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密会 ...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夜已四更,千家万户早已睡得死沉,打更人敲着一匹锣经过,抬头看了看天,北斗七星已然旋到北边,再过得一个时辰,城西头那些早起的小买卖人便会醒了,打更人走到府宅门口停了下来,蹲坐在那宅子的大门口,又从腰间解下一只烟袋,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那大门上面有两只宫灯悬在栏杆之外,挑出门檐两尺多长,一阵风吹过,宫灯左右摇摆,映得那魏王府三个大字略有些暗红。

      打更人吸了一袋烟,身上暖和了过来,满意的闭上眼,还恋恋不舍的深吸了一口气,才站起身来,将烟袋收好,又紧了紧裤带,准备动身上路,他腿脚快,被选出来打更,一晚上正好绕内城一圈,走了一夜,魏王府邸正好避风歇息,魏王府的下人们也不似别的达官贵人家一般仗着主人的势力将他赶离。如今市井传言,朝中乱得很,他一个小吏自然是不关心的,不过从私心来说,他很希望魏王能坐上那个位置,这样说不定自己以后也可以去皇宫的大门前吸袋烟了。

      “唉,还有一个多时辰。”打更人自言自语,他还得赶到西边去,那些蒸饼的贩米的卖肉的还都等着他的锣声起身哩,误了别人的生计可不好,便加紧两步,向西城走去。

      一个自打更人来了便立在那里的黑影方才动了一动,左右看看见四下无人,方才轻车熟路的沿着魏王府东面的围墙走到后面,在一处不起眼的偏门处,轻叩了三下, 几乎便是在同时, 门立刻打开了, 来人加紧了脚步进的门去, 后面的人警惕的看了看周遭,吱呀一声将门关上了。

      立刻有人迎了过来:“王大人,王爷正在书房相候----”
      王清河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一个眉目清秀的青年人正立在书案旁边,随手翻看着一本帐目。听得屋外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手上停了停,微微一笑。

      王清河快步进了书房,来到青年面前行礼道:“下官参见王爷---”

      青年走过去托起他,道:“王大人请起,只有我二人何必如此---”

      王清河这才起身,魏王温文尔雅,待人甚厚,他近几年成了魏王心腹,也算是朝堂之上的后起之秀,王爷早便和他说了免去这俗礼,可是每次见了魏王,王清河都觉得王爷贵气逼人,实是令人不得不拜。

      魏王开门见山道:"今日朝堂之上父皇皇宣称三个月后去齐云山朝山,依你看父皇这是何意?"

      王清河早料到是此事,胸有成竹道:“皇上功业宏伟, 老而弥信鬼神之说,早有心愿拜祭, 此其一. 太子提议, 皇上不忍心不从, 此其二。”

      魏王皱眉道:“按说太子这一本奏了半年多了,也不见皇上有何动静,怎就偏在我回来之后,父皇匆匆定下日程?”

      王清河笑道:"这自然是第三个原因了,清河在此先恭喜王爷。”

      魏王嘴角一挑,笑道:“何喜之有?”

      王清河道:“齐王边疆得胜在先, 魏王整顿币值立功在后, 皇上虽爱炼丹修道,但心里是不糊涂的,朝山此举大有深意。依臣之见,皇上如此良苦用心,是要趁着龙体康健,在齐王和王爷之中定下一个,臣愚见,怕是皇上的心中已经有谱了。”

      魏王摇了摇头:“天威难测,大哥的势力大,为人又谨慎,办事得力,大概父皇心中也是定不下人选。我远非胜券在握。”

      王清河道:“依臣之见,皇上正是要王爷放手一搏。此事于王爷大为有利。王爷试想,若是武斗,王爷或略处下风,若是文斗,自然王爷占了优势,皇上出巡,如同束住了齐王,不到万不得已,齐王断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调动兵将,背上叛乱的名号。只好谋定而后动,如此一来,王爷便可大展身手了。且此事不宜迟,王爷当早做布置。”

      魏王笑笑:“清河所言甚是。只是如今非常时期,事关重大, 本王还是要和魏大人再作商议。"

      王清河迟疑道:"下官有一句话, 不知当不当讲. "

