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廿三、百态 ...

  •   “外道”一词,沈青辞当时听得懵懵懂懂,却也暗暗记在心头。不过今日听了迟文所言,倒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丹药一事,于他而言,多半就是“外道”的一种。他自己早已定下剑斩羁绊、逍遥世外的道路,故而,借丹药增进修为或许能成为某个精善丹道的修士证道之路,于他而言却不过是辅助修行的外物罢了,万不可本末倒置。如今他们正是修行路上打基础的时候,把握好外物与本心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走岔了路,基础不稳,说不得日后万丈高楼便成了梦幻泡影。

      但迟文如今的心思全放在攀比上头,将那丹药看做救命稻草一般,显然是想岔了,左右前头的修士还排着长队,沈青辞便将沈烈的话转述了一遍。迟文也是精于世故之人,沈青辞未曾直言,但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他并不支持依靠丹药增进修为的手段。见好友如此作态,迟文苦笑一声,不再多言。

      两人这一番对话,在外门弟子中不知重演过多少遍,甚至闻道堂讲道时,亦有不少前辈修士提到过。同在等待测试的师兄师姐们一开始也是竖着耳朵暗自留心,听闻又是这套陈词滥调,再多的感触也都消磨尽了。也许他们当中也有人曾经下定决心摈弃外物、依靠本身努力增进修为,但时间久了,信心受挫,不免对自己产生怀疑、最后泯于众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坚持一时容易,但天长日久还能坚持本心、不受诱惑的人,才真是凤毛麟角。倒是这一届入门的外门弟子还未经受过时间考验,尚能听得进去,但十年之后,谁知道还有几人能记得现在发下的宏愿?

      大道至简,修行的“真谛”其实并不如何艰深,无非“坚持”而已。然而知易行难,最困难的,也正是这句“坚持”。

      接下来,像是为了印证这番话,随着时间推移,与沈青辞同届入门的锻体期同门陆续突破境界。短时间内修为突飞猛进之后,众人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缓慢增进修为的瓶颈期。这其实是修行路上的常态,但经历过初初突破境界、灵魂强度大幅增长的阶段,常人往往并不能很快适应水磨工夫的节奏。

      有了比较就有了压力,众人或早或晚开始想方设法加以补救,有拼命做任务赚取善功、换取丹药增进修为的,有从览胜楼搬回一大摞记述着前人修行经验的玉简、以求触类旁通顿悟突破的,有整天呆在试剑坪与人斗法、以求战斗中突破的,看得沈青辞咋舌不已,相较而言服食丹药还算是正常的辅助途径。像傅凌霜借助阵法吸收灵气辅助修行、杨羡在门派诸峰四处转悠寻求“机缘”,这等手段才叫惊世骇俗。

      这也是沈青辞少见多怪,早先入门的外门师兄师姐瞧见了,不过付之一笑罢了,只因这等手段他们都用过,见如今新入门的师弟师妹重复他们当年走过的道路,感慨之余,毫不在意。

      诸位同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沈青辞瞧着热闹,不过心里却不以为然。一则依靠外物增进的修为与他所坚持的道路相悖,他心知必不可长久,故而总是带着批判的心态,偶尔为之也就罢了,若让他全然依靠这些“捷径”,他必是不肯的;二则他早早就经历过剑道修为几乎停滞的阶段,苦也苦过了,闷也闷过了,当时熬了过来,如今再为灵魂修为陷入瓶颈的事儿来上一遭,未免太过矫情。他每日里只按时按量练剑、观想、打熬身体、阅读道经,似对自己缓慢的修为进度毫不在意。

      于是,对比着旁人上蹿下跳的模样,他这种老老实实按部就班炼精化气的人反而像个异类。这种不疾不徐的状态颇有几分下一式上善若水剑“静水流深”的意思,沈青辞也乐得慢慢体悟剑中法理。除了每月月初检查灵魂修为强度时,与旁人比起来不大好看,甚至渐渐地连原本修为最低的杨羡也后来居上超过了他,其他时候沈青辞也并未感到有何不妥。

      他自己不在意,却不意味着旁人也看不到,眼见得他的修为一日日迟滞下来,便有人暗中看笑话,总有那么一两句风言风语传到他耳朵里。迟文等好友倒是心里替他着急,一合计,索性寻了个机会探探他的意思。沈青辞却道他心中自有主张,跳梁小丑不过是看不得与他们不同的人罢了,仿佛天上地下只有自己是对的,看到有人“特立独行”,便如鲠在喉,总要刺上两句的。君不见,如傅凌霜、杨羡等人“不走寻常路”,关于他们的传言可比嘲笑沈青辞的多多了。

