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7、第 57 章 ...
-
第五十七章:稚女沉眠印诡谲,朝堂暗涌议储位
皇太女姜宁沉睡不醒,眉心血印时隐时现,如同一块巨大的阴云,沉甸甸地压在凤翎皇宫的上空,也压在女帝邱莹莹和靖亲王姜寅严的心头。那日深夜邱莹莹亲眼所见的、印记中一闪而过的暗红之色,如同毒蛇的信子,让她寝食难安。
喻白亭倾尽所能,试图化解那诡异的印记。他翻遍医典古籍,尝试了数种清心净魂、驱邪避秽的珍稀方药,甚至辅以金针渡穴,试图刺激姜宁自身的生机来对抗那外来之力。然而,那印记仿佛与姜宁的生命本源缠绕在了一起,每一次药力或针气的刺激,都如同石沉大海,印记非但没有淡化,反而在受到外力时,会微不可查地闪烁一下,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凡人的努力。姜宁依旧沉睡,呼吸平稳,面色甚至渐渐红润,就像个熟睡的天使,可眉间那一点诡谲,却提醒着所有人,平静之下暗藏的巨大危机。
姜寅严的身体在喻白亭和玄诚道长的调理下,恢复得比预期要快。邪气根基虽未彻底根除,但已被压制,他的武力恢复了七成,只是元气大伤,需要长时间静养。然而,身体的恢复并不能减轻他心中的焦灼。他每日最重要的事,便是守在女儿榻前,握着女儿柔软却无力的小手,一遍遍低声呼唤着她的名字,讲述着过往的趣事,希望能唤醒她的意识。铁血亲王在面对昏迷的幼女时,眼中流露出的柔情与痛苦,令见者心酸。
“宁儿,父王在这里,你听得到吗?”姜寅严的声音沙哑而低沉,“等你醒了,父王带你去骑马,去看太湖,就像在江南时一样…你不是最喜欢‘云水间’的荷花吗?今年夏天,父王一定陪你去…”
榻上的姜宁毫无反应,只有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上投下安静的阴影。只有在极少数时候,当姜寅严提到某些特别深刻的记忆,或者邱莹莹忍不住低泣时,她的指尖会极其轻微地颤动一下,如同蝴蝶扇动翅膀,转瞬即逝,却给绝望的父母带来一丝微弱的希望,随即又陷入更深的等待。
然而,皇宫之外的朝堂,并没有因为皇太女的沉睡而平静下来。相反,一股新的、更加复杂的暗流,正在悄然形成、涌动。
先前关于皇太女“枯木逢春”、“身负神迹”的传闻,经过铁壁关“唤醒靖亲王”事件的“证实”,已然在朝野上下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尽管邱莹莹和姜寅严极力淡化处理,严禁朝臣议论,但人心岂是禁令所能完全禁锢的?尤其是在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这股暗流正朝着帝后二人最不愿看到的方向发展。
这一日的大朝会,气氛便显得格外微妙。在处理完日常政务后,一位素以“恪守礼法、忧心国本”著称的御史大夫,整理衣冠,出列躬身,朗声道:
“陛下,靖亲王殿下伤势渐愈,实乃社稷之福,臣等欢欣鼓舞。然,国不可一日无储君以定人心。今皇太女殿下,年幼而显圣德,于北境危难之际,以至孝纯善之心,感天动地,唤回亲王,此乃上天昭示,佑我凤翎之明证也!”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恳切:“臣斗胆进言,皇太女殿下既承天眷,身负异禀,此乃国之大幸!为固国本,安天下之心,臣恳请陛下,应顺天应人,早日为皇太女殿下举行‘册封大典’,明定储位,并…并可考量加‘神圣’尊号,以彰显天恩,震慑宵小!”
此言一出,满殿皆静!许多大臣虽心中已有猜测,但听到有人如此直白地在朝堂上提出,仍是心中一震。加“神圣”尊号?这在本朝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这已不仅仅是确立储君,简直是要将年仅八岁的皇太女推上神坛!
龙椅旁,伤势未愈、特许设座旁听的姜寅严,眉头瞬间拧紧,眼中闪过一丝厉色。龙椅上的邱莹莹,面色平静,但握着扶手的指节微微泛白。
立刻有几位大臣出列附和:“臣附议!皇太女殿下仁孝感天,身负祥瑞,正位东宫,可定国本,安民心!”
“臣亦附议!殿下有神圣之姿,当有相应尊荣,方可名正言顺!”
这些附和者中,有真心崇拜“神迹”的官员,有想借此讨好帝后的投机者,也有…一些心思更深沉,或许想通过抬高皇太女来间接影响甚至制约帝权之人。
然而,也有持重老成的大臣表示担忧。礼部尚书出列,谨慎奏道:“陛下,王爷,储君之位关乎国体,册封大典自当隆重。然,‘神圣’尊号,干系重大,自古未有轻易加之于冲龄储君之先例。且殿下如今…凤体违和,静养为宜。是否待殿下康复,再从长计议?”
