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初雪前的画与信 ...
-
第八章初雪前的画与信
十月的风已经带了明显的凉意,香樟树的叶子开始泛黄,一片片往下落,铺在校园的小路上,踩上去会发出“沙沙”的轻响。高三的节奏越来越快,黑板上的倒计时牌跳到了200天,课桌上的试卷堆得快遮住了视线,连课间十分钟,教室里都安静得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沈知夏的画画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只有在周末晚上,才能挤出一个小时在画室待着。但他还是会每天给林屿带一颗糖,有时候是在早自习前塞到他铅笔盒里,有时候是在晚自习间隙递到他手里——糖纸的颜色总在变,橘子味、奶味、薄荷味都有,唯独不变的是,每颗糖的糖纸里,都会夹着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要么是一句鼓励的话,要么是一个简笔画的笑脸。
林屿把这些便签都收集在一个铁盒子里,就是之前在旧书市看到的那种老式铁皮盒。每天晚上写完作业,他都会打开盒子,一张一张地看,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笑脸,看着“今天的数学题别慌,你能行”“累了就歇会儿,我陪着你”这样的话,心里就会泛起暖暖的光,连眼皮的沉重都减轻了不少。
十一月的某个周末,天气预报说会下今年的第一场雪。周六下午,沈知夏约林屿去画室。画室里很安静,只有窗外风吹过树枝的声音。沈知夏把一幅画展开,递到林屿面前:“给你的,画了好几个晚上。”林屿凑过去看,画纸上是两个少年坐在香樟树下,手里拿着橘子汽水,背景是漫天的晚霞——那是他们第一次在湖边看晚霞的场景,只是这次,沈知夏把天空画成了淡紫色,还加了几片飘落的香樟叶,比记忆里的样子还要温柔。
“我怕冬天太冷,你忘了夏天的暖,”沈知夏挠了挠头,耳尖有点红,“所以画下来,想让你随时能看到。”林屿摸着画纸的边缘,指尖能感觉到颜料未完全干透的细腻,眼眶突然就热了。他抬头看着沈知夏,声音有点颤:“我不会忘的,永远都不会忘。”
那天晚上,林屿回到家,坐在书桌前,拿出一张信纸,想给沈知夏写封信。他写了很久,写第一次在香樟树下捡到篮球的相遇,写自习室里晚霞下的讲题,写湖边橘子汽水味的约定,写高三日子里那些带着糖味的便签……写着写着,眼泪就滴在了信纸上,晕开了小小的墨点。他把信折成橘子的形状,夹进沈知夏送他的《宋词画谱》里,打算等下雪的时候交给对方。
初雪来的那天早上,天还没亮,窗外就飘起了小雪花。林屿起床后,特意穿了件厚外套,还把给沈知夏的信放进了口袋。走到楼下时,沈知夏已经在等他了,手里拿着一把红色的伞,还有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刚在楼下买的,还热乎,你拿着暖手,”沈知夏把烤红薯递过来,又把伞塞到他手里,“雪有点大,伞你拿着,我走在你旁边就行。”
两人并肩往学校走,雪花落在伞上,发出“簌簌”的声音。林屿咬了一口烤红薯,甜得流心,暖得从手心传到心里。他把信从口袋里掏出来,递到沈知夏手里:“给你的,我写的信。”沈知夏愣了一下,接过信,小心翼翼地放进外套内袋里,像揣着个宝贝:“我晚上回家看,现在舍不得拆。”
到了学校,操场上已经积了一层薄薄的雪。下课后,沈知夏拉着林屿跑到操场边,在雪地上画了一个大大的橘子,旁边写着“林屿&沈知夏”。“等春天来了,雪化了,我们的名字就会渗进土里,”沈知夏笑着说,“就像我们的约定,会一直藏在心里。”林屿看着雪地上的名字,突然觉得,就算冬天再冷,只要有沈知夏在身边,就永远不会觉得冷。
那天晚上,林屿收到了沈知夏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句话:“信我看了,眼泪打湿了信纸,谢谢你,让我的冬天也满是夏天的暖。”林屿看着手机屏幕,笑着把脸埋进枕头里,手里还攥着白天沈知夏给的烤红薯的皮——那上面还留着暖乎乎的温度,像沈知夏的心意,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