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那些情结的店 ...
-
打从我记事起便住在龙水南路木材厂里,从幼儿园到小学一住就是七八年光景。
因为老舅认识杨经理,我们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大店面还有房屋些许,我们一家老小就此安定。
那就先从店面说起。
我们那条街从左往右数有小竹园、五金店、小卖铺、重庆鸡公煲、龙兴酒家、兰州拉面、小勇子家的大排档、二子家的休闲场、我们家的大澡堂、唐安云家的玻璃店、宋达家的轮胎店、还有最后一家精品店。
一:
小竹园是一对东北人两口子开的,记忆中中年的老板娘笑得总是很和善,没有东北人的豪迈劲。我很喜欢听东北话,听起来可带劲儿!
小竹园的装修我至今还依稀记得,暖黄色的灯光照在柔色的墙纸上,窗台上摆着落了灰的假花,桌布是白色加粉色上面附上一层薄膜片子,我总是喜欢戳那层皮子。
他们家招牌是东北水饺,还有甜口的上海菜。第一次吃椒盐虾,就是在小竹园。
我现在吧唧吧唧嘴巴,似乎还能回味出当年的味道。
二:
五金店没有接触过,记忆中有这一家店罢了。
小卖铺在木材厂的左边,夏天便在外摆上个冰箱,上面盖着脏蓝色的棉被,掀开棉被总是一股味。
店里很小,大概就2平米,原因是他们割了一块地方住家。
起球的蓝色布帘压盖不住屋里和那棉被一样的味。
小货架上的辣条我是常光顾的,虽然袋子上总是落着灰。小时候经常扁桃体发炎,爸爸不让我吃辣条,所以都是偷着吃的。吸上一包小卫龙,神清气爽。
三:
重庆鸡公煲是一个高高的重庆阿姨开的,以至于我妈一直觉得鸡公煲是重庆人发明的。
她有一个200多斤的胖儿子,儿媳妇都是瘦的很,也很听话,后来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店铺装修将柜台摆在了门旁边。
一次我、二姨、小表哥,在那吃完鸡公煲后,二姨结完账走后。我和小表哥继续吃,我们胡吃海塞以后,我满意的朝门口走去,发现柜台旁边的地下有50块钱。我便给了那阿姨,她还夸了我。后来得知那是二姨掉的。
不得不说他们家的鸡公煲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了,怀念的味道总是带着香甜的气息。
她家的南瓜饼炸的也好好吃,脆嫩的饼皮里面夹杂着热腾腾的南瓜馅料。我第一次看到小博美也是在他们家的店门玻璃前,一个中年客人将它护在怀里,雪白白像糯米团子一般。
在店门口我遇到过一个年老的乞丐,他碗里的钱少的可怜。那时候正逢端午节家里有粽子,我看到他第一想法就是跑回家。我焦急的跑回来时还怕他走了,后来他说我一定能考上大学,我还美滋滋的。
四:
龙兴酒家是我们这条街上最大的饭店了,家里来客人都是去哪的。他们家店是暗红的色调。
好几年的年夜饭都是在他们家吃的,我们家亲戚多。姥姥有3个女儿,3个儿子。每年都是轮流请客的。
五:
兰州拉面的牛肉粉丝汤是我当时哥来上海最爱吃的。
店门外摆了几张小桌子,一个柜子。
小桌子上有醋瓶,干辣椒酱,年幼的我总是喜欢偷偷将醋拌在辣椒罐子里,我自然是不会吃的。
六:
小勇子是舅妈的远房亲戚,所以舅妈给他搞了一家店面。他就做大排档,他只雇了一个厨师,大家都叫他小厨师。
小厨师矮矮的头发总是油光光的夹着星星点点的头皮屑,可他烧菜好吃啊!
