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三十九) ...
-
第二部分康熙四十八年到康熙五十七年
康熙四十八 己丑年 1709年 21岁
二月二十八日己巳因其亲姐夫顺安颜附和胤禔,革去额驸,交与佟国维,令其在家居住。
三月初九日庚辰 以复立胤礽为皇太子,祭告天地、宗庙、社稷。
三月初十日辛巳以大学士温达、李光地为使行皇太子册封礼。是日,谕宗人府,封皇三子、四子、五子为亲王;封皇七子、十子为郡王;封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四子为贝子。(注:10)
六月十九日戊午和硕康亲王椿泰逝世。
九月十七日甲申以内阁学士年羹尧为四川巡抚。
十月二十一日 正式行册封其余诸皇子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固山贝子礼。(注:11)
康熙四十九 庚寅年 1710年 22岁
正月皇太后七旬万寿。
康熙五十 辛卯年 1711年 23岁
三月 尚书耿额等数名大臣以“为太子结党会饮”罪受罚。
八月十三日庚午其侄弘历于本日子时出生。
十月二十七日壬午帝于畅春园召集诸王以下文武大臣,审讯皇太子之党羽。将尚书耿额、齐世武等锁拿,监禁于宗人府。
十一月二十日 皇八子胤禩母良妃薨
康熙五十一 壬辰年 1712年 24岁
三月十二日 与诸位兄弟齐集畅春园应制赋诗。(注:12)
九月三十日 皇太子胤礽再次被废,禁锢于咸安宫。
十一月二十八日以复废太子告庙,宣示天下。
康熙五十二 癸巳年 1713年 25岁
三月 六旬万寿节,举行千叟宴,此为千叟宴之创始。
康熙五十三 甲午年 1714年 26岁
正月十七日 己未 命其兄皇三子胤祉重修各坛、庙、宫殿之乐器。
六月初六日 丙子 其属下人或太监同皇三子、九子、十子、十五子、十六子之属下人或太监伙同多人同原任户部尚书希福纳家人讹诈希福纳银一千余两。查明属实。处斩监候者四人,处绞监候者十一人,希福纳家人曾告发其倾盗库银九万七千两,经查属实,希福纳从宽免死,追取脏银。(注:13)
十一月二十六日甲子其兄胤禩未赴康熙热河行宫请安,遣太监送两只将毙之鹰给康熙帝,帝极为愤怒,“心悸几危”,召诸皇子至,重责之“自幼心高阴险”、“屡结人心,此人之险,实百倍于二阿哥也。”
十一月二十七日乙丑其兄胤禩以奏折诉冤亦被康熙帝“此人党羽甚恶,阴险已极,即朕已畏之,将来必为雅齐布等报仇也。”之严斥。
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寅 其兄胤禩因康熙榻前之密奏有“越份之语”,再遭康熙帝“大奸大邪”之重斥。
康熙五十四 乙未年 1715年 27岁
正月二十九日丙寅诏贝勒胤禩、延寿溺职,停食俸。
四月三十日乙未帝经密云至遥亭,与皇三子诚亲王、皇四子雍亲王议西北用兵之事,皇四子之言得帝首肯。
十一月 废太子胤礽以矾水作书,嘱大臣普奇举己为大将军,事发,普奇获罪。
命胤祯领取宫中官物。(注:14.5)
本年内 胤祯分府,康熙帝赏分府所用钱粮共二十三万两。
康熙五十五 丙申年 1716年 28岁
九月十二日 戊辰 因伊兄胤禩患伤寒病不起,遵旨“同太医商酌调治。”
九月二十五日辛巳因胤禩卧病处在康熙帝回京所必经之路,帝降旨将伊移回家中。诸皇子俱说应当,惟皇九子胤禟怒曰:“八阿哥今如此病重,若移往家,万一不测,谁即承当!”激切阻拦。
九月二十七日癸未帝命贝子苏努、舅舅佟国维、大学士马齐、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鄂伦岱、侯巴浑德往看胤禩病,同皇四子一同延医调治。
十月初五日 辛卯胤禩病愈。康熙帝命将其所停之俸银米仍照前支给。
十月十七日 癸酉领侍卫内大臣兼理藩院尚书、銮仪卫事、公阿灵阿病故。(注:14)
康熙五十六 丁酉年 1717年 29岁
正月初九日 逢其虚龄而立之年。
正月二十九日甲申胤禩至门上跪求,称康熙帝谕旨“尔疾初愈,思食何物?可奏朕知。朕此处无物不有,但不知与尔相宜否,故不敢送去。”中“不敢”二字承受不起。帝怅然,谓众皇子曰:“胤禩往往多疑,每用心与无用之地。”、“来门上跪求,于无事中故生事端,众人观之,成何体统?”
