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
-
苏仲文在屋内气急败坏地砸东西、破口大骂,地上满是瓷器残渣。管家刘成站在房门外战战兢兢,生怕老爷的怒火蔓延到自己身上。
不远处,一名身穿绿衣的女子驻足在走廊转角,面容平淡。半晌,女子转身离去。跟在她身侧的丫鬟小心地问:“小姐,我们不去看望老爷吗?”
“不必。”女子淡淡答道。
女子的脸与苏琇有三分相似,但眉眼却相差很大,尤其是她的眼神像淬了冰,带着一股寒意。苏锦是苏仲文之女,苏琇的堂姐。
丫鬟跟在苏锦身后,不再言语。
苏锦回到房间,拿出一块差人偷偷买来的“流光锦”。烛光下,缎面绣制的黑狗毛色油亮,神态逼真,苏锦细细地触摸图案的纹理,神色莫名。
—————分割线—————
苏式绣坊,苏琇收到族长的手书,里面表达了苏氏族人支持苏琇接管绣坊的意思。她急忙跑去苏父的卧房,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
苏琇伏在苏仲明的床边,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他枯瘦的手掌,嘴角努力扬起一抹明快的弧度:“爹爹,您听见了吗?我们做到了,绣坊没有被大伯抢走,您和娘的心血,琇儿有好好守住。”
她尽可能用轻松的语气,嗓音却带着藏不住的颤抖:“这段日子,琇儿很乖,有好好跟着周伯王伯学习打理生意,也有好好练习绣艺。大家也都很帮我。还有清之…清之的恩情,咱们要记一辈子。”
她用脸颊贴住父亲的手掌:“可是爹爹,您什么时候起来呀?琇儿好怕,好担心您…”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滴落下来,打湿了父女俩交握的双手。“我真的好怕…”随着她把脸埋进父亲怀里,这句呢喃最终消散在寂静的房间里,像一片轻飘飘的羽毛,却压得让人喘不过气。
—————分割线—————
绣坊保住了,又新交了一批货,东家感激大家,每人派发了二两银子,绣坊里一派喜气洋洋,许多年轻绣娘和伙计都高兴坏了。
难得清闲,顾清之想出去逛逛,快出门时遇见了翠儿。翠儿问:“顾先生这是要去哪儿呀?”
顾清之:“出去转转,翠儿姑娘这是要去哪?”
翠儿:“小姐胃口不好,我去城南王家铺子买点她爱吃的绿豆糕。”她骨碌碌的大眼睛一转:“小姐除了出去谈生意,就是闷在家里绣料子,再这样下去要闷坏了,不如顾先生带我们一起去转转吧,我去喊小姐和旺福。”说完一溜烟跑了。
顾清之看着她跑远的背影,默默地收回伸出去的手:“…”
于是一人行变成了四人行,这下顾清之只得好好找个地方。
开元寺北边有潭湖水,湖边草地绿意盎然。翠儿从提盒里拿出几叠吃食摆在草地上,和苏琇躲在树荫底下。旺福提议下湖捉鱼,他是捉鱼的好手。顾清之只好卷起裤脚,随他下湖。
这个季节阳光正盛,湖水冰冰凉凉,很解暑。旺福拿着树杈,看准了就猛的扎下,不一会儿就捉到了三条肥美的鱼。顾清之学着他的动作,却总是扑空,毫无收获。
就在这时,一条大鱼游近,顾清之屏住呼吸,将树枝高高举起,抓住机会猛地扎下…大鱼灵活的闪避开,顾清之踩到湖底的一块滑溜溜的石头,“噗通”一声跌倒在水里。
“哈哈哈哈哈哈哈”岸边传来翠儿毫不掩饰的大笑,顾清之狼狈地从水里起身,看见翠儿笑弯了腰,而苏琇也笑意盈盈。
微风拂过,吹起少女额前的秀发,她弯起的眸子透亮如星辰。顾清之就这样呆呆地看着,忘记了动作,直到旺福扯扯他“哥,那边有鱼”顾清之回过神来,连声应着,随旺福往一边去了,却错过了苏琇脸上升起的红晕。
翠儿笑着说“小姐,顾先生怎么老是呆呆的啊?咦?小姐你怎么低着头呀?”
捕完鱼,旺福生起火堆,顾清之熟练地处理好鱼,将鱼穿在树枝上,架在火上熏烤。
苏琇好奇地问:“清之经常这样吃鱼吗?为何如此熟练?”顾清之:“嗯嗯,在我们老家,烤鱼是道美食呢,很多人都喜欢。”苏琇:“早前听闻清之的家乡在很远的地方,真想有机会去看看呢。”想起自己的家乡,顾清之的神色不由有些黯然,他还不知自己是否能够回去。而苏琇敏锐地捕捉到他的情绪,也不再开口,安静烤鱼。
过了一会儿,鱼皮便烤的金黄酥脆,透出阵阵焦香,旺福掏出他走哪带哪的调料,将盐均匀的撒上去,再蘸上混合了豉汁、姜末和茱萸粉的酱汁。鱼肉的鲜香混着调料的浓香,让人食指大动。翠儿早就馋的流口水,但是还不忘把第一口鱼肉拿给小姐。
吃完鱼,天色渐渐暗下来,翠儿和旺福在草地上奔跑打闹,顾清之和苏琇笑看着他俩。
天边最后一抹绯红被黛蓝色吞没,夏夜的帷幕完全落下,突然,一盏两盏三盏小小的黄色灯笼亮起来,越来越多!
“是流萤!”苏琇小声惊呼。她快乐地追着这些流萤,翠儿和旺福更是玩疯了。顾清之瞅准时机,用手一抓…
感受着小小的虫子在掌心里扑腾,他惊喜地跑到苏琇面前,小心翼翼地张开手,两个人看着小灯笼缓缓地飞起…陷进这漫天流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