特别是哪个炒螺蛳啊,我妈不让我们多吃,她嫌小厨师脏。她馋嘴的时候才会炒一盘。我小时候就不吃辣子,但是小厨师的螺丝我会吃。我最喜欢吸螺丝里面的汤汁了,吃完以后小嘴辣的通红。
七:
二子是我们这的小□□,他手里有好多兄弟。
他吸毒,整个人都瘦的像个杆子。
因为他当时是我舅舅带起来,所以杨经理也给了他一个大店面。他开了一个大休闲室,就是打台球啥的。
印象中就些许记忆。对了,爸爸以前很会打台球,就是在他那练的。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他儿子在他潇洒的时候很潇洒。如今上海治安怎么紧,他也快活不起来了。一年还能在龙水南路上看到他游手好闲的儿子几次。
我们的浴室我重点讲先跳过吧。
八:
唐安云比我大的多,那时他早已上了中学。
他爸妈都不高,他倒是出奇的高,这点也算争气了。
我们两家店只隔了一堵墙,每次他考不好,男女混打啊。他的嚎叫总能穿透墙壁,我要是在自己家店里,闻声就屁颠屁颠跑去看热闹。
他们家也是住在店里的,他自己住在小阁楼上,每次找和小表哥找他玩,就要爬梯子上去敲他阁楼的小门。唐安云就把头探出来,她妈妈不让他出来,让他好好学习。估计他也是在发呆罢了。他从来不好好学习。
后来拆迁,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了,还留在上海吗?唐安云如今20多了吧,娶媳妇了吧。
九:
宋达还有一个弟弟,黑瘦黑瘦。
家里过得并不好,顿顿都吃水煮白菜,
他们家店门口有一口水池子,里面的水乌黑乌黑的,是洗轮胎用的。
我们一家夜猫子属性,晚上街上的店都关门了,我和小表哥溜达的时候便会去望望那口黑池子,约摸着有20cm深。
宋达爸爸很辛苦,看他的手总是黑乎乎的,手纹缝里,指甲盖里都积攒了多年洗不掉的机油。
大表哥一直和宋达有联系,他成年了就出来打工了。在西餐厅端过盘子,做过零工,家里条件也渐渐好了些。这几年他妈妈却得了癌症...
十:
最后一家精品店叫五彩缤纷,门口有两个投币儿童晃晃车。
五彩缤纷也是一家有味道的店,一种奇特的味道。
玻璃板制的架子上排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化妆品,蝴蝶结发卡子,里面还有大娃娃玩具,很多小女孩喜欢的东西。我不常去逛,可能我生性就不喜欢这种东西。
小表哥用50块钱买过他家一个水晶球,小小的木马被大大的玻璃球罩着并浸在充满亮片的水中,后来给摔碎了。
十一:
浴室是二姨、舅妈、我妈,她们三合开的,舅妈是大份子。
我们有一个8.9平米的店面,然后分男女间。
女间比男间小的多,大概有个40平米。掀开门帘子进去,便可看到有一个红布的沙发,紧靠着小刘阿姨的柜子。再往里走,便是更衣室,最后是澡堂子。
女间没有池子只是站淋。浴室只在初秋冬季开,天放暖了就开始休业。
冬天水蒸的热气是盖不住的朝门帘外冒,白腾腾的水蒸气氤氲这整个女澡堂。
我的怪癖就是喜欢嗅澡堂的味,白天没有人的时候,我就跑到澡堂子里闻闻,再静静的看看排气扇一圈一圈规律地扇动,再看看浅薄的白日光从它空隙处照射进来。
小刘阿姨是女间唯一的擦背女工,每到澡堂开业打电话给她,她便从南京赶来了。
一年开车去安徽路过南京大桥,妈妈告诉我小刘阿姨的家就在这,那时厂里已经拆迁好几年了。
小刘阿姨不高大概158人很好,她总是叫我小梦丽。
她女儿成绩年级排一二,是她的骄傲。
8年的时光流去,我还能记得小刘阿姨唤我小梦丽的声音。
男澡堂有一个木门,绕过木门就是入口了。小时候我总是好奇的朝门里瞧瞧,总能望见几个光屁股的,因为门后就是更衣室。那个时候我也就6、7岁吧。嘿嘿。
晚上客人都走净了,我才可以进去。男更衣有女更衣室两个大,浴室里还有一个池子。池子是坐着泡澡的,夏天休业的时候我才可以泡上一通。
有一年池子里泡了两个同性恋,都是中年人了,互不认识。在池边嬉戏起来,把别的客人吓到了。爸爸进去给他们赶走了。二零零几年,思想大都没有如今开放。
男间还有一个大休息室,里面摆满了大沙发躺椅。妈妈和二姨每年都会一个个刷那个躺椅。大概有30、40个。
我们浴室是可以留宿的,不闹事便可。
男浴室有好几个小工,我只记得老头子了。
他们的名字我都忘却了。
老头子背有点驼了也是南京来的,他有时候会哼歌,唱唱小戏曲。
他告诉我,他在南京的家旁边有一个玩具厂,里面做的都是大娃娃。他回家再来的时候会给我带一个,可是后年拆迁了。
小刘阿姨他们都是睡在大躺椅上的,铺上自己的被子,中央空调一直开到第二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