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好兄弟 ...


  •   日子像环村的溪水静静流淌着。转眼间,秦秧苗和李秋华已在这城乡之间往返了整整一个月。晨起暮归,两人的布鞋底磨薄了一层,生意也越来越稳当。

      院子里,新栽的菜苗已蹿出两片嫩叶,在春风里轻轻摇晃。春耕刚忙完,从三婶家抱来的小鸡崽褪去了绒毛,每日在墙角的鸡圈里“叽叽喳喳”地追逐嬉闹。

      这天清晨,她挎着竹篮走到田埂边,忽然蹲下身——不知何时,荠菜已长得青翠饱满,锯齿状的叶子宛若碧玉。她指尖轻轻一掐,脆生生的响。

      秦秧苗暗笑日子不禁过,一转眼春天已经要过去大半。篮里的荠菜渐渐堆成小山,嫩绿的荠菜叶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推开院门,见李秋华穿戴整齐的准备出门,显然是要去县里做工。

      “今儿挖了不少荠菜,”她晃了晃手中的篮子,“待会儿包饺子。你早些回来,顺道带块肥猪肉做馅。”

      李秋华咧嘴笑道:“咱家这日子是真不赖,不年不节的都能吃上饺子。”

      秦秧苗睨他一眼,“不年不节你还总能吃上炖鱼呢!少贫嘴,记着快去快回。”

      “知道啦!”李秋华应得爽快,。其实近来他接的零活已少了许多,今日进城主要是想和老伙计们聚聚,顺便探探县城里的新动向。

      李秋华走后,秦秧苗开始择菜。娘家许久未走动,公婆那边也有阵子没过去了。正好借这顿饺子,给两边各送上一碗,免得落人口实。

      ***

      李秋华走在路上,冷不丁听到背后有人叫他,回头一看顿时咧开了嘴:"刘哥!咋是你呀!你不是去东北了吗?”

      在遍地黑蓝棉袄的年代,刘广志那件毛涤卡外套人群中格外扎眼,脚下的黑皮鞋更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与之前不修边幅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刘哥你这是发财了呀!”李秋华难掩好奇。

      刘广志一把拍在李秋华肩上:“你小子让我好找,走,找地儿喝两杯。”

      李秋华却没想往常那样一招呼就走,而是道:“刘哥,我一会儿得先去趟供销社。”

      刘广志闻言眉头一皱:“那点零活才能挣几个钱?哥有好事跟你商量。”

      见对方误会,李秋华连忙解释:"不是为干活,我媳妇让我割块肉,我过去看看还有没有。”

      "哟!"刘广志闻言先是一愣,而后乐了:“你小子能耐了,我走时还光棍一条,如今竟娶上媳妇了?啥时候结的婚,弟妹是哪里的?”又笑道,"这可不行,得给你们补份贺礼"

      “刘哥你如今是财主了,我可就不客气了。”

      刘广志就喜欢李秋华这个爽快的性子,从不磨磨唧唧假作态,闻言也是哈哈一笑,“走着。”

      一路走一路聊,等到了地方,李秋华也将这些日子的际遇一五一十都说了个仔细,末了他感慨道:“我这人虽命歹,却还有些运道,老天爷总算开了回眼,给我送来这么个好媳妇。

      就是......,就是心里觉得有些对不住我媳妇,她本可以嫁个更好的人家,如今却要跟着我住窝棚......

      我只盼着早点将日子过好,不说有多少钱好歹给她个正经家。”

      刘广志听得入神,对这位未曾谋面的兄弟媳妇也多了几分敬佩:"是个好姑娘!兄弟,往后你可不要亏待了人家!"

      他弹了弹烟灰,眼中精光闪烁,"至于挣钱的事,你且不必犯愁。我这次来回来就是想带着兄弟你一起发财的。你看我如今这样,就知道东北那边有财路了吧,等待会咱们细细筹谋一番,保管不出半年就让兄弟你得偿所愿。”

      李秋华只觉得胸口发烫,却还是谨慎道:"我听刘哥的,只是,这事我得跟媳妇商量一下......"

      "应当的!"刘广志大笑,"娶了媳妇就该这样!"

      说话间来到供销社门口,李秋华道:“刘哥你等等我。”李秋华进去买了两样熟食一块肥猪肉,招呼刘广志:“刘哥,走,跟我去家里坐坐。”

      刘广志略一犹豫便抬脚跟上李秋华的脚步:“好!”

      ***
      “媳妇!你看谁来了!”李秋华一进院就大声招呼着。

      听到声音的秦秧苗从屋内出来,见状先是一愣,而后便笑道:“这是?”

