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公子计定谪仙楼 ...

  •   周纪元1468年,弘治年间。

      孤山,月夜。

      一座破旧的寺庙孤零零立在山顶,仿佛与挂在天上的半弯残月在天地之间遥相呼应。这寺庙只一间别无院落,显得卓然而孤傲。院墙外有几丛稀稀落落的竹子以及竹林旁快要干枯的几株桃树更衬得寺庙冷冷清清和破败不堪。院门只用一根粗铁链胡乱系着,上头挂了一个早已锈迹斑斑的锁头。好似轻轻碰一碰锁和铁链就会一并脱落了,若是运气不好,恐怕连门都要掉下来。院中如此寂静,连鸟儿都不知踪影,除了院墙外会有随风而起的枯叶飘进来一丝生机,这里完全没有一点烟火气。而与此同时山脚下不远处的临安城中则完全是另一幅样子。

      临安,谪仙楼。

      这是临安城中最好的一家酒楼,不仅仅是因为它最大最豪华,还因为这里有全临安最美丽最风姿绰约的歌女。谪仙楼地处之江边上,修建得十分雄伟。拾级而上,低头可见繁华处,此时临安城中灯火阑珊,人头攒动,比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一处热闹的景象。临栏远眺,抬首可望之江江水滚滚而去,水流暗涌,浪涛拍岸,轰轰烈烈,好一派壮阔的气象。

      此时是九月初九,正是重阳佳节。谪仙楼里早已备好了肥美鲜嫩的螃蟹和甘醇清冽的菊花酒。因谪仙楼又肯出大价钱来买时鲜的螃蟹和上好的茶酒,又有专门请来的大师傅调制,因而单是只为这两样慕名而来的食客就有不少,更何况今晚这样的节日,自然少不了谪仙楼的皓月姑娘。

      谪仙楼里外三层都被来看皓月姑娘的人群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知者还以为是哪家的姑娘要来抛绣球。谪仙楼的皓月姑娘是临安城中独一无二的歌女,听过她歌声的人都说从未见过这样动人心魄的歌声,再要追问这姑娘的相貌,大家又都纷纷摇头叹气,皓月姑娘每次登台献艺之时都是以纱覆面,又隔着珠帘,是以没有一人见过她的样貌。不过光是能听到她的天籁之音已是花费颇多,说出去也是颇有谈资,虽感遗憾,但也可弥补心中不平之意。

      平日里想听一听皓月姑娘的歌声非得十金不可,但今日却不同。皓月姑娘今日要在谪仙楼的外首二层献唱的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不管是否道听途说,听到消息的人都相约要在这一天来谪仙楼听皓月姑娘高歌一曲,以了此生遗憾。就在大家翘首以盼,苦苦等着皓月姑娘出现的时候,忽然听得一声呼喝,最外层的人群纷纷侧身让出一条道来,动作慢些躲避不及的身上早已挨了一鞭子。

      那些挨了鞭子的人中有一个身强体健的壮汉十分恼怒,正要大声呵斥,却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人忙低声示意阻拦道:莫要出声,你们可知前面来的是何人?

      挨了鞭子的壮汉手捂着被鞭子划破的衣袖粗声道:管他是什么人,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今日也要留下来赔老子的衣服。

