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自从昨天看了感动中国之后,感触良多。不可否认,感动中国节目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正能量,也给国人树立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榜样。可是,还是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
这么多年来,确实,每期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都会使得人们潸然泪下,可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们大多也把自己弄得需要帮助。累出病痛,忙出麻烦,甚至有的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从丛飞到杨善洲再到胡忠谢晓君,他们是伟大,但是,结果总是有几分不尽人意。所以,奉献其实不需要把自己变得那么惨。
还记得11年的那个跨越海峡为大陆献爱心的志愿者张平宜吗?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这样的“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梁山。跨越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村孤单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柔化成对世界的希望。她看起来无比坚强,其实她的内心比谁都柔软。”张平宜的奉献有目共睹,而她的变通或者说是团队合作,更加值得我们学习。
她找了好多人来帮助自己,用她自己的号召力是的更多的人加入自己。媒体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不仅帮了更多的人,她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令人羡慕。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生活不保,却想着帮助别人,难免有几分不妥。
中国人的血统里似乎有一种奴化的思想,总是善于把自己变得很惨,认为这样才会使得别人尊重,不善于保存自己的力量,所以会有人自己的衣食不保的情况下去资助别人。这种现象也导致有人认为志愿活动必须献出一切,才会排斥去奉献。
现在不乏有全家一起行动的人士,停止一切工作,只是单纯地去干一件事,或资助残疾孩子上学,或在山野保护植物,他们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狼狈,至少在物质生活上很辛苦,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家人的生活都是青黄不接。但是,有人想过没有,或许他们可以找到工作,边工作边做事,这样可以是自己更加幸福。人手不够,还可以雇佣劳动力,不必强迫自己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这样会更好一些,还可以顺便解决失业率高的问题。这应该就是发达国家企业家慈善的奥秘吧。
感动中国是感动,奉献是伟大,可是真的必要付出一切吗?失去健康,失去工作,甚至失去生命,个人觉得那不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奉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