      魏王道:"清河但讲无妨, 你我若不能推心置腹, 如何能共谋大事? "

      王清河道:"魏子期为人狡猾,功利心又重,非可商议大事之人,殿下不得不防----"

      魏王点点头:“本王知道了。但此人手中掌着盐铁之事。又是舅舅临终时嘱咐本王说子期可保我。况且这些年他虽未作什么事情, 却也不曾背叛于我, 本王如何能做那过河拆桥之事? ”

      王清河叹气道:“臣素知王爷仁厚,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恕臣直言,皇上若非当年当机断,也只能空叹江山落于他人之手,后来虽在太子身上存了些仁念,也多因太子非成事之人,诚不为惧。此时非仁义之时,还望王爷三思。”

      魏王道:“清河所言本王记下了。若成大事,定不相忘清河辅弼之功。”

      王清河连忙拜谢道:“下官怎敢当得王爷如此抬爱。”

      魏王忽然笑吟吟道:“听说清河上元节的明珠会很是热闹啊,宝物云集,令人目接不暇,三省七十八乡传得沸沸扬扬。”

      王清河慌忙跪下:“臣太过招摇,坏了王爷的名号,死罪,死罪。”

      魏王良久没说话,王清河冷汗涔涔,只看到那一双云靴在他面前来去,他素知魏王名声虽一向仁爱,但办贪官污吏绝不手软,心中暗骂自己当时如何就迷了心智,起了衣锦还乡的争竞之心,办个什么明珠会招摇,虽是用的自家的银子,但皇上曾命令再三,官员不得奢侈过费,这若是追究起来,再被有心人传上一传,怕是有嘴也说不清。想到此,又是恼恨,又是后悔。

      只听魏王道:“起来罢。”

      方才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只见魏王将书案上的一支金如意递与他,道:“听说月前清河的明珠会为贼人光顾,损失颇巨,清河素来清廉,遭此祸事,本王心有戚戚焉,清河可收下此物,算是本王给的补偿。”

      王清河大惊失色,知道此如意价值连城,匆匆拂衣拜下:“下官办事不力,何德何能敢收王爷如此重礼。王爷关照下官的心下官领了,皇上疑心甚重,对您和齐王依旧态度不明,必是在暗中观察,如今朝廷之内是激流湍涌,这宝物还请王爷千万收回去,以免落人口实。”

      魏王笑道:“此物乃是舅父当年破金时,放了金朝皇帝的宠姬一条生路,那女子送与他的,清河可放心收下。”

      走过去拍了拍王清河的肩膀,放低了声音道:“若能成就大事,定与清河千万倍于此。 ”

      王清河没想到自己由过受禄,心安之后感激涕零,连连顿首道:“王爷之恩,粉身碎骨亦难报答。”

      魏王点点头道:“清河不宜久留,早点歇息去吧。”

      于是喊来管家,吩咐将王清河从偏门送了出去。

      阖上门,魏王微皱起眉头,走到书案前,提起笔迅速写了封信,用蜡丸封好,走到一幅书画前,将卷轴卷起,在左敲三下,又走到另外两幅画中间敲了敲,又掀开一幅卷轴,在墙上打开了一道暗格,暗格里面有个上了锁的铁箱子,魏王从贴身处取了钥匙打开,从中拿了一个物事,和那蜡丸一起揣入袖袋中,然后急匆匆地离去了。

      ********************************

      见书房里没了人,房梁上一道青色的身影无声无息的跳落了下来,不慌不忙的来到墙前,如法炮制,开了那暗格,又用一根银制细丝向锁眼里捅了两捅,只几下,那锁便咔哒一声开了。铁盒里有一打厚厚的银票,还有一些书信瓷瓶之类,影子先抖了抖银票,从中挑了四五张收入袖中,将其余的放回去,再将书信拿起来一一看了,又按原状摆好。打了个哈欠,大摇大摆的正待从门出去,忽听外面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立刻飞身重新上了房梁。

      只见魏王匆匆进来,不一会又有一江湖打扮的人前来拜见,魏王将蜡丸和那物事递与那人道:“切记亲手交与魏大人,对他说,本王静候佳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密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