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一章 公府来人 ...
-
顾氏得到了老太太的首肯,看都没看一旁的崔氏一眼,笑眯眯的直接带着元瑾就出门了。
在老太太的心里,这东临侯府中,除了她的侄女儿崔氏,其余人等那都是不能上台面的,而且老太太还固执的认为,只有崔氏才是和她一条心的,别人大概都是想要算计她的。
所以顾氏一走,老太太也毫不犹豫的把李姨娘和赵姨娘给赶走了。一点脸面也没留,其实老太太也不想想,她除了有一些私物之外,又有什么是值得别人算计的呢?
最主要的是,老太太平日里的作为,已经非常光明正大的表明了,日后自己的体己之私都是要留个大少爷和二小姐的,她愿意做的这么明显,别人又不是瞎子,自然看得出来。
明明知道从你这里得不到什么好处,还要时时刻刻受刁难,别人也不是笨的,怎么就愿意奉承你呢?只是可惜了,老太太永远想不到这些。
两位姨娘听了老太太的话,一开始是诚惶诚恐的退出屋子,只是才一出老太太的门就换了另外一张面孔。二人相视一笑之后各自回屋子去了。
老太太以为所有人都像崔氏一样,巴不得时时刻刻都在她面前奉承,却没想过别的两位姨娘也是巴不得离开的。人活着,总是有点盼头才行,既然在你这里无论是做什么都不讨好,那还不如去讨好太太呢?除了崔氏,谁还愿意陪着你这个老眼昏花的老婆子啊。
顾氏和元瑾不知道自己走了之后,老太太屋子里发生的这一切,也不知道现在的赵姨娘和李姨娘,心里的想法已经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了。
母女二人回到自己的院子,瞬间都觉得呼吸都要轻快许多。果然离老太太远一些,心里就要松快一些。二人进了屋子,永乐公府中派来的媳妇婆子纷纷站起来给顾氏问安,面色恭敬,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耐。
元瑾仔细在一旁观察了,这些婆子旁边小桌子上的茶碗都没什么热气了,想来来这里的时辰已经不短了。也是,她们不可能一来这里就让人去提醒娘亲和自己,肯定是坐了半晌之后,没看到主子,恐怕这院子里的小丫头们不敢私自做主,才会派人去老太太院子里传话的。
元瑾想,这才是大户人家的行事方式,好在这侯府中还是娘亲当家的,若是让给老太太当家,恐怕别人会认为整个东临侯府都快不行了吧。
元瑾又想起来前段日子娘亲给自己说的那些话了,老太太这一生出生大户人家,说起来也是豪门贵女,只是可惜了,身份是豪门贵女,做事却不像一个豪门贵女。
人的这一辈子,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不可能事事都如自己想的那么顺利。就比如说吧,有的人无论是性子还是行事都是非常好的,教养也是很好的,但是身份上却偏偏不如人意,就这一点,在很多场合就能抹杀掉一个姑娘一辈子努力的一切。
可是有的人吧,身份上很好,出生和起点都很高,只是偏偏除了出生能够让人看得起,别的什么都是让人诟病的,这样的人也很可怜,甚至比上一种人还要可怜得多。
因为上一种人,虽然自己的努力不被人看见,不被人认可,可是至少自己是学到了的,日后在生活中也是有用的,但是后面一种人就不行了,若是什么时候家世一倒,那恐怕是生活都不能的。
回国神来,元瑾把目光放在几个婆子的身上,有的时候,是能够从下人的行事中看出一个府中的规矩,和主子的为人处事态度的。奴婢出去办事,代表的就是主人家的态度和教养,所有有很多人家都御下严格呢,就怕自己府中几辈子的名声让奴才给毁了呢?这样的事情,京中是有许多了。
当然了,很多时候主人家出了什么见不得人又见不得光的事情,若是偏偏被人给知道了,就只能推奴才出去顶缸了。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顾氏给元瑾说过,日后当家了,这些一定是要注意的。一不小心就是毁掉一个府中的根基啊。
顾氏笑着让几个婆子起身来,不必那么多礼和客套,跟着顾氏回来的立春等人,已经代替了刚才那几个小丫头的位置,急忙给几位婆子添加茶水。
元瑾仔细看了看,坐在最上手的是舅母身边的陪房王家的媳妇,平日里元瑾去永乐公府中的时候,一般都是称呼她为王妈妈。
王家身后跟着的几个婆子有些面熟,不过却也说不清楚具体的来历,只能大概记得,每次去外祖父家都能看到她们。说起来都是公府中管着一些小事情的半个主子了。
顾氏笑道:“王家的,平日里那公府中可少不了你们几个,什么事儿还要你们亲自来一趟呢,随便派个人来说一声不就行了吗?”
王家的妇人笑道:“姑奶奶太抬举奴婢们了,府中都是太太做主,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不过沾了公府和老爷太太并各位主子的福气,手中做了一些伙计罢了。真论起来,公府没了我们这些混人,日子照样过得好呢?反而是我们靠着公府赏饭吃的,离了公府才是真的不行了。”
“到是今日的事儿,府中的一干姐妹们一听到是来给姑奶奶问安的,那都得过抢啊,好歹太太看在奴婢服侍了多年的份上,特意把这个差事交给奴婢呢?”
顾氏笑道:“都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么会说话,难不成来个给我传句话要多活几岁吗,还过抢,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恐怕大家都不愿意来我这儿才是真的吧。”
妇人笑道:“姑奶奶这次真是冤枉奴婢们了,虽说来贵府中不会多长几岁,可是能来看看姑奶奶就是福气啊。我们太太归宁的时候,老太太都说姑奶奶和公府中的老太太是厚道人呢?我们太太是有福气的。”
元瑾仔细想了想,王妈妈口中的前一个老太太,指的应该是舅母和当今皇后娘娘的亲生母亲,魏国公府中的老夫人,后一个老太太指的应该是自己的外祖母,舅母的婆婆永乐公府老夫人。
顾氏听了王家的一番快言快语,笑得忍不住了,过了半晌才问道:“知道你是会说话的,不过今日来我们府中,嫂子到底是有什么吩咐呢?我这会儿还不知道呢?”
王家的这位妇人一听急忙说道:“一见到姑奶奶奴婢太高兴了,都把正事儿给忘了,真是该打。”说完还自己轻轻的拍了拍脸颊,顾氏知道她是个促狭的,也不去管她,到时一边站着的元瑾,忍不住笑出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