      沈青辞说这番话的时候面上毫无波澜,甚至连眼神也不曾波动半分。几人知道这位好友平日里寡言少语,心里却一片清明,故而虽然替他着急,也并没有劝服他的把握。他们是知道对方正在参悟“上善若水剑”的事情的,见他胸有成竹,以为是参悟剑法之故,索性也不急着劝他。如周纫兰便笑道:“如今青辞可真是得了‘静水流深’的真意,真真像话本里那些‘喜怒不形于色’的英雄人物,这样下去,我都看不出你心里转悠了什么念头了。”

      这是意指沈青辞除了众人早就习惯的少于言辞的性格,现在又多了情绪淡泊这项特点。沈青辞怔了一怔,免得旁人误会,便解释道:“我心中当真是如此想,并不是故意装作不在意。说是参悟‘静水流深’的缘故,其实也不算错。这一式剑招重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想了许久,觉得很有道理,令自己跳出局外,现在所经历的这一切便不算什么了。”

      众人也听得出来这是沈青辞的心里话,或有所得,或不以为意。周纫兰摆摆手:“你心里明白就好。我倒不是真的生气,搬弄是非之人多了去了,我还能与他们一般见识不成;只是一年之后外门小比,若是出窍小成,当比现在有把握得多。原本青辞的修为进度在本届入门锻体的弟子中排第二,说不得还能争一争排行靠前的彩头,现在却是可惜了。”

      一年之后,他们这届弟子入门满五年,正是十年一度的外门小比,排名靠前者还能得到师门提供的奖赏,法器、术法、典籍乃至有助于突破至引气期的太上感应丹皆有,许多囊中羞涩的外门弟子为了这些彩头,早就摩拳擦掌多年。沈青辞摇摇头:“不说入门十年以上的师兄师姐,单是本届入门的出窍期师兄师姐又有哪个是易与之辈?我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一年之后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出窍圆满,不争也罢。还不如老老实实打磨自家修为境界。”

      众人都知道他把旁人用来兑换丹药、典籍的善功累积起来换了一柄法器飞剑的事情,再联想到他有个身为真传的父亲,身上少说也有一件不错的防御法器,剑道修为也过得去;低阶弟子斗法,其实差距不大,一件好法器说不定就能起到决定作用,因此便存了撺掇他争取排名的心思,若真成了事,说出去也与有荣焉。不过按他这般修行进度,即便天生乐观如杨羡,也不敢说沈青辞能在一年之后突破境界。

      看沈青辞自己浑不在意的态度,其他人也只能作罢。沈青辞默默看着结束一天课业、众人各自散去的背影,万般思绪,最终只化作一声轻轻叹息。说来入门四年,初入门才相识的几位好友,虽说当年都是锻体期、现在都是养气期,看似还是互相亲近,其实如今都已各有际遇。虽说他们今天都是来关心自己的修为进度,但目的却各不相同——

      迟文终究还是没有经受住丹药的诱惑,时不时往来于明心堂和流珠山,早课之外就忙得整日不见人影,与还在坚持不依靠外物的自己相比,无形之中便多了他自身也未曾察觉的羞愧。若能劝得自己改变念头,相当于支持他改换道路的做法;

      杨羡也属于“特立独行”的那种人,被暗讽的次数比沈青辞只多不少,他又不是惯于忍让的,一来二去免不了与人结下梁子。许是他的“仇家”放出话来要在小比上争个长短,杨羡自有自知之明,不过若是沈青辞这个好友能在小比上大放异彩,也算给他出了口恶气。故而听到沈青辞这番长他人志气的说法,杨羡最是失落不满;

      周纫兰的心思在几人之中最为复杂,许是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缘故,“喜怒不形于色”这句被用在沈青辞身上的话,沈青辞却以为用来形容他自己更为合适。这次跟着杨羡撺掇他在小比上一较短长,表面上看来不过是少年爱出风头、凑个热闹,但沈青辞清楚对方并非看重虚名之人,出言挑起这个话头本就不正常。这位无论何时都谦逊有礼的谦谦君子,平素看似不声不响,也不爱出风头,但他一言一行事后看来都颇有深意。比如同是流言中伤,偏偏周纫兰既不逆来顺受也不加以报复,反而借着“不擅收束精神”的由头四处询问前辈修士,解决问题的同时不着痕迹地结交了好些外门师兄师姐,又反过来对流言加以诱导。同是交游广阔,傅凌霜就显得手段稚嫩、惹人嫉恨,而周纫兰的理由堂堂正正,任谁也挑不出错来。结合对方一贯的行事,沈青辞反复思量周纫兰最近的言行,若说反常之处,似乎只有言语中透露出他前几日外出执行任务、碰上了自家兄弟的事情。若说二者毫无关系,沈青辞必是不信的;但若说周纫兰此举究竟有何深意,消息太少,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了。

      果然这世间百态众生相,即便起点相同的人,最终也难免走上不同的道路而分道扬镳。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除我之外,旁人的道路皆为外道。修行路上真正能够依靠的,唯有自己的本心而已。

      沈青辞握着逝川剑柄的右手不着痕迹地紧了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廿三、百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