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2、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鳞潜行 ...

  •   暮色压檐,凤仪宫的灯烛次第燃亮,晕开一团团昏黄的光,却照不透宫墙深沉的暗影。许棠雾独立窗前,日间与静妃攀谈得来的那点暖意,早已在现实的寒流中消散殆尽。

      长春宫悄无声息地清理门户,是一个清晰的信号——风暴正在酝酿。她这片无根浮萍,若不想被碾碎,就必须长出属于自己的、哪怕是最纤细的根须。

      “不能再坐困愁城。”许棠雾于心底默念。静妃那线希望如风中残烛,她需要更坚实的倚仗。小顺子所能触及的,终究是浮光掠影。她需要一双能窥探各宫用度细微变化的眼睛,一双能偶尔瞥见御前动向的耳朵。这深宫的信息,往往藏在器物的更替与人员的步履之间。

      目标,直指内务府。

      “挽墨,”她转身,声音压得极低,“明日去领份例,留意器皿司那位姓王的管事太监。听闻他嗜酒,家中有老母久病缠身。”

      挽墨心领神会:“奴婢明白。”

      许棠雾自妆奁深处取出一枚水色上乘的白玉佩,并一小锭银子。“不必急切,先混个脸熟。若他谈及难处,便说你我主仆听闻后心生不忍,略尽绵力。记住,是‘赠与’,非‘交易’。”

      “是。”挽墨将物件仔细收入袖中暗袋,手心竟有些潮润。此事若成,凤仪宫便多一分生机;若败,或恐招来灭顶之灾。

      ---

      次日午后,挽墨归来,面色虽竭力保持平静,但那微抿的唇角与略显急促的步履,却泄露了内心的波澜。

      “姑娘,”她屏退左右,低声道,“那王太监起初戒备得很,奴婢依着姑娘的意思,只闲聊家常,关切其母病情。后来拿出玉佩和银子,他推拒再三,眼神却黏在玉上……最终收了,说是感念姑娘仁善。临了,低声提了句,往后器皿陈设上若有不称心的,可寻他调换。”

      许棠雾微微颔首。种子已埋下,何时发芽,能长多高,尚需时日与机缘。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交易,而是一场心照不宣的长期投资。

      ---

      两日后,小顺子带来一个消息:御前书房外围一个叫小柱子的小太监,打碎了器物,正惶恐不堪。

      “人可靠吗?”许棠雾问。
      “性子憨直,不太会钻营,故而一直不得志。”
      “找机会,以你同乡的名义,助他渡过此劫。莫提我。”

      几天后,小顺子回报事成。许棠雾寻机远远看了那小柱子一眼,面容稚嫩,眼神清澈带着惊魂未定的惶恐。她需要的就是这份未曾被宫廷完全浸染的“憨直”与感恩之心。

      此后,通过小顺子,凤仪宫偶尔流出的一些不算精贵却实用的伤药、点心,会“恰好”帮到身处底层、无人问津的小柱子。许棠雾始终隐于幕后,如同操控丝线的幕后之手,谨慎地维系着这份单薄的“恩情”。

      ---

      对静妃那边,她亦未放松。她让挽墨寻来几页前朝兰谱孤本残页,誊抄后,在一次“偶遇”时,于谈论兰草养护时“无意”道出其中关窍,恰好解了静妃一盆名兰的蔫萎之困。

      静妃当时只是眼波微动,未置一词。隔日,景仁宫却送来一小罐静妃亲制的梅花香饼。

      “娘娘说,此香清冷,或合姑娘心境。”

      许棠雾接过那素雅瓷罐,指尖传来微凉触感。这不是回礼,这是一道默许的信号,一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悄然连接了两座看似无关的宫苑。

      ---

      宫漏滴答,夜深如海。许棠雾于灯下细数这半月经营,内务府的王太监,御前外围的小柱子,景仁宫的静妃……寥寥数子,于这偌大宫闱棋盘之上,微末如尘。这一张以人心为线、利弊为梭织就的网,如此微小,如此脆弱,仿佛下一刻便会被这深宫的暗流撕碎。

      “系统,霍听澜黑化值。”
      【目标人物霍听澜当前黑化值:75/100。警告,高危区间。】

      压力如影随形。她知道这点根基远远不够,如同蜉蝣欲撼巨树。但蜉蝣亦有求生之志。

      她望向窗外无边的黑夜,唯有寒星数点。
      金鳞潜行,非为化龙,只为在惊涛骇浪袭来时,能有一隅暂避之地,一线挣扎之机。

      前路漫漫,唯慎唯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