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知府 ...

  •   “报御史大人,有京城府里家书一封。”
      傅云心里算了算日子,估计是夜棠生产的事情,忙让人传了进来。只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人进来,掏出一封书信道:“禀三少爷,三少奶奶生了一个小少爷,老爷着小的来来报喜。”
      傅云一听,喜笑颜开,先打了赏,这才接过书信,只见上书:“备余子傅云览知,冬月十一日子时三刻,媳沈氏诞得麟儿。幸得弄璋,不胜欣喜。余闻之,只叹上天有德,家门有福,绵延有嫡,不悖祖训。余子有皇命在身,在外巡查,虽为人臣,当尽忠竭力,且夫又为人夫,定是牵挂非常。余思及此,乃疾修书以告之,一则告喜,一则告安,望余子得信后凝神安心,专注公务,勿以家中为念。早日完结皇事,回家以慰妻子。余孙小名初拟福儿,待得回京,再与余子商名之事以正体。桂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万事安好,盼余子早归。”
      傅云细细看了,收好信笺,笑道:“难为你大老远跑来,风尘仆仆的,先下去喝茶去去乏。”一边着人另家仆下去休息,一边唤人道:“笔墨准备,我要上折子。”
      正待落笔,只听前堂有人进来报道:“报御史大人,桂林府知御史大人得子之喜,特差人前来祝贺。”
      傅云心中一惊,这桂林府消息倒快。傅云也只是惊了一下,便让人请了进来。那人看着十分伶俐,见傅云请安道:“给御史大人请安,我家老爷知道御史大人得弄璋之喜,十分开心。着令小人带来本地贺喜之物,权且恭贺。东西粗鄙还请御史大人不要见笑。”说完便呈上礼单。
      傅云看了看,都是些寻常之物,便命人收了,又赏了那人些散碎银子,笑道:“难为知府大人想着下官,请代回知府大人,今日事多,改日定登门致谢。”
      那人也不推辞,领了赏又道:“知府大人还让小人传个话,明日在府里摆下宴席,权且祝贺,还请御史大人不要推辞才是。”
      傅云笑道:“承知府大人厚爱,敢不听从。明日巳时,定来拜访。”
      待那人走后,傅云便命人把家里带来的青花缠枝菊纹双环瓶给取了出来,准备明日送给那桂林府。
      而在桂林府中,那知府则在询问那人关于傅云的应答,听完后冷笑道:“竖子不足为惧,就是凭着自己有个皇后姐姐的公子罢了。”
      翌日,傅云亲拿礼物上门摆访,那知府也是热情相迎。那知府收到瓷瓶先是装模作样把玩一番,直到看见瓶底“天福年制”四个大字,手上一顿,看向傅云道:“御史大人太客气了,这太祖皇帝天福年间的官瓷经历了豫王之乱后,十分稀少,傅大人这样一番大礼,倒叫我如何能收。”
      傅云笑得云淡风轻:“刘大人见笑了。俗话说宝剑赠英雄,刘大人府上诗书传家,雅致非常。不像我行伍出身,在家里放着也如锦衣夜行,不知道有何趣味。正该赠与刘大人,勿使明珠蒙尘才是。刘大人万不用谦。”
      本朝以文制武,对于武功出身的家庭本就看轻。傅荣虽是当朝阁老,文渊阁大学士,但祖上却是以军功起家,且也未得封爵。那知府则是出自广西当地大姓世家,对于傅云这种外戚十分看轻,就算知道他今年是春闱二甲第六名,也觉得不过是皇上看皇后的面子罢了,见他这样自谦倒是十分合心意,便笑笑收了。两人又寒暄一阵,直到下人来请入宴,知府亲引傅云,前往水榭用餐。
      虽是冬月,桂林府天气倒还舒适,水榭内摆好了宴席。刘知府请傅云坐主座,傅云谦让了一番,刘知府便坐在主座,傅云坐东首位。余下另有府中男子相陪,均按辈位坐好。
      觥筹交错间,只听远处有笛声传来,十分悠远飘渺。傅云等不禁四处张望,寻笛声的来处。正思索间,又闻有歌和笛,十分高亮。众人均有心醉之情。不多时,只见一叶小舟自池边缓缓而来,船首坐一妙龄女子,十五六年纪,正是花一般的容貌,便是由她在吹笛。后站着另一女子,棹歌而行。船至池中亭边,正好告一段落,两女子弃船上亭而拜,随而侧坐于亭边,往水榭处顾盼。微风拂来,波光粼粼中映着两女子的妙姿,如画般美好。傅云笑道:“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刘大人真是好雅兴。”
      那刘知府笑道:“惭愧惭愧,这两名女子是我出行至柳州时收养的孤女,在府里一直以义女相待,教以琴棋书画,还算懂些事理。如御史大人不嫌弃,便将她们二人带回伺候如何?”