裕亲王邱弘毅也缓缓开口道:“陛下,老臣以为,储君之立,重在德才,次在年序。皇太女殿下聪慧仁孝,臣等皆知。然‘神圣’之说,终是虚名。当前北境初定,邪教未清,当以稳定朝局、抚恤民生为要。过度宣扬,恐非国家之福。”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了几派,有激进主张加尊号早日正名的,有保守认为应循旧制谨慎行事的,还有沉默观望的。争论的焦点,表面上是皇太女的名位问题,深层里,却交织着对未来的权力格局、对“神权”与“皇权”关系的不同看法,甚至隐藏着对帝后权威的试探。
邱莹莹高坐龙椅,将下方众臣的神色尽收眼底。她心中明镜似的,这些人,有的是为国着想,有的是为私利算计,更有的是想趁她夫妇一个伤一个忧之际,搅动风云。她绝不允许任何人,将她的女儿当成政治筹码,推上风口浪尖!
“众卿之意,朕已明了。”邱莹莹开口,声音清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下了朝堂上的议论声,“皇太女乃朕与靖亲王嫡女,朕之爱女,凤翎之储君,此位早定,毋庸置疑。至于册封大典,待皇太女凤体康健后,自会依制举行。”
她目光扫过方才提议加尊号的御史大夫,语气平淡却隐含压力:“至于‘神圣’尊号…皇太女年幼,朕只愿她平安喜乐,健康成长,不欲以虚名累之。此类议奏,日后不必再提。当前要务,乃是稳定朝局,肃清邪教余孽,恢复民生。若有人再借题发挥,搅乱朝纲,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一番话,掷地有声,既明确了姜宁的储君地位不可动摇,又坚决地否决了过度神化的提议,更警告了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姜寅严也适时开口,声音虽略带虚弱,但军旅多年的杀伐之气犹在:“本王伤病之躯,蒙陛下与诸君挂念。小女年幼,承蒙错爱。然储君之事,陛下已有圣断。如今北境虽暂安,然狄戎狼子野心,月光邪教蛰伏未灭,实非妄议虚名之时。还望诸公戮力同心,以国事为重!”
帝后二人一唱一和,态度鲜明,立场坚定,顿时让那些心怀鬼胎者噤若寒蝉,也让真心为国者安心不少。朝会最终在一种略显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退朝后,回到御书房,只剩下邱莹莹和姜寅严两人时,压抑的怒火和深深的忧虑才彻底爆发出来。
“岂有此理!”姜寅严一拳砸在案几上,牵动伤势,一阵咳嗽,脸色铁青,“这些人…宁儿还昏迷不醒,他们就想利用她来做文章!什么‘神圣’尊号,简直是把宁儿往火坑里推!”
邱莹莹疲惫地揉着眉心,眼中寒光闪烁:“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越是淡化,有些人反而越觉得有机可乘。今日虽暂时压了下去,但此事绝不会就此罢休。裕皇叔等人的担忧,不无道理。‘神圣’之名,一旦加上,宁儿便不再是寻常的皇储,她会成为符号,成为靶子,未来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解读,再无宁日!”
“更重要的是…”邱莹莹走到窗边,望着姜宁寝殿的方向,声音低沉,“那印记…如鲠在喉。我总有种不祥的预感,月光教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定然还有后手。宁儿身上的变故,或许…与他们下一步的阴谋有关。”
姜寅严走到她身边,握住她冰凉的手,目光坚定:“无论如何,我们绝不能让任何人伤害宁儿。朝堂上的风波,我来应对。你专心照顾宁儿,稳定大局。至于月光教…”他眼中杀机凛然,“待我伤势再好转些,定要亲自将他们连根拔起!”
夫妻二人相视无言,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重的压力与不容退缩的决心。他们如同航行在惊涛骇浪中的孤舟,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暗流涌动,而他们最珍视的宝贝,却沉睡在风暴的中心,命运未卜。
是夜,姜宁的寝殿内,守夜的宫女突然惊恐地发现,沉睡中的皇太女,周身竟然散发出一层极其微弱的、乳白色的光晕,而那眉心的印记,在光晕中若隐若现,仿佛…在呼吸一般!
消息传来,邱莹莹和姜寅严疾步而至。看着女儿身上那奇异的光晕,感受着那光晕中散发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温暖与生机,以及那生机之下隐隐透出的一丝令人不安的邪异,两人的心,沉向了无底深渊。
宁儿,你身上,究竟在发生什么?
------
(第五十七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