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那么那么暖呀》
文/碳酸镁
二零一六年九月,时隔一个多世纪,国际化学会议将再次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
作为国内杰出的青年化学家,林初受到了主办委员会的邀请。
锦城,刚过了零点,林初从小区出发,开车去往位于双流区的国际机场,国内并没有直飞卡尔斯鲁厄的航班,因此她不得不先飞法兰克福,再转ICE过去。
夜色已深,路灯安静的闪烁着光芒,街道上行人稀少。
林初一路畅通无阻的出了城区,然后便进入机场高速。
周围愈发安静,灯光更是渐渐零星。
沿着高速驶出几公里后,前方突然大亮,声音嘈杂。
林初按了几下喇叭,没什么用,车开近后,发现路完全被堵了。
旁边站了好几个年轻人,应该是被堵的车主。
她打开车窗,听到阵阵议论声,大概知道前面发生了一起车祸。
距离飞机起飞只有一个多小时,不知道还要堵多久,她熄火下车,准备过去看一下具体情况。
刚走到路边,急救车和交警都赶到,她让开道,看着几个白衣天使风一般的冲进了车祸现场。
短短几分钟,伤员就被抬上了担架,匆匆送向急救车。
偏过头,灯光刺得她睁不开眼,等适应后,只余满目的血红。
心倏地仿佛被什么刺了一下。
她站在原地,看着急救车如流光一般,划向远方。
刚入秋,夜风微微凉,却依旧夹杂着一丝燥热。
林初蹙着眉头收回视线,胸口有点闷,准备上车,等交警清理了路道后,赶紧去机场。
只是走了两步,脚似乎踩到了什么东西。
她以为是石子,并没有在意。
就在这时,后面有车过来,灯光把地面照亮,不经意的一瞥,她霎时间停下脚步,大脑有一瞬间的空白,然后镌刻在心尖的记忆顷刻间填满了思绪,再回神,手已经捡起了地上的东西。
那是一个手工雕刻的木偶。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木偶。
眉目温柔,嘴角上翘,浅浅微笑,像她。
只是脸上不知道染了什么,黑乎乎的。
双肩情不自禁的轻颤,眼睛里涌出水润的光,她把木偶翻了一个面,目光往下一移,果然刻着两个英文字符。
LC,她的名字缩写。
这个木偶,是她送给明辞的十八岁生日礼物。
心一下就乱了。
木偶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谁掉的?是他吗?
林初满脑子都是他,颤抖着从脖颈里取出一条红绳,上面也挂着一个木偶。
木偶雕刻的是个少年,有点模糊了,一些刻纹都被抚摸得光滑。
这个木偶,陪伴了她很多年,见证了她所有的酸甜苦辣。
捧着两个木偶,她茫然四顾,企图寻找什么,风吹湿了眼角,目光触及的地方,都是漆黑的夜。
空气中残留的血腥儿钻入鼻孔,因发现木偶而变得迟钝敏感的林初,这一刻,忽然有了一个可怕的猜想。
她屏着呼吸,安静下来,指缝里粘稠的感觉越发清晰,肩膀颤得更厉害,浑身的神经都绷成了一根弦。
恐惧如洪水,一瞬间,冲破了她心上的堤坝。
“不会的。”她咬牙,拽紧了那对木偶。
手机铃声将她稍微从恐惧中拉了出来。
“林老师,我们已经到航站楼了,就在门口等您。”
说话的是林初手底下的研究生,难得的出国学习机会,她就带着他们多接触接触外面的世界。
林初心不在焉的“嗯”了一声。
那边又问:“您还要多久才能到?”
她没回。
“周师兄说要去买点吃的,您有想吃的吗?”
林初答非所问:“快了……”
然后就挂断了通话。
交警处理好现场准备离开,林初明明已经发动了引擎,却又马上熄火,身体比思维还要快一步,跑了过去。
“美女,有啥子事嘛?”交警说着一口地道的锦城话。
“刚才送去医院的人,你们知道叫什么名字吗?他……他被送去了哪个医院?”她紧张的话都说不好。
交警警惕的打量她:“你问这些做什么?”
“这……这对我很重要,我想确认一下是不是我认识的人,请您一定要告诉我!”好看的眉头皱成了山川,她黑亮的眼眸里蓄满了担忧,声音里竟然夹杂着一丝颤音。
交警很是动容,毕竟林初长得好看,又言语恳切,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抱歉哈,我也不知道病人的名字,他流了很多血,必须要尽快送去医院,你想了解情况,可以去第五人民医院,刚才的救护车是从这家医院赶过来的。”
“谢谢!”
