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 30 章 ...
-
希望坡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键,却又流淌着一种末世中罕见的、近乎田园诗般的宁静与充实。阳光洒在郁郁葱葱的田垄上,被林夕生命场持续滋养的土地,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赵衡和杨菁成了最佳搭档。赵衡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和观察力,负责记录作物生长数据、监测土壤和水源变化;杨菁则利用她的专业知识,尝试将林夕生命源力带来的现象进行科学层面的解析和辅助优化。他们一起设计了一套简易的滴灌系统,利用苏冉冉空间里找到的塑料管和生命之泉的泉水,确保每一株幼苗都能得到精准的滋养。
那些从生命秘境中移栽出来的番茄和黄瓜,已然硕果累累,红绿交错的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新播种的玉米已然窜到半人高,宽大的叶片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甚至杨菁带来的、经过筛选的几种耐储存野菜种子,也在田边角落蓬勃生长,为未来的食物多样性增添了希望。
陈骁和小李带领着老周和其他几个逐渐恢复体力的队员,将防御工事进一步升级。木桩篱笆被加高、加固,关键位置埋设了更多隐蔽的陷阱和绊索。沈墨甚至规划出了一条直通后方山壁隐蔽处的逃生通道,并在通道入口做了巧妙的伪装。瞭望塔也用粗壮的树干搭建起来,虽然简陋,但足以俯瞰整个坡地及周边区域,由队员轮流值守。
营地中央,几间更加牢固的木屋取代了最初的棚屋,虽然依旧简朴,但足以遮风挡雨,带来了真正的“家”的感觉。苏冉冉利用收集来的布料和填充物,为大家制作了更舒适的被褥。念念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铺着柔软干草的小角落,她甚至用收集来的彩色石子,在屋前拼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太阳图案。
林夕是这一切变化的核心,却又是最“清闲”的一个。她每日大部分时间,都静坐在生命之泉旁,看似闭目养神,实则心神与整个希望坡的生命场紧密相连,如同一个精密的能量核心,不断调整、优化着能量的分配与流转。她能感觉到,随着土地生机的恢复和营地人气的凝聚,生命秘境的范围和稳定性都在缓慢而坚定地提升,反馈给她的生命源力也越发精纯浑厚。
她偶尔会起身,在田埂间漫步。手指拂过饱满的番茄,意念微动,便能感知其内部充沛的生命能量和最佳采摘时机;目光扫过土壤,便能“看”到地下水分和养分的流动,及时提醒赵衡进行灌溉或追肥(利用草木灰和少量秘境土壤混合的自制肥料)。她甚至尝试着,将一丝极其微弱的生命源力注入几株长势稍弱的玉米根部,不过一夜,那几株玉米便追上了同伴,甚至更加健壮。
这种对生命的细微掌控,让她对自身的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毁灭与创造,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沈墨将她的变化看在眼里。他依旧负责整个营地的安全和训练,眼神锐利如初,但在面对林夕时,那份冷硬总会不自觉的融化。他会在她长时间维持生命场后,默默递上一碗用生命之泉煮开、泡着秘境出产薄荷叶的热水;会在夜晚值守时,将最厚实的外套披在她肩上;会在规划防御时,下意识地将她的静坐处规划在最安全、最不受打扰的核心区域。
他们之间的交流往往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便能明了彼此的心意。那种历经生死、彼此托付的信任,以及悄然滋生的、更深层的情感,如同藤蔓,在寂静中悄然生长,坚韧而温暖。
这天傍晚,杨菁拿着几张写满复杂公式和图谱的草稿,兴奋地找到正在检查篱笆的沈墨和刚结束冥想的林夕。
“沈队长,林夕小姐!我有一个发现!”杨菁推了推眼镜,脸上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我分析了那些……嗯,‘高活力因子’(她暂时如此称呼生命源力)对作物细胞的影响,发现它不仅能加速分裂,更能显著提升细胞壁的韧性和对常见病原体的抵抗力!这意味着,我们种植的作物,可能天然就拥有一定的抗病、抗虫害能力!如果这个特性可以稳定遗传……”
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眼中闪烁着科研人员特有的光芒。虽然她的研究设备仅限于纸笔和最基础的观察,但思路清晰,逻辑严谨。
林夕认真听着,偶尔点头。杨菁的发现,从科学角度印证了她凭借直觉感知到的东西。生命源力带来的,不仅仅是生长速度,更是生命本质的优化和提升。
“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杨姐。”林夕微笑道,“你可以继续深入研究。或许将来,我们不仅能自己自足,还能培育出更适合末世环境的作物种子。”
得到林夕的肯定,杨菁更加兴奋,抱着草稿又跑回她和赵衡共用的“实验室”(一个稍大些、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和笔记的木屋)去了。
沈墨看着杨菁的背影,对林夕低声道:“她的背景,还需要持续观察。但她的能力,确实对我们很有用。”
林夕点点头:“我感觉得到,她是真心想弥补,也想找到新的方向。给她时间和信任吧。”
夜幕降临,篝火旁,众人围坐在一起。锅里是用新鲜番茄、黄瓜和肉干熬煮的浓汤,搭配着烤得焦香的玉米,这是希望坡建立以来,最为丰盛的一餐。就连念念,都分到了一小碗撒着秘境野莓碎的“特供”糊糊,吃得小脸鼓鼓囊囊。
陈骁讲起了他末世前在野外生存训练时的趣事,引得大家阵阵笑声。小李则跟着起哄,气氛融洽而温暖。就连一向严肃的沈墨,嘴角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表象之下,一丝若有若无的阴霾,始终萦绕在林夕和沈墨的心头。
林夕在维持生命场时,偶尔会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却带着冰冷恶意的能量波动,如同毒蛇潜行过草丛留下的痕迹,来自遥远的方向,一闪而逝,难以追踪。她知道,那绝非错觉。影组织,绝不会轻易放弃。
沈墨则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直觉,在每日的巡视和瞭望塔的报告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比如,西边山林深处的鸟群惊飞得比往常更频繁,且方向杂乱;比如,负责清理周边陷阱的小李,报告说最近两天抓到的试图闯入的小型变异生物数量有所减少,仿佛它们在畏惧着什么,主动远离了这片区域。
暴风雨来临前,往往是最为平静的。
深夜,万籁俱寂。林夕没有入睡,她站在瞭望塔上,与值守的沈墨并肩而立,望向漆黑如墨的远方。夜风带着凉意,吹动她的发丝。
“他们来了,是吗?”林夕轻声问,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沈墨“嗯”了一声,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要穿透重重黑暗。“而且,来者不善。从迹象看,不是小股侦察部队,更像是……正规的清扫队伍。”
林夕沉默了片刻,感受着脚下这片土地蓬勃的生机,感受着营地里同伴们平稳的呼吸,感受着身边人沉稳有力的存在。
“这一次,我们不再逃避。”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这里是我们的家。”
沈墨转过头,在清冷的月光下,看着她坚定而美丽的侧脸,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与决绝。他伸出手,紧紧握住了她微凉的手。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却重若千钧。
两人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高处,如同两尊守望的雕塑,与这片他们誓死守护的土地,融为一体。远方的黑暗中,无形的风暴正在酝酿,而希望坡,这末世中的微光,已然做好了迎接冲击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