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蒙古国改制建元朝 ...

  •   忽必烈在蒙古诸王贵族及归附汉臣的拥戴下,顺利登临汗位,定都于漠南燕京。
      登基之日,郝经、张柔、刘秉忠等汉臣谋士联同蒙古宗王贵族,齐上贺表。郝经进言道:
      “大王新承大统,百废待兴,当此之时,宜‘祖述变通’,革除旧制,效仿汉家帝王之制,以安天下。”
      忽必烈饶有兴致地问道:
      “朕闻汉家天子登基,礼仪繁复,庄严肃穆,不知具体如何?”
      郝经奏对道:
      “《礼记》有载,帝王即位,乃承天命,不可轻率。须诏告天下,建号改元,以正名分。”
      忽必烈颔首,又问道:
      “依卿之见,改元何名为妥?”
      郝经答道:
      “臣以为,可建国号为‘大元’。《易经》云:‘大哉乾元!’‘元’者,大也,始也。古时殷历首月称‘元月’,初一为‘元日’。北魏孝文帝改拓跋为‘元’姓,亦取此义。”
      忽必烈欣然应允:
      “善!登基大典,便依卿等所议。”
      郝经再谏:
      “既立国号,大王当效仿唐宗宋祖,改称‘皇帝’,以示正统。”
      忽必烈从善如流,当即命王鹗起草即位诏书,郝经、刘秉忠等主持制定典章制度。建元中统,立制革新
      当日,忽必烈颁诏天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德薄能鲜,忝受天命。古语云:‘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经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今依古制,建极体元,与民更始。既成大业,取《易经》‘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建元‘中统’。钦此!”
      随后,忽必烈采纳郝经等人建议,立长子真金为太子,并仿唐制设立中央机构——中书省:总理政务,太子兼领中书令,下设左右丞相、平章政事,辖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枢密院:总揽军务。御史台:监察百官,谏言得失。宣政院:统辖宗教事务。
      地方上,忽必烈派遣中书省臣赴各地执政,称“行中书省事”,后渐成固定建制,简称“行省”或“省”。此制承秦汉郡县之基,启明清行省之制,影响深远,沿用至今。
      忽必烈重用汉臣、推行汉制的消息传遍天下,蒙古政权如日中天。反观南宋,朝□□败,权臣贾似道专权,隐瞒求和真相,迫害忠良。名将或遭罢黜,或冤死狱中,致使军心涣散,边防废弛。
      许多不满宋廷昏聩的汉官纷纷投元,其中尤以潼川安抚使刘整最为关键。刘整,字武仲,京兆樊川人,智勇双全,曾为孟宪麾下猛将,号称“赛存孝”。因受排挤,愤而率泸州等十五州三十万户降元。
      忽必烈大喜,授其夔府行省兼安抚大使,赐银万两。刘整精于水战,助元军组建强大水师,使蒙古水军战力骤增,为日后灭宋奠定基础。
      正是,更易制度变祖法,施行明政萃群英。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