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双曜承新制 青鸾隐微芒 ...
前情回顾:林琉璃勘破凌烟阁密诏,助武后销毁太宗遗诏,彻底稳固帝后权威。因功晋位正二品昭仪,赐号“敏”,仍兼领宫正司,恩宠权势臻于顶峰。然“玄龟”线索未绝,朝堂后宫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新的暗流已然滋生。
敏昭仪的册封典礼,比之当初贵嫔之时,更显煊赫隆重。皇后武氏亲自主持,陛下亦露面露赏,九嫔之首的冠服华美庄重,映衬得林琉璃姿容更胜往昔,眉宇间那份历经淬炼的沉稳与威仪,已令人不敢直视。宫中上下皆道,这位从掖庭挣扎而上的林氏,已是皇后娘娘身边无人可替的第一心腹,真正的后宫第二人。
新赐的宫苑“双曜殿”,规模建制远超昭容殿,位置亦更靠近立政殿,寓意“日月同辉”,恩遇之隆,可见一斑。殿内陈设精巧,宫人训练有素,一切皆彰显着新任敏昭仪非同一般的地位。
权势的巅峰,往往伴随着更森冷的寒意。林琉璃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投向自己的目光,除了敬畏与谄媚,更多了几分审视与忌惮。昔日还需费心应对的妃嫔争宠、女官倾轧,如今已近乎绝迹——无人敢轻易挑衅一位深得帝后信重、执掌宫正司、位列昭仪的对手。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反而让她更加警惕。
武后对她的倚重毋庸置疑,但那份倚重之中,似乎也掺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上位者的掌控欲与……考验。赏赐源源不断,恩宠有增无减,但交办的事务却愈发核心、机密,甚至开始涉及部分前朝官员的风评密报、宗室子弟的言行记录。这已远超寻常后宫妃嫔乃至女官的职权范围。
“昭仪娘娘,如今您圣眷正浓,然则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还需早做筹谋才是。”青黛在一次私下交谈中,语重心长地提醒。她侍奉武后多年,深知这位主子的心性,恩威莫测,无人可永保圣眷。
林琉璃颔首:“姑姑提醒的是。琉璃心中有数。”她明白,自己如今的地位,完全系于武后一人之喜恶。必须展现出更大的价值,却又不能功高震主;必须保持绝对的忠诚,却又不能显得毫无主见。这其间的分寸,需要精妙的拿捏。
双曜殿不仅是一座华丽的宫苑,更在武后的默许下,逐渐成为了一个隐形的信息枢纽与决策参谋机构。林琉璃以宫正司为明面抓手,以双曜殿为幕后核心,开始构建一套更高效、更隐秘的信息处理体系。
她借鉴了部分北门学士的模式,但更具针对性。她从宫正司、内侍省乃至北门学士中,遴选了一批背景相对简单、能力出众、且经过考验的年轻官吏和女官,充入双曜殿,组成“双曜阁”,名义上协助她处理宫正司文书及协理六宫事务,实则负责分类、筛选、初步分析来自前朝后宫的各种信息。
她为双曜阁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条例和分工流程。有人专司整理百官奏疏抄本,提炼要点;有人负责核对各司各部上报数据,寻找异常;有人则专注于梳理宗室、外戚的人际网络与动向。所有信息经初步处理汇总后,由她亲自审定,择其要者呈报武后。
这一套体系运转起来,效率惊人。大量繁琐的信息被去芜存菁,提炼成条理清晰的简报,使武后能更快地掌握朝野动态,也使得林琉璃对帝国肌理的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这一日,双曜阁一名负责梳理河北道财政文书的年轻书吏,在核对一批关于幽州军镇粮饷拨付的往来公文时,发现了一处极其细微的异常:幽州上报的驻军员额与兵部存档的记录,存在一个约五百人的微小差额。这点差额在庞大的帝国军队体系中,本不值一提,且双方记录皆有朝廷印信,看似无误。
但这名书吏记得林昭仪曾强调过“数字不会说谎,差异必有缘由”,便多留了个心眼,调阅了幽州近年来所有的军饷、物资申领记录进行交叉比对。他发现,这“五百人”的粮饷、被服、乃至抚恤份额,竟一直被按时申领、核销,从未间断!可兵部存档却明确显示并无此五百人!
是兵部记录有误?还是幽州……在吃空饷?甚至,以此名义暗中蓄养了一支不在册的私兵?