林初立刻钻进车里,沿着机场高速继续直行,到了岔路口,毫不犹豫的调转方向,背离机场。
十几分钟后,林初冲进了五院急诊大厅。
“请问刚刚机场车祸的伤员怎么样了?”
几个打盹值班护士被吓了一跳,集体愣了几秒,才问:“还在治疗,你是伤员的家属?”
“不是。”林初摇头,组织了语言,正要解释,背后传来声响,她回头看到急诊室门开了,两个护士推着伤员往外走。
脚步凝住,她保持偏头的姿势,竟不敢立刻跑过去查看。
护士好心提醒:“小姐,他就是那个伤员。”
林初依旧没动,指头捏紧了裤缝。
“爸!”门口忽然传来一声尖叫,接着是急促的脚步声。
林初望过去,看到一个女孩惊慌失措的跑到了伤员旁边,后面还跟着一位老阿姨。
老阿姨一走近,就开始抹眼泪:“小川呐,你是啷个搞滴嘛?是不是又喝酒开车咯,说你,你都是不听,你要是有个啥子三长两短,我和蛮蛮啷个活哟……
顿时,整个大厅都回荡着老阿姨凄惨的哭喊声。
虽然这样的画面很让人心酸,但林初还是狠狠地松了口气。
幸好,不是他。
手按在心口,眸色暗了暗,那这个木偶呢?
被他遗弃在了路上,是今天,还是一年前,又或者,很久了。
确定出车祸的不是明辞,林初就离开了医院。
学生又在微信上询问她什么时候到机场。
林初只说路上出了点状况,耽搁了些时间,让两人先办理登机手续,到候机楼等她。
结果,等她到了机场,一系列手续办理下来,差点误了航班。
凌晨1:50,由锦城直飞法兰克福的航班CA4431准时起飞。
漆黑的夜空下,机翼划破云层,翱翔而去。
林初透过窗户往下望,万千灯火,繁华而璀璨,只是越来越远,最后都淹没在浓浓的夜色里。
与此同时,距离机场不远的高速路上,停了一排车,旁边蹲了一群人,每个手里都拿着只手电筒,在地上找着什么。
“眼睛都给爷放亮点,谁要是找到了那玩意儿,爷重重有赏。”
距离众人不远的地方站了个男人,他没骨头似的斜靠着跑车,指间夹了根烟,明明是大晚上,却戴了副墨镜,绯色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心情似乎不大美丽。
等了半个小时,一盒烟都燃完了,要找的东西却一点线索都没有。
男人烦躁的将烟头丢在地上,有点孩子气的狠狠踩了几脚,骂道:“他爷爷的,不就是个破木头,有什么好稀罕的,爷我不伺候了!”
说完,翻进跑车,油门轰到最大:“什么垃圾,都特么的滚蛋,爷要泡妞,爷要醉生梦死。”
话音未落,跑车“嗖”地一声窜了出去,如同闪电。
奖金都跑路了,余下的人又怎会再尽力搜寻,纷纷关灯上车,跟着也没了影儿。
两日后,卡尔斯鲁厄国际会议中心。
林初带着两个研究生,准时参加会议。
每个参加的嘉宾都得到了一份纸质会议日程表,今天上午主要是开幕式和颁奖典礼,下午有个化学沙龙,明天才是正式会议。
在礼仪小姐的带领下,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会议大堂中央,高高悬挂着一盏璀璨的水晶灯,银白色的光从不同的平面折射,和周围墙壁上无数盏小灯交相辉映,犹如众星捧月,甚是壮丽。
开幕式还没开始,一些相熟的嘉宾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
“林初。”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初立刻回头,看到来人,她高兴的扬起嘴角:“路易斯老师,好久不见。”
起身,互相拥抱了一下,便开始熟稔的交流。
路易斯教授是林初之前在MIT留学时的老师,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给了她很多帮助。
他本人对华夏文化非常感兴趣,因此还特意学了中文。
一年不见,两人相谈甚欢,直到开幕式开始才停下。
相比于后面的正式会议,开幕式简直枯燥无比,除了最后大会主席、著名化学家Mark Warren《关于化学崛起》的演讲振奋精神外,再没激出一朵水花。
林初瞥了眼身旁的两个学生,正襟危坐,看似盯着屏幕,眼皮都快要合上。
她也很想睡觉。
锦城和卡尔斯鲁厄有七个小时的时差,才来一天,她的时差还没倒过来。
接下来就是颁奖典礼,每界国化会的重头戏。
林初主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虽然在这个领域小有成就,但自觉距离拿奖还有一定的差距。
然而一轮轮掌声下来,聚光灯却忽然打在了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