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第029章 即将远行 ...

  •   自此之后,辛以和便无所事事。徒弟们都很自觉,且修行已入门,辛以和这个师傅只有布置课业的作用,解答与教授都是乾元代劳。只有林璟识字晚,就送到宗室学堂去。论学问,那些老夫子们可比辛以和强多了。
      这日,天气晴好,辛以和准备把他默写的那些小说刊载了。辛以和作为穿越者,没有系统之类的金手指,但或许两世为人,大脑比别人多开发一次,能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前世所看过的书,即使只是大致浏览过的,这一世都在脑中,能一字不差的默出来。他怕随着时间的流失有所忘却,自会写字时起,便开始默写,在山上空闲时间很多,这些年写出不少。山上无聊的岁月,辛以和便是靠着这些回忆度过的。那都是上一世的知识,辛以和不敢轻易示人,都存在空间法器中。好在有许多小说适合这个时代,辛以和便默写一些,以丰富这个时代的娱乐。
      王府产业中就有一家书局,辛以和把书稿交给王妃就做甩手掌柜了。他出力的部分大概就是整理书稿。
      辛以和把整理好的书稿搬到王妃那里,王妃正和世子妃、大陈庶妃、顾月娥打牌。见辛以和进来,顾月娥先站起来,道:“小叔叔来了。”王妃正打到兴头上,道:“都坐下,我们打我们的,别管他。”手不离牌,眼不离桌,只道:“你这会儿来可是有事?”
      辛以和道:“没什么大事,上次和母亲说过的话本的事情,今天我都整理好了。”
      王妃一听话本儿子,当即推了牌,催促:“在哪里,快让我看看。早听黛玉说过,你写的好话本,不流于俗。你这个没良心的,好东西不想着娘。”王妃爱看话本,是众所周知的。辛以和尚在摇篮时,王妃还给她读过。
      辛以和道:“这不是忘了,一想起来就跟娘说了,这几天才整理好。”
      大陈庶妃等人也凑上来:“什么话本,让我们也瞧瞧。”
      辛以和道:“就在外头,我让他们搬进来?”
      “快搬进来。我最爱看那《蜀山剑侠》,先拿出来。”王妃欢喜道。
      辛以和便让内侍把书搬进来,整整两大箱子。王妃道:“怎么这么多,《蜀山剑侠》在哪个箱子?”
      辛以和打开其中一个箱子,在最上面拿出一本,就是《蜀山剑侠》。王妃翻开就看,却见作者处写的是还珠楼主,王妃道:“这是你的笔名吗?”
      辛以和道:“这里的话本均是我梦里所得,还珠楼主便是作者,我只是默写了出来,不能据为己有,我在序中已写明。”
      王妃道:“这世上从没有这样的话本,你梦到的是哪里?”
      辛以和笑了笑,轻声道:“大概是仙界吧。”
      王妃了然,一目十行的看起来,看了几页连连赞叹写的好。王妃自从吃过辛以和给的改良版的固本培元丹,黑发转白,看上去年轻不少。加上王妃一向心广体胖,心态就跟小姑娘似的,完全不像五十多岁的人。跟儿媳妇一起,就像妯娌一般,甚至顾月娥都不见得比王妃活泼。
      王妃有了话本,就不打牌了,抽空向辛以和道:“你只等收钱就好。”又向大陈庶妃等人道:“你们要看就看,不看的就先回去吧,今天我是不打牌了。”
      大陈庶妃和世子妃走了,顾月娥见王妃如此入迷,被勾起好奇心,便留下来看。
      眼瞅着王妃没空搭理自己,辛以和也就出来了。
      辛以和想到园子里转转,还没到园门,宫里便来人请他。辛以和默默叹息,这皇帝还真是闲,三天两头招他进宫。也没什么事,不过是陪吃、陪玩、陪聊。自从察觉到皇帝的心思,辛以和是不愿见皇帝的。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除非不在辛国了。辛以和自己走容易,襄王府这么一大家子就不太好安置。是不是做了皇帝的人,都无所顾忌,伦理道德都不放在眼里。放眼历史,与妹有私的齐襄公诸儿,娶父妾的唐太宗李世民,娶儿媳的唐玄宗李隆基等,不为人知的恐怕就更多了。
      辛以和感叹:“这真是令人苦恼的事,不知今后会如何。怪不得皇帝一个子女都没有,原来是个断袖。”皇帝没有捅破窗户纸,辛以和不便挑明,走一步看一步吧,为了家庭安稳,辛以和目前不太想与皇帝撕破脸。渣了皇帝也没什么,谁让他位高权重呢。再说,皇帝就是最渣的男人,后宫佳丽三千人,只许他渣别人,就不许别人渣他吗?这么一想,就没那么大的负罪感了,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是给点面子吧。这么想着,辛以和便不再烦恼,骑着大黑悠哉悠哉的进宫。
      在御花园的莲池边,皇帝一见辛以和,威严尽去,笑容可亲,十足的邻家大哥哥,这也是辛以和不怕皇帝的原因,颇有点恃宠而骄的意味。
      初时,辛以和见皇帝行礼,往往礼到一半被扶起,前两次辛以和没反应过来,后来发觉,皇帝这是在吃自己豆腐。别人请起,都是拉着胳膊,皇帝是拉着手,且拉起来后,抓了一会儿才放开。之后,辛以和便老远就开始行礼,等皇帝走进,辛以和已礼毕自己站起来,让皇帝无机可乘。
      皇帝邀辛以和到凉亭坐,里摆着各色水果茶点,都是辛以和爱吃的,但辛以和从不在宫里吃东西。即使皇帝送到手中,辛以和也是拿一会儿就放下,好在皇帝并不勉强他。这次也一样,辛以和放下糕点,问:“不知陛下招我有何事?”皇帝道:“你每次都这么问,没事就不能来宫里陪陪我这个哥哥吗?”