书吏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连同所有比对数据,列为甲等机密,呈送林琉璃。
林琉璃看到报告,瞳孔骤然收缩。幽州!北疆重镇,防御突厥的前沿!霍王、柳奭的势力虽已清扫,但边军之中,难保没有漏网之鱼!这五百人的差额,背后隐藏的是什么?仅仅是贪腐?还是……与那未曾落网的“玄龟”有关?抑或是“青鸾”网络死灰复燃的迹象?
她立刻下令双曜阁,暂停其他次要事务,集中力量秘密调查所有与幽州相关的文书、账目、人员调动记录,尤其是涉及这“五百人”虚额款项的最终流向。同时,她通过特殊渠道,将此发现密报裴承先,请内卫府暗中关注幽州方向的异常人员往来。
调查结果初步汇总,疑点更多。那笔虚额粮饷,几经周转,最终消失在了幽州与契丹、奚族交界地带的几个边境互市记录中,难以追踪。而内卫府也反馈,近期确有身份不明的人员,在幽州与长安之间秘密传递消息,行踪诡秘。
林琉璃将整理好的报告与自己的分析,呈送武后。
武后阅后,凤眸微眯,指尖在幽州的位置轻轻一点:“北疆……看来有些人,还是不死心啊。以为天高皇帝远,便可为所欲为?”
她看向林琉璃,“敏昭仪,此事你如何看待?”
林琉璃沉声道:“臣妾以为,此事可大可小。若仅是边将贪墨,按律查处即可。然则,此事发生在霍王余孽未清、‘玄龟’潜伏之际,幽州又乃军事重镇,不得不防其与内外势力勾结,图谋不轨。需派绝对可靠之人,亲赴幽州,明察暗访,方能弄清真相。”
武后微微颔首:“与我所见略同。裴承先精明干练,可当此任。便让他以巡查北疆军备为名,前往幽州。你双曜阁继续提供后方信息支持,一有发现,即刻密报。”
裴承先领命,即日筹备北上。临行前,他秘密至双曜殿与林琉璃会面。
“昭仪,北疆情势复杂,末将此去,定当小心。”裴承先神色凝重,“此外,末将离京后,昭仪在京中,亦需万分警惕。‘玄龟’至今未曾落网,其能蛰伏如此之久,心机手段必然超乎想象。他若知晓我们在查幽州之事,恐会对昭仪不利。”
林琉璃点头:“旅帅放心,我自有分寸。你在外,一切以安全为重。”她顿了顿,似是无意间提起,“对了,旅帅可还记得,当初感业寺那木雕佛像上的莲花剑刃纹样?”
裴承先一怔:“自然记得。与霍王相关。”
林琉璃目光深邃:“我近日翻阅旧档,发现阎立本晚年,除了痴迷星象,亦曾为当时尚在潜邸的陛下,设计过一枚私印,其印纽的纹样……似乎也是一柄剑,缠绕的却非莲花,而是……兰草。”
莲花与兰草,形态迥异,却同属君子之喻。霍王用莲花剑刃,陛下私印却是兰草缠剑……这仅仅是巧合,还是暗示着某种对立或传承?
裴承先眼中闪过一丝惊疑:“昭仪的意思是……”
“没什么,只是偶然想起,或许无关紧要。”林琉璃淡淡带过,“旅帅此行,也请留意与霍王、阎立本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送走裴承先,林琉璃独自立于双曜殿的窗边,望着北方的天空。幽州的迷雾尚未拨开,长安的“玄龟”依旧隐藏在暗处,而陛下潜邸旧印的纹样,又为她心中增添了一丝新的疑云。
她抬手,轻轻抚摸着窗棂上冰冷的雕花。权力的道路从无尽头,攀登得越高,所见的风暴便愈发浩瀚。但她已不再是那个初入掖庭、惶恐无助的小宫女。
她是敏昭仪,执掌宫正司,运作双曜阁,是武后手中最锋利的剑,也是最坚固的盾。
北疆的风雪,长安的暗影,都来吧。
她已做好准备。
第二章预告:裴承先北狩幽州,能否查出“五百人”背后的真相?长安城内,“玄龟”是否会趁裴承先离京有所动作?兰草剑印的线索,又将引向何方?双曜阁的首次大考,即将来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双曜承新制 青鸾隐微芒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