      李秋华一拍脑门:“瞧我,忘了介绍。”说着拉过刘广志给秦秧苗引荐:“这是刘哥,我最好的哥们。”秦秧苗理了理鬓角的碎发,原以为要见的是李秋华的工友,待看清站在收购站门口那个身着呢子大衣的男人时,眼底闪过一丝诧异。这人通身的派头,怎么看都不像是出卖劳力的。

      秦秧苗眉眼弯弯,做出个又惊又喜的模样:“原来是刘哥呀,没少听秋华提到您,今儿我可是见着了,快,刘哥,屋里坐。”

      又玩笑似的抱怨李秋华:“你也不早说,我好多准备几个菜。”

      “刘哥不是外人,你不说今儿要包饺子吗,正好饺子就酒。”

      “那成,今儿让刘哥尝尝我的手艺。”秦秧苗大大方方的笑道。

      刘广志打量着眼前这个眉眼俊俏的小媳妇,见她行动大方稳重,丝毫没有乡下小媳妇的扭捏,不由得暗暗点头,称赞道:“兄弟你果然有运道。”

      秦秧苗将刘广志让进屋里,麻利地倒了碗凉白开:"刘哥先歇会儿,我去去就来。"

      刘广志客气道:“弟妹别忙了,咱们随便吃一口就成。”

      “不碍事”秦秧苗拎起李秋华带回来的油纸包,转身去了屋外的冷灶。前些日子她就琢磨着天热了不好在屋里做饭,她特意让李秋华在檐下搭了这个小灶台,眼下正好派上用场。

      菜刀在案板上"笃笃"作响,不一会儿就切出一盘猪头肉,一盘火腿肠。而后她又飞快地炒了个香椿鸡蛋,炸了碟花生米。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时,秦秧苗抹了把额上的汗。她解下围裙,盛了两碗饺子打算给两边父母送过去。

      李秋华劝她:“媳妇你先吃完再去吧!”原本这个活该是他的,如今却要媳妇受累。

      秦秧苗笑:“待会凉了就不好吃了,没事,我那还有好些没煮呢,等回来下锅现煮不耽误吃现成的。”

      刘广志抿了口酒:“弟妹贤惠呀!”

      李秋华嘿嘿笑着,心里却道:你是没见识过我媳妇的能耐,甭管是丈母娘还是后娘,在她跟前都讨不着便宜。

      两人推杯换盏,直喝到日落西山,李秋华才扶着醉醺醺的刘广志,送回他自家家中。

      皓月初昇,李秋华踏着星光回到自家小院。推开吱呀作响的柴门,踩着一地清辉,脚步虚浮的往屋里走。

      秦秧苗正在灶火边做活,听见动静连忙迎出来,上前扶住他的胳膊:“没事吧,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李秋华笑着拜拜手:“没事,就是刘哥家清锅冷灶的连口水都没有,我帮着烧了炕,又烧了壶开水,这不就耽搁了时辰。”他说话时呼出的气息里混着酒气,却也并不难闻。

      秦秧苗见过娘家爸喝醉酒的样子,也看过不少同村的醉汉,相比而言李秋华的确不像喝多,他这样最多就是精神有些亢奋。

      秦秧苗体贴的给他端来半茶缸热水:“喝点水,今天的刘哥......之前没听你提起过?”

      李秋华的确有些渴了,他接过茶缸将里头的水一饮而尽,而后用手点着媳妇的额头:“你可真机灵,明明没听过,却一副早就知道的样,连我都差点让你唬住。”

      秦秧苗不满的推开他的咸猪手:“这点变通还能没有,快跟我说说,咋回事?”

      “刘哥他是鲁庄的,比我大两岁......”

      也许是酒精作祟,也许是旧事重提的感慨,这一晚,李秋华絮絮叨叨说了很多秦秧苗以前不知道的事。

      这是两个半大孩子的故事——没有妈的李秋华,跟着亲妈改嫁的刘广志,为争夺一个野鸭蛋打得鼻青脸肿。后来不知怎么就成了形影不离的伙伴,一起摸鱼、掏鸟窝、摘酸枣,饿极了甚至偷过生产队的红薯。

      等再大些,便一起倒腾了东西去黑市卖,各地方找零活,总算是能吃饱了。

      "可刘哥不甘心,他心里憋着一股气,听人说东北那地方富裕能挣着钱,背上包不管就登上了北上的绿皮火车......"李秋华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从兜里掏出一卷用橡皮筋捆着的钞票,"临走时我塞给他二十块钱......”
      秦秧苗接过钱,新钞的油墨味混着丈夫体温扑面而来。

      “非要算利息。”李秋华摇摇头,嘴角却翘了起来,“我把他骂了一顿,这才算了。”李秋华眼角泛着水光,不知是酒气上涌,还是想起了那个离别的夜晚。

      秦秧苗点点头:“这可不能要!”她手指无意识抚过丈夫微微发抖的手背,“当年你给他时,就没想着要回来吧?”

      一文不名的穷小子,两眼一抹黑到个新地方,虽说看起来是挣着了些钱,可还不晓得吃了多少苦呢!说利息就生分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如无意外每天十点左右更新(周六休息),已存稿二十余万字,请大家放心入坑。开坑必完结,坑品有保证!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