      那机灵人冷笑道:可教你老兄猜准了,今日来的正是你说的那人呢。那壮汉一愣,后背不禁冒出一层冷汗结巴道:可…是…当今…

      机灵人怕泄露机密忙截住话头道:是其第七子。说罢拉着那壮汉走到一旁,壮汉如梦初醒一般,跟着机灵人挤到了人群的另一边。

      此时人群中自动让开了一条路,直通谪仙楼大门口。人群中窃窃私语,议论着来人的派头,猜测着他的来历。等了一会儿,远远有一队人马走了过来。当先的是一名威风凛凛的壮汉,身材异常高大魁梧,走起路来气势汹汹,两只眼睛不时扫过人群,吓得旁人不敢言语。身后跟着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虽遮着面,但一双杏眼,妙目含春,身量不高却袅袅婷婷,楚楚动人,足可见是个美人了。众人中有几个色胆包天的不敢看那壮汉,却眼睛一眨不眨地瞧着那美人,直勾勾地被勾去了魂一般。却见那美人忽然回眸一笑,轻轻招手道:还不快些过来。众人还未从这美人身上回过神来,又见一个俊美的少年轻摇折扇缓步而来。少年十六七岁的年纪,生的面如冠玉,唇如点绛,眉梢眼角更是别有一番风情流露。那美人伫立在前,少年不疾不徐地尾随而来。这三人顺次而过,直教人挪不开眼睛。这边三人已进到谪仙楼里面去了,众人还未从方才的惊愕中醒来,都呆呆地站在原地不动,已将来此处的目的忘了个精光。

      不知是谁在人群中喊了一声“皓月姑娘出来啦”,才将众人的目光由门口转向了谪仙楼的二层。只见二楼中间摆放了琴案,左边立着香案,右边放着的是银盆。两边各站立着两名美貌侍女,俱是梳同样发髻,着相同衣衫。众人心中不禁暗自惊讶,光是这四名侍女已是不俗颜色,那皓月姑娘既然号称“姑射仙子”,定是世外仙姝般的容貌了。

      正在此时,左右两边各一名侍女上前拉开珠帘,众人情不自禁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半开半掩的珠帘。先是露出一只纤纤玉手拨弄着珠帘,玉珠相撞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之声,煞是好听。接着是一束柔顺的青丝,上面簪了一支碧绿的玉钗,钗上的珠花随着主人的移动而摇摇欲坠,更叫人迫不及待地想一窥真容。此时玉钗的主人已从珠帘后走了出来,光洁饱满的额头上细细描摹了一点梅花,露在外面的一双眼睛,虽无半分笑意却有十分光彩,雪纱遮面,一袭白衣,中间束腰处挂了一枚梅花形状的羊脂白玉,清雅素淡,不着颜色而艳冠群芳。身旁的美貌侍女立时相形见绌。

      皓月姑娘缓步走到银盆前,伸出双手放入盆中,两手撩拨起点点水花,恰似众人此时的心情,方才洗毕,早有侍女端着丝帕为其拭净水珠。皓月姑娘随即向另一旁的侍女微微颔首,侍女会意,随即香案上的香炉传出清幽的香气。一切准备停当后,皓月姑娘轻轻拨弄一下琴弦,调试音色。

      忽听得楼下一声叹息,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身着青衫,衣饰普通之极的青年男子。众人见他平淡无奇,不再回首,准备继续听皓月姑娘抚琴吟唱。此时皓月姑娘手指轻抚琴弦,一连串美妙清脆之音缓缓从指缝间流出,众人正沉浸在这袅袅清音之中,又听得一人叹道:可惜可惜。

      众人回头见又是方才叹气的男子,纷纷对此等惹嫌之举表示不满,那男子却毫不在意,自言自语道:天仙似的美人儿却要有此等遭遇,可怜可叹。

      众人见此人言谈古怪不祥,不愿理他,那人却又高声道:皓月姑娘,今日你有此大劫,需得当心呐。

      此话一出,不止众人一头雾水加一腔怒气,连带着楼上正在抚琴的皓月姑娘也是不由得一愣,指间的琴音也断掉了。但皓月姑娘毕竟见惯大场面,短暂讶异过后,随即便镇定自若继续抚琴。众人见皓月姑娘应变得当,不由得流露出赞叹之情。没人再去理会一边走一边摇头叹气的那男子了。

      这边皓月姑娘依旧在抚琴,那男子却走出了人群,向不远处人烟稀少的巷子走去。到得巷子深处,青年男子忽然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耄耋老叟。颤颤巍巍地从里面牵出一头毛驴来,那驴和主人一样暮气沉沉,一人一驴晃晃悠悠地走出巷口,向东渐渐去了。

