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赈灾上 ...
-
躺在聚贤楼的大床上,想起那个管家,初启知道自己这下肯定和誉王结仇了,看来这个朝代必须有自己的人才行。
聚贤楼的老板娘,见他独自发呆,走上前来道“左相大人,请问上次那道肘子是怎么做的”
初启微微一笑将作法细细的写了下来,还把自己新提取的盐给了她,老板娘再三感谢后,赶紧去做了。这回应该可以吃到好菜了。
早早地睡下,明日还要上朝。
和昨天一样的步骤,这是这大殿上多了一位昨日没见过的官员,看起来风尘仆仆的。
皇帝刚坐下,就喊道“陛下,钱江突发大潮,两岸决堤,良田受损,百姓死伤惨重啊”
“什么”老皇帝道。
官员掩面哭泣道“臣日夜兼程,但也过去三天,还请陛下及早赈灾啊”
老皇帝虚弱的道“众位爱卿谁愿前往啊”
祁王看着大殿上的官员,以前若是有个小灾小难的,这些人都争抢着去,现在遇到钱江大灾,人人都不说话了,只因为钱江每次决堤,必会出瘟疫,很多大臣,钱没捞到,却一去不返。
祁王转身,刚道“父皇”却听见初启喊到“陛下,臣愿前往”
誉王偷偷一乐,这个眼中钉怕是要一去不返了。
祁王却道“左相,你刚刚上任,不易奔波,还是本王去吧”
初启道“祁王殿下所言差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陛下和殿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这个左相怎么那都有他,我就不信他除了大仗,还会干别的。沈大人在下首恨恨的想到。
沈大人道“臣以为,祁王殿下,毕竟是皇子,如此大灾,还是让左相去吧”
“哦,沈大人这是也想去喽”初启道,呵呵,老狐狸叫你说话。
“老臣,家中”沈大人吞吞吐吐的道“家中还有,还有”
“算了,陛下,这次赈灾臣自己去就好了,希望地方政府全部听命于我,认真配合”
皇帝道“准”
下朝后,祁王拦住初启道“丞相可知,钱江决堤为何他人皆不愿前往”
“不知”初启如实回答。
祁王道“因为钱江有灾,必出瘟疫,爱卿若是现在不愿去,本王现在就可以去找父皇”
“若是我不去,只怕去的就是殿下了”初启认真的道“殿下是臣的伯乐,放心小小瘟疫,还奈何不了我”
初启说完转身便走了,清点完赈灾的钱粮,又查了一圈护送的官兵,一个誉王的人都没有,真是怕死啊。
给自己准备了一些衣服,本想带个太医一起走,可看他们的表情没有一个愿意去的,也不强求,就走了。
刚出城门,就看到祁王穿戴好,带着他的影侍,站在一棵树下。
初启赶紧过去道“祁王殿下,您回去吧,你去了,我还要照顾你,太累赘了”
“爱卿,竟然说本王是累赘”祁王平静的道。
这个男人的表情,永远都猜不出来,还没有那个在朝堂上能做出十八般表情包的誉王好玩呢。
初期赶忙解释道“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这趟,臣真的不需要殿下帮忙”
祁王见初启态度坚决,于是微微行礼道“若是爱卿能活着回来”
“打住,殿下”初启打断他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放心,我一定活着回来,让您好好地记住承诺”
走了三天,却没有看到因为钱江决堤而出逃的百姓,看来这是镇压了啊。
报信的官员,名叫李卫,是个小官也是个清官,具体说,派到钱江附近的都是没家世的清官,因为钱江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
“还有多久才到啊”初启问道。
“左相大人,差不多还有七天路程”李卫行礼道,看着眼前这个孩子似的左相,若是没有之前的传言,恐怕心里早就五味陈杂了。
“什么还有七天,你不是说你来报信才用了三天吗”初启道
“那是因为臣不眠不休”李卫说完就晕了过去。
还真是说晕就晕啊,初启无奈的看着倒在地上的李卫,喊道“来人把李大人送到马车上让他好好休息。”
押运着一批钱粮,确实走的很慢,不过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匪徒,也是难得,看来古代的抢劫犯很有道德啊。
边走边想着瘟疫的事,时不时就在纸上写上一个又一个的药名,但是却担心这个古代的人都不认识,也只好看到什么买什么了。
又走了七天,终于到了钱江,眼前之景,根本让他无法休息,活下来的人一个挨着一个,破布遮体,面黄肌瘦,连官员都是如此,古代也没有帐篷,真是难为他们。
站在刚退下去的钱江的桥上,看着那些正在捞人的官兵,和那些没有被捞起来的浮尸,初启心中只有一个字惨。
当他走在河堤上时,一些灾民守着江面,或是哭泣,或是祈祷。
“老人家”初启扶起一个险些栽倒的老人道“您体虚还是早点去安置点歇息吧”
“不行啊,我儿子一家还在河里啊”老人着急的道,他早已没了眼泪。
初启真想告诉他,你儿子已经死了,可是却说不出口,只能站在堤坝上喊到“各位我们会权利救灾的,这里危险,请先去安置点吧”
可是没人理会他,这里的人大多是死了儿女的,老伴的。十四天过去了,泪痕挂在他们的脸上久久不散。
晚间,初启抬头看着天上的星空,想着自己的妈妈,你是不是也像他们一样守在我坠机的地方久久不愿离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