      辛以和不语,那意思很明显是不能。
      皇帝收敛笑容,道:“以和啊,朕的耐心是有限的。”
      辛以和同样道:“陛下,我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皇帝看着辛以和,那张绝美的面庞令人着迷,眼中光彩却令人胆寒。辛以和向来是和善的,很少有人能真正让他生气。此时,辛以和身上散发的气势,让皇帝清楚的感到,凡人与修士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在辛以和的气势下,身为皇帝的自己竟然感到心颤胆寒,反抗的勇气都没有。皇帝握紧拳头,尽量让自己声音平静:“今日,朕有些不适,以和先回去吧。”
      辛以和收起气势,头也不回的走了。辛以和走后,皇帝气的摔了不少东西。皇帝很生气,尤其想到先皇的所作所为,更是恨不得杀人。先皇在时,皇帝能挺过来,对于辛以和,他也不会放手。他对皇室血脉没有好感,对辛以和的喜欢也有一半报复的成分。要怪也只怪先皇做的太绝,让他这辈子不能有自己的血脉。(注:皇帝辛以宸非皇室血脉,以和会讲到。)
      走到宫门口,辛以和看到乾元在那里等他。二人默然无声,一起回去。沉默良久,辛以和先开口:“多谢你信任我。”
      乾元难得的认真,道:“你我一体,我不信任你还能信任谁?皇帝解决了吗?”
      辛以和道:“他虽是皇帝,我也不怕他,之所以拖延这么久,不过是看在同宗的情分上,给他留点面子,若他不要,我也没办法。明日,你我二人上交辞呈,从此浪迹天涯可好?”
      乾元道:“我做这个指挥使也不过是看在小时候的情分上,他既生出这种不该有的心思,我也不用顾忌那点情分了。我孤身一人,去留随意,只是以和你可舍得襄王一家?”
      辛以和道:“又不是不回来,只当是远游吧,过一段时间就回来看看他们。”
      “也是。”乾元道:“咱们还有两个徒弟在这里,离开太久,他们的课业要跟不上了。还有,那只狐狸要留下。”
      “小白么,”辛以和沉吟:“大黑是不是也不带了?”
      “坐骑还行。”
      “即带了大黑,小白带着也没什么,让他们俩作伴好了。路上闷了还能有个宠物逗趣儿,带着吧。”辛以和有点撒娇的意味。
      乾元立刻化身昏君:“好,带上,你说带什么就带什么。”
      辛以和眉眼一弯,乾元眼睛都移不开了。辛以和却扭过头不去看他,乾元回神,懊恼无比,怎么就答应了呢?
      到王府门口,门卫正在驱赶一位书生,这书生看着挺面熟,还是下山时遇见的那位,后来灵魂出窍闯进北静郡王的诗会,辛以和与他有两面之缘。那书生看到辛以和,欣喜非常,跑到马前作揖:“小生宁戚拜见国师。”
      看这神色,又是一位辛以和的爱慕者,乾元醋意上涌,辛以和拦住他,向门卫道:“因何驱赶?”门卫道:“从上月开始,这小子就开始在门前鬼鬼祟祟,向府内窥探。初时还离得远,后来越来越近。问他何事也不说,小的警告不要再来了,他不听,这才驱赶。”
      辛以和点头,让门卫下去,向宁戚道:“你有何事?”
      “小生、小生……”宁戚支支吾吾。
      辛以和道:“若无事就请回吧,你即是书生,应知礼仪。别说王府,就是一般人家,你如此窥视也是非常无礼的,更何况窥视王府可是要治罪的。念你并无坏心,此后别再来了。若有下次,便将你送官查办。”
      宁戚急了,冲口而出:“小生仰慕国师已久,只想见国师一面,并无他意。”
      乾元一听就要炸了,辛以和将他拦下,安抚道:“交给我。”乾元没有出手,仍愤愤不平。
      辛以和道:“仰慕我的人多了,难道我要个个仰慕回去?再说,要是仰慕我的人都如你这般窥探,我王府的人还要不要出门了。你这样的仰慕者,很让我感到丢人。我可不敢让你仰慕,你还是换个人向仰慕吧。”
      宁戚一脸悲痛欲绝,为自己辩解:“国师,您冤枉小生了,小生不是要窥伺王府,只是在等您,想要当面告诉您我的仰慕。自从那日在途中见了国师之后,小生无时无刻不想着再见国师一面。那日在北静郡王府门口,小生匆匆一瞥,虽相貌有异,但小生知道,您就是小生路上所见之人。之后小生多发打听,才知道您是身份尊贵的小王子,当今国师。小生身份低微,难见仙颜,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辛以和心中绯复,这书生还有看穿易容的本事?不过,这种私生饭似得行为令辛以和感到厌烦,道:“如今见到了,便回去吧。”便和乾元一起下马,向府中走去。宁戚在后叫一声:“国师。”辛以和没有回头,乾元却转身,目露寒光,直射宁戚:“怎么,还想进来不成?”活阎王这一眼,几乎吓掉宁戚魂魄,他不敢做声。乾元冷哼一声,跟辛以和进去。在门口注视良久,宁戚才失魂落魄的走了。
      走着走着,宁戚魂魄再次离体,跟上辛以和,辛以和屈指一弹,再次将其送回,并施加一道固魂咒,除非人死了,否则,魂魄再也不能离体。宁戚回去后,茶饭不思,友人劝解,丝毫听不进去,不久,便病重身亡,阴间又添一痴鬼,徘徊在忘川河边不肯投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