      皓月姑娘一曲完毕,外面众人纷纷鼓掌叫好,里面最大的一间雅间却是安安静静。这雅间里坐着的正是方才在门外叫众人惊奇的三人:壮汉、美女和美少年。不过此时三人正心惊胆战地立在一侧,齐齐地看向身前居中而坐的男子。若说方才那三人所到之处教人顿生蓬荜生辉之感,那么面前的这男子便是教人惊艳绝伦,看过一眼绝难忘记。

      这男子正低头品茶,一缕头发忽然滑落在身前,如此细微之事却教三人心寒齿冷,生怕谁惹恼了这位爷,便是再不能好过了。偏偏这男子却似无事一般,慢慢喝了几口茶才道:你们三人这些时日东游西逛,临安城中都在传你们的事,连我这久在宫中之人都有所耳闻。倒不妨将你们见到的趣事说来听听,叫我也乐上一乐,可知宫中却是烦闷得紧啊。

      说罢,将茶碗轻轻落在桌上,那美娇娘见状,忙道:公子责怪的是,我们三人这些日子查访时,形状总有不妥之处,未免太招摇了些,给公子添了麻烦,愿请公子责罚。

      那公子哼了一声道:青月,你近日口齿越发伶俐了。你可敢在母后面前如此放肆?

      说罢,眼睛扫过青月,美娇娘叫做言青月,此时手心满是汗水,面上却不改色道:青月不敢,公子言重了。我三人既跟随在公子左右,自然是忠心不二。

      那公子微微侧脸转向那美少年道:暮歌,你可是也有这样的心?

      那美少年名唤秦慕歌,人如其名,不仅人美,歌声更是悠扬婉转。此时却唱不出半句来,只低头答道:公子,慕歌正是与青月所想一般。

      公子微微颔首,起身向那壮汉道:吉赫,你自幼跟随我多年,我对你如何,你是知道的。

      那壮汉抱拳道:公子所言极是,吉赫定当竭尽全力,侍奉公子左右。公子听罢,向门口走去,才走了几步,忽然停住道:方才抚琴的,可是这酒楼的人?

      言青月道:正是此间酒楼的头牌,名唤皓月的姑娘。

      公子点点头道:可是坊间所传的“姑射仙子”?

      言青月点头道:正是此人。

      公子说罢掀开门帘走了出去,三人见状也一前一后跟了过去。这四人走到楼下,已有下人牵着马匹过来,那公子当先一跃,转瞬间人已在马背之上。这一起一落之势,足见其功力不凡。方才言青月与秦慕歌在酒楼上多少有些被胁迫之感,心中难免不服。此时见了这年轻公子露了一手功夫,才知道此人绝不可小觑,心下渐起敬服之意。

      那公子早已将他二人的心思摸透,勒住马头,低头看见这时二人的神情变化,心知此事已定,便扬鞭乘马而去了。

      言青月与秦慕歌见公子去得远了,向吉赫道:吉大哥,我二人今日方才知道公子的过人之处,以往之日多有怠慢是我二人的不是。日后还请吉大哥多担待。我二人若有做错的地方,还请吉大哥美言几句,向公子请赐解药。

      吉赫本是豁达之人,以往言秦二人虽多有挑衅,但因爱惜二人的武功才能,是以从不多做口角争辩,尽量避开二人。今日三人一齐出现在谪仙楼也是因为公子的示意,却没想到公子此番召集三人来一是为树立自己的威信,二也是为了吉赫鸣不平。刚刚酒楼之上方寸之间,公子只用一枚丸药便叫此二人不敢起异心,出了酒楼又在马背上小试牛刀,让言秦二人彻底信服。

      言秦二人所说的那枚丸药无色无味易溶于茶水,服食后虽性命无虞,但会使人面上布满青斑,容貌尽毁。那公子知道言秦二人生得绝色,最是爱惜自己的容貌,故而想出如此计谋,不可不谓之杀人诛心者是也。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一章 公子计定谪仙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