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一举两得(三) ...

  •   “邓掌柜,你似乎知道我要留你。”周莹负手于背后,在他面前晃了一圈,笑眯眯的说。

      “吴家东院茶叶生意从来没这么差过,因此我想少奶奶难免不问责一番。”邓监堂穿着灰色绸缎,外面套着褂子,头发梳的极好,和那日见面时的窘迫已截然不同。

      “我问你,如今茶叶低迷,你为何不降价出售?”周莹斜着脑袋,观察着他道。

      “回少奶奶,这价格之变化,有其规律所在,降价之法,有时能赚钱,有时只能保证不亏钱,而有的时候,却只亏不赚。”

      “哦?这么多存货,那你就不怕,到时候血本无归?”周莹意味深长的说道,试探之心已起。

      “少奶奶可愿赌?”邓监堂故意挑衅道,周莹笑而不语,给她使这种小手段,算起来她周莹可算是祖师爷级别。

      “商人向来最不怕的就是赌,可是,邓监堂,你的赌资呢?”

      “若是我坚持不降价,还能赚钱,少奶奶便让我当这裕兴重的大掌柜,如何?若我让东院亏了银子,我愿意亲手奉上所有裕兴重的股份,并一辈子给东院打工,且不收半文钱。”原来这小子还想着裕兴重呢,也对,毕竟是自己一手经营起来的,哪有那么容易放下。

      “哈哈哈哈.......”周莹仰天大笑,这无所畏惧的笑声震住了邓监堂。这么多天的相处,他对她已经有了些认知,这个女人,论手段和心胸还真不是一般男人能比的,不愧是吴家东院的大当家。

      见他出神,周莹突然把手搭在邓监堂的肩上,带着鼓励的语气,“好好做,万事有我。”

      万事有我。周莹的话让邓监堂顿时觉得安心了许多。

      茶市低迷,马家独大,面对这样的情势,邓监堂不是没有担心过,一旦失去了东家的信任,邓监堂在吴家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虽然本身,吴家的大掌柜们就有些看不上他,若不是周莹特许,他连进这六椽厅的资格也没有。

      周莹回到座位上,盯着邓监堂,“你放心,我既然用了你,便不会疑你,你是个明白人,好好做吧。”

      邓监堂想起之前的狼狈日子,虽然对她收购自己的裕兴重还是心有不甘,但是能有机会出任裕兴重的掌柜,让他非常动心,因为他明白,时局不好,光靠自己,很难让裕兴重熬过去,他需要周莹。

      “少奶奶,您放心,我邓监堂绝不会砸了吴家的牌子。”邓监堂感恩戴德地许诺道。

      “你知道就好。”周莹赞许的点点头。

      王世均看看邓监堂,又看看周莹,他这才知道,周莹留下邓监堂一是给其他掌柜做做样子,二是想试探试探邓监堂到底有多少底气,三是为了激一激邓监堂,让他对她更加信服。

      不愧是少奶奶,深谙这用人之道。

      大清如今正值多事之秋,洋人入侵,太后西狩,国家动乱,周莹明白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她看过星移所宣传的东西,虽然对其一知半解,但她总是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那是女人与生俱来的直觉,这个世道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对于这种变化,所有人都将束手无策,就连大清朝的达官显贵们,也没办法。

      洋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周莹打发完邓监堂后,连忙跟着王世均前往仓库去验货,过了两天,又抽空带着王世均和春杏前往了正在修建的迎祥宫。

      迎祥宫修的极快,几个主体院子的大概模样已经成型,只是有的房间还未粉饰,空有个架子,门窗皆无,难以住人。

      “这里,还有这里,先搭个棚子,门口,搭几个灶台,还有,周边的地先别管了,交给村民耕种,咱们啊,先把肚子解决了再管面子。”

      “是,少奶奶。”几个工人回答道。

      “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屋顶搭好,入冬以后可以让灾民住进来。”

      “是。”

      寒冬将至,颗粒无收的难民们依旧遍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朝廷的救助如同杯水车薪。抢劫、偷盗、杀人、□□,罪恶在泾阳城肆虐,危机四伏,也许,下一次农民起义的爆发地会是在关中地区,许多人这样想着。

      “呸,什么世道。”韩三春吐了口唾沫,拍了拍手,招呼几个家丁把刚在米仓抓到的一个小偷绑了起来。

      “韩三爷,这小子怎么处理?”一个家丁问道。

      “送官府,笨。”韩三春没好气道。

      见韩三春不明就里,另一个看上去比较机灵的小厮凑上前,小声解释道,“韩三爷,你有所不知,县太爷大牢里的犯人已经塞不下了,我听我当狱卒的表哥说,上头发话了,不收这小偷小摸的犯人。”

      韩三春闻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那就关马棚,关一晚上,撵出去。”

      “是是是。”

      数日后,关中地区的出现了一批米粮商人,他们在三原,泾阳地区,以低于当地一成的价格出售粮食,并且每人每日限购一斗,一时间当地米粮店的生意被一抢而空。

      三原,泾阳米粮店的商人开始慌了,他们找到周莹,周莹却告诉他们,暗示他们这是赵大人的手笔。

      “这赵大人,如今对关中商人的态度很不满意,打算用厘税优惠来吸引外地商人到泾阳卖粮。”

      “这……这……这怎么可以。”

      “哎,别说,我这也屯了不少粮。”

      “少奶奶,你看这得想个法子啊。”

      “想什么法子?我往西安跑了几趟,连赵大人面都没见着,就被赶了出来。”

      “这……赵大人连少奶奶的面子都不给,更别说我们了。”

      “大不了,这粮屯着明年卖。”周莹摆摆手,满不在乎道。

      “这……”米粮店的张老板见状,顿时觉得哑口无言,本来想想找周莹出出主意,但周莹却是这个态度,他只得悻悻离去。

      张老板和秦老板离去后,又有几个老板跑来找周莹,被她三言两语打发了。

      周莹放下茶杯,“慌了。”

      王世均弯着身子,“少奶奶,您看……”

      “没事,交给赵大人了。”周莹双手交叉,搭在腿上。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一举两得(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