七月初九日 四川巡抚年羹尧被革职留任。
十一月初二日壬子帝因腿膝疼痛,又受风寒而咳嗽声哑,往京郊温泉调治。
十一月二十一日辛未发布诏书,回顾一生,阐述为君之难;并言自今春开始有头晕之症,形渐羸瘦;特召诸子诸卿详议立储大事。
十二月初一日 辛巳皇太后病重。康熙帝忧劳焦急,足痛加剧,艰于步履。(注:15)
十二月初六日 丙戌皇太后薨。终年七十七岁,谥为孝惠章皇后。
康熙五十七 戊戌年 1718年 30岁
正月初四日癸丑彼时康熙帝得疾卧床近五旬,行动甚难,右足较左足消瘦,容颜憔悴。
正月二十日己巳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请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于行宫训斥之,以其知而违旨上奏,实乃不忠不孝之人,命诛之。
八月初五日冒充皇三子胤祉到处招摇撞骗之孟光祖被处斩。
十月十二日丙辰命皇十四子固山贝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率大军援藏。(注:16)
十月十六日庚辰命护军都统吴世巴等率第一路于十一月十五日起程,驻扎庄浪;副都统赫石亨等率第二路于十一月二十九日起程,驻扎甘州;抚远大将军胤祯率第三路于十二月十二日起程,驻扎西宁。
十月二十日甲子帝允年羹尧所请,升其为四川总督管巡抚事,节制各镇,改观营伍。改川陕总督鄂海为陕西总督。(注:17)
十月二十六日庚午命皇七子胤祐、皇十子胤礻我、皇十二子胤祹分理正黄、正白、正蓝满蒙汉三旗事务。
十一月十五日乙丑因胤祯率军西征,康熙帝亲往堂子行礼,鸣角,祭旗纛,出征之王以下,俱戎服相从。
十二月初八日辛亥帝从陕督鄂海疏言,云甘肃各处米四万石,豌豆六万石至兰州、庄浪以备军需。
十二月初十日癸丑胤祯疏参副都统祖维新奉旨送军前大炮,推诿不前。有旨将祖降为三等侍卫,仍在军前效力。
十二月十二日乙卯师行,上御太和殿授印,命用正黄旗纛。
---------------------------------------------------------------
第二部分参考备注及相关资料补充说明
(注:10)据《永宪录》,皇十三子胤祥原封固山贝子,后因东宫事波及,削贝子。
又据《文献丛编》“秦道然口供”称,皇九子胤禟因未得王封,怨望不满,自称有疯疾,拿着拐棍装病。
(注:11)(附上 大白菜 录入相关资料)封皇十四子胤祯为固山贝子时赏:山海关内大粮庄6所,银庄1所,半庄1所,瓜果园1所,菜园2所;关外大粮庄1所,盛京大粮庄1所,打牲乌拉牲丁8名,盛京三佐领下人10户,带地投充人、给官地投充人各30户,采捕户15名;炭军、灰军、煤军各40名。
(注:12)其作诗云:“幸遇昇平旧,还欣文教赊。婉容怀子道,竭力奉天家。居业谆诚教,修身敢傲奢。叨蒙闻圣训,日日乐菁华”。
(注:13)此案中犯罪太监共有八人,康熙帝语大学士等曰:“太监等不可假与威权,事发,即杀之!”
(注:14)按,阿灵阿,遏必隆第五子,圣祖孝昭仁皇后亲弟。
(注:14.5)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上谕:“见今出征,仍旧支给官物,俟伊返回后再奏。”于是直到康熙皇帝去世,胤祯一家支领官物整整七年,居诸皇子成家后受皇父恩养年限之首。
(注:15)据《文献丛编》第一辑载,皇太后病重时,胤禟亦装病。对其亲信、西洋人穆景远言:“外面的人都说我合八爷、十四爷三个人里头有一个立皇太子,大约在我的身上居多些。我不愿坐天下,所以我装了病。”
(注:16)据《文献丛编》第一辑、第三辑所载,胤祯得任抚远大将军后,胤禩、胤瑭兴高采烈,胤禟多次去胤祯家嘱其早成大功,得立为皇太子,送银两供胤祯使用。胤祯亦表示:“皇父年高,皇太子这个差使想来是我的。”胤禟又语其亲信秦道然曰:“十四爷现今出兵,皇上看得很重,将来这皇太子一定是他的。”又曰:“十四爷若得立皇太子,必然听我几分话。”
(注:17)据《年羹尧折》页33b,《掌故丛编》,先是,年羹尧于奏曰:“必欲悉除痼弊,将镇协各营整顿一新,非假臣以虚衔不能也。伏祈圣主暂加臣以总督虚衔,并求赐以孔雀翎子,令臣节制各镇,一年之后营伍必当改观。”
另,据《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的作者杨启樵的观点,年羹尧出任四川总督并不是为了节制胤祯,当然也无法节制,分明是上下级的关系。很显然他也是为了自己能立得一番功业才主动请缨的。这其中大有“韩信求刘邦为‘假王’模样。”
转自稽古右文作者:半夜心(歆静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