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尾声 ...
-
青春散场,大雨初歇。那把写满“LY”的紫色水笔,笔尖的墨水早已干涸凝固,像被时光封存的琥珀,凝固着最初最滚烫的心跳。那本厚厚日记的纸页边缘微微卷翘,带着泪痕晕开的模糊字迹,以及无数次摩挲留下的印记,连同那个在记忆深处、氤氲着桂花甜香中仰头浅笑的少年剪影,都被郑重地、安静地封存进时光深处那个落了灰的抽屉里。
苏晚站在十八岁的门槛上,脚下是刚刚被雨水冲刷过的、泛着微光的路面。她回望,目光穿透时间的水雾,投向那场历时四年半、几乎耗尽心力的盛大暗恋——它像一片被岁月风雨反复洗刷过的庞大废墟。那里散落着甜蜜的琉璃瓦砾,在残阳下偶尔闪出刺痛眼睛的光;矗立着心碎后摇摇欲坠的断壁残垣,投下长长的、冰冷的阴影;砖石的缝隙里,曾卑微地生长过名为“希望”的苔藓,绿得小心翼翼,却又被绝望的荒草无声地覆盖、吞噬。每一步回望,都踩在瓦砾上,发出细碎的、令人心悸的回响。
放下,从来不是遗忘。遗忘是抹杀,是背叛。放下,是学会与这片亲手构筑又亲手倾覆的废墟共存。她终于能平静地承认:那些悸动是真的,像初春破土的嫩芽,带着不顾一切的生机;那些酸涩是真的,像未熟的青梅,在舌尖留下久久不散的涩意;那些因他一句话、一个眼神而燃起的微光是真的,足以照亮无数个黯淡的夜;而它们最终化为齑粉,消散在风中,也是真的。她承认那个叫林屿的少年,曾是她贫瘠青春里最耀眼、最灼热的光源,他用不经意的光芒,雕刻了她懵懂的轮廓。也承认,那束光自有其轨迹,早已偏离了她的宇宙,奔向属于他的星河。
“咔哒。”
锁舌合拢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锁上抽屉的瞬间,苏晚肩头猛地一松,仿佛卸下了一副无形的、千斤重的枷锁。心口深处,那“剔骨疗伤”后的隐痛依然顽固地存在着,是一种被掏空后的钝痛,空落落的,带着血肉被剥离后的麻木。但奇妙的是,那汩汩流淌了四年半、几乎令她窒息的鲜血,终于止住了。一种近乎虚脱的轻松感席卷全身,混合着劫后余生的深深疲惫,让她只想沉沉睡去。眼眶是干的,泪腺似乎也在那场无声的大雨中耗尽了所有水分。
清冷的月光,像无声的溪流,漫过窗棂,流淌在书桌上。那里静静躺着一本崭新的、硬壳封面的空白笔记本。封皮是深邃的墨蓝色,如同此刻的夜空,等待着星辰的诞生。高中生涯的终章尚未落笔,高考的号角已在远方低沉地酝酿。未来,不再是模糊的远景,而是一张未曾落笔的、无限可能的画卷,在雨后湿润微凉的空气中,正向着她徐徐展开。
窗外,城市遥远的地平线上,万家灯火如星辰坠落人间,在她清澈的眼眸里跳跃闪烁。这光芒,不再是映照回忆时朦胧的泪光,不再是依附于某个身影的反射,而是穿透了阴霾、指向未知前程的、属于她自己的微芒。它们安静地亮着,提醒她世界之大,路途之远。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雨后清冽的空气带着泥土和新生草木的气息,涌入肺腑,洗刷着胸腔里最后一丝沉闷。那是一种崭新的、带着微微刺痛的生命力。
不再犹豫,她伸出手,轻轻关上了那扇映照着过往月光的窗。
雨,确实停了。空气里残留着湿润的凉意,宣告着一个雨季的终结。
关于林屿的日记,最后一页的墨迹早已干透。封笔的,不仅仅是一段文字,更是一个少女用整个青春书写的、盛大而孤独的叙事诗。
而苏晚的故事,在墨蓝色笔记本悄然掀开的扉页上,无声地,翻开了全新的篇章。月光温柔地洒在空白的纸页上,像无声的邀请,也像无声的祝福。她的指尖轻轻拂过光滑的纸面,那里,将写下只属于“苏晚”的名字与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