      傅云连连拱手道:“不敢不敢。下官巡按广西,公事在身,实在是不敢接收大人的美意。况且拙荆才诞小儿,这个时候哪里还敢享美人之福。”
      刘知府笑道:“傅大人不必过谦,听闻尊夫人乃静海文伯之嫡小姐,最是知书达理,怎会为了此等小事计较。”
      傅云还是力辞,刘知府见状也不强求,便挥手让那两名女子下去,又换了另一些女伶助兴。不多时宴毕,傅云有些酒意,便向刘知府讨要了一间屋以休息。正假寐间,一女子偷偷开了门,准备往傅云所在的内堂而去,谁知傅云带了长随在外堂候着,见女子便喝道:“什么人,鬼鬼祟祟的。”把里屋的傅云也惊动了。
      傅云忙起身出来,见方才划船的女子正跪在地上。见傅云出来,那女子膝行上前,抱着傅云的腿便大哭起来。傅云的长随周贵忙把那女子扯开,一边扯一边喝道:“贱婢哪里敢冲撞贵人,还不快撒手。”
      那女子竞如溺水的人般,死抱着不撒手。饶是周贵一五大三粗的汉子,也动不得。那女子一边挣扎,一边求傅云救命。傅云见状,便让周贵住手,和言道:“便有天大的冤屈,也要让我先坐下来慢慢听才是。不然你这样,让我如何帮你。”那女子才松了手,傅云便坐了,才道:“你叫何名?为何让我救命。”
      那女子跪在地下泣道:“回大人的话,小女原名叫秦仪,后老爷三年前买了小女,就改名叫芳仪。”
      “哦,刘大人不是说你是他收养的孤女么。”
      “我和吹笛的玉笛姐姐,都是刘大人买来的伶官儿,哪里是什么收养的孤女。”
      傅云虽然早已明了,不过还是问了一句。随后又道:“那你又让救命却是为何。”
      “因为,因为……”芳仪踟蹰起来。
      “但说无妨,不然我如何救得你。”
      芳仪一咬牙,头磕地道:“因为大人刚才没要我和玉笛姐姐,老爷恼小女没有得大人青眼,要把小女和姐姐一起发落到那勾栏里去。”
      “可这是刘大人的家事,我也不得多言呀。”
      “大人,您为何不要小女呢。莫非是大人嫌弃小女容颜丑。”那女子抬起头来,两眼泪汪汪地望着傅云。
      “哦,你为会问此言。”
      “因为小女以前送出去的姐妹们,那些大人们都收了,大人你却不要小女,定是嫌小女容颜丑了。”那芳仪又伤心地哭起来。
      以前,傅云抓住关键词,问道:“你先起来,我要细细问话。若是答得好,我保你不被卖入那些地方。”
      芳仪忙磕头道:“小女一定认真答话。”然后方缓缓起身,仍立于原地。
      “你说以前送出去的姐妹,你可知道送给哪些大人了?”
      “小女不知,教引的嬷嬷只说是好去处,好像前面还有一位姐姐,因为容貌特别美,进了桂王府。”
      “那在你之前,送过多少伶官出去?你们现在还有多少名伶官在府里。”
      “小女进府以后,有十六名。现在府里除了小女和玉笛,还有十二名。”
      ……
      傅云正询问间,只听外间一阵喧哗,然后一个家丁便闯了进来,见傅云和芳仪均在,忙上去一把按下芳仪道:“大胆奴婢,敢冲撞老爷的贵客。御史大人不要见怪,这等奴婢不知好歹冲撞了大人,小的立刻拿下。”
      傅云脸一沉,道:“胆子不小,你们老爷的养的义女,你们也敢如此放肆。”
      那家丁忙放开手道:“小的不敢。小的刚开始进来没看清楚,以为是不知进退的哪个奴婢。”
      “哼,刘大人好家教。去回你们刘大人,就说刚才水榭所言,我应了,请刘大人将两位姑娘的行囊准备好,让她们随我家去吧。”
      “这……”那家丁十分踌躇。傅云面色一冷,正要发怒。只听得外间刘知府进屋笑道:“敝人治府不严,让傅大人见笑了。”
      然后又对那家丁叱道:“还不滚出去。”
      又看了一眼战战兢兢立于一旁的芳仪道:“难为傅大人看得上你,还不谢了傅大人。”
      那芳仪忙向傅云行礼,才由一个婆子领去收拾东西。
      这边刘知府又向傅云拱手道:“对不住傅大人,那玉笛本该一并请傅大人带回,可惜她突发疾病,已然去了。虽不是在下亲生,但是一直视作女儿看待,在下心里十分悲痛,还要处理她的后事,就不留傅大人了。”
      说罢便以袖拭泪,十分悲痛。
      傅云忙道:“刘大人节哀。府上出了这样的事,下官不好再叨扰。”
      两人相辞,那刘大人亲送至府门,又有婆子领了芳仪在门口等候。傅云向刘府借了一辆车,才翻身上马而去。
      待回到察院公司,便命周贵送奠仪至刘府,然后着人将芳仪带到堂前。
      “我见你出府时眼有泪痕,是否有什么隐情。现在你不用再避,可从实说来。”
      那芳仪愣了一愣,突然拜倒将头磕在地上道:“大人明鉴,玉笛之死另有隐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