵荒马乱的时候,书生跟着家人出海逃难,老人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否活着,这只是他在离开前的最后一点点念想。
7.
我很想答应下来,但几十年的物是人非,是根本无从寻找。
我就推脱着,但老人却变得话多。
一段时间里,时常的与我聊天。
多是些过去的事,关于丧乱,关于那个读书人。
只是我实在不知答应了我该怎么做。
很遗憾直到老人逝世,我也没有答应他。
奇怪的是我成为了能继承他遗物的人。
8.
老人同我讲了好多。
老人说,两人在一个早上分别的,离开前夜,书生给老人定了西装,我想应该是他来找我时穿着的。
老人也说,现在住这里,他俩以前还曾住过,当时还叫后街,还是一片片灰色的平房。
老人又说,书生把带不走的书都留给他了,这些年慢慢的他也读了很多次。
老人还说,书生留下过照片,只是找不到了,他来拜访我时,找了很久也没找见。
直到老人逝世。
9.
我会相信缘分,是在我从老人的书里找到书生的照片那一刻开始的。
有一年的年夜饭上,爷爷喝了很多,讲起很多。就讲到了他的弟弟,当年全家一起避难,结果没走成。在弥漫着酒气的模糊的叙述里,我找到了爷爷和他弟弟的合影,旁边站着另一个年轻的男孩,我想就是隔壁的老人。
真奇怪,爷爷的弟弟就是书生。
10.
后来在无数个混沌的酒桌中,我慢慢的拼凑了关于老人的整个故事。
战乱中,书生要和家人逃难,计划乘船到东南亚去,只是战争来得凶猛,老人家心心念念的人都没来得及到码头,就在某个山丘山林里被炮火截下,辗转的做了个教书匠,十年混乱的时候,扛不住就走了。
11.
书生的照片背后写着,
惜君勿念。
照片里老人年轻时很精神。
爷爷的弟弟比老人高些。
12.
那天夜晚没有月亮,也许有,只是遮在暗紫色的夜空里。
星星不亮,熄了蜡烛就感受不到任何光。
窗外稀稀拉拉的下着一点雨,风从窗帘缝吹进来。
再醒来时,月亮就正正的挂在天上,很圆,也很亮。
窗外已有了车马声,他在耳边呢喃的是我不想动。
既然清晨那么凉,那就不动好了。
我说快走吧,天就亮了。
他说让诀别来得再晚些。
于是我们又睡下,于是离别时我还在梦里。
醒来时我想他走了,他留给我很多东西,很多书,很多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