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离开 ...


  •   天擦黑的时候,婠婠登上了天南山。山很矮,但从酒舍的楼上望出去,也能望到满城迷离的灯火。

      酒很香,也很辣。她买的全店最烈的酒,老板娘看她皮相好,又年轻,还送了她一碟卤香干配酒吃。

      这酒舍里吵吵嚷嚷。靡靡的丝竹声配着杯盘脆响,酒气和脂粉在空气中搅得一团浑浊,烛光下,舞娘红软的水袖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在客人的肩头游走。

      百态众生相,于此可见诸般。

      婠婠就坐在窗边饮酒。酒很辣,含一小口在口中,由唇齿,舌尖,口腔,相继去分担那一团热辣,到最后咽下的时候却还是刮喉。

      忍下那一瞬咳嗽的冲动,婠婠又含进去一小口。

      风吹得窗口的灯笼晃动起来,婠婠垂眼望去,有细细流光在黑夜里划过。她俯身去捞,才发现原来是雨丝飘落。

      下雨了。

      没见这么绵软的雨丝,像是这座城一样,温温柔柔的。婠婠偏着头瞧雨,不自觉就发了呆。

      天越城现在是什么样呢?她想起长乐的眼睛,眸光雪亮,披着一层艳丽的墨蓝色。

      想多了。婠婠打断自己的思绪,转念想天越城的雨。

      天越城的雨啊,滴滴分明,雨声噼里啪啦,清清脆脆。落地就绽开一朵花,能飞快地占领天下。待起风的时候,更是有一种江山沉浮,风雨飘摇的感觉。

      婠婠摇摇头,人已微醺,酒意上头。她就转了个身,倚窗看着酒舍里的人热闹。

      老板娘见她眼睛都眯起来了却还在喝,叫醒了柜台下睡着的猫,朝婠婠这里点了点下巴。

      老猫习以为常地跳下柜台,朝人类少女走去。然后在她旁边的木头凳子上一倒,继续睡了。

      片刻后,人类少女放下酒杯靠近了它,动作略有些粗鲁地把它提起来,然后轻轻抱着,给它捋毛。

      没有人能抗拒老猫的魅力,尤其是女娃娃!老猫满意地窝在她怀里,睡舒服了。

      雨越下越大,婠婠就在酒舍定了间房住了一晚。第二天,早起尝过老板娘秘制的卤味后,她才离开了。

      夜雨化作雾气,从地面腾起。

      路边看到一家何记包子铺,看招牌写着百年老店,一早就有人排着队在买。婠婠闻着味儿也凑着排上了,排了小一刻钟后她买了三个小包子,包子面皮香软有弹性,咬开时裹带着鲜浓的肉汁,满口鲜美,让人食指大动。

      她吃完就掉头又回去排队了。

      排队的时候,屋檐下未干的雨滴被风吹落,打湿了一缕发丝。婠婠抬头去看,只见檐下挂了一对崭新的喜庆的大红灯笼,清风吹过,留下道道红痕。再回头,满街都已挂上了红灯笼。

      要过节了,婠婠恍然想起!七月,有两个重大的节日。一是七夕,一是中元,还有两天就是七夕。

      路边的小摊上,手艺人用竹,用木头,用蒲草丝绳,塑造了无数仪态各异的喜鹊出来。摊主手上拎着一段光滑的木枝,枝头是细细的红绳子,绳头上绑着精雕细琢的木喜鹊,绳子一晃喜鹊翅膀就会晃,像真的在飞一样。鹊头上还安了哨子,甩得厉害些就能听到木喜鹊在风里尖啸。

      婠婠跟几个小娃娃一起看了会儿摊主耍喜鹊,然后独自在隔壁买了个小巧精致的青白色面具戴上。

      那摊主买面具卖得久了,还提醒婠婠。“这面具不衬娘子的肤色,不如用这个。”他取下一个金菊绕篱墙图样的金属面具。

      婠婠接过来看了看。青白色的面具是石质的,半指厚,简单好看滑腻贴肤。金菊绕篱墙图样的是金属,材质比较轻软,戴着感觉也不错。婠婠在心头比较一番,干脆两个都买了。

      后来七夕那天她才知道,百岁城的青年男女都会在这条晚上戴着面具夜游,满城灯火不息,行人欢歌笑语。有未婚的男子别了鲜花在襟上,见了喜欢的女子便送给她。花一旦送出便不能收回,女儿家若是有意,便把花簪在头上,若是无心,便随意处置了。

      婠婠一路溜达,一路还能听到茶楼酒馆里传唱的鹊桥会,最后,她踏进了歌舞坊。百岁城有专门的歌舞坊,不限男客女客,皆可入内。婠婠第一次来这种地方见识,兴致勃勃地在大堂靠角落的地方坐下。

      堂上有一处悬着珠帘饰着红纱的舞台,此刻正有一个妖娆美人在起舞,台下环绕着一众乐师演奏,气氛极为火热。

      伙计立即上来倒茶问菜,婠婠拣没听过的名儿点了,还点了个酒。台上的舞很快撤了,又换上一个打扮得清新可爱的小娘子,小娘子开口惊艳,声音清亮有力,叫人闻之神清。她用的是百岁城当地的语言唱歌,而不是官话,婠婠听不大懂,但不妨碍她跟满堂的看客一起喝彩叫好。

      伙计上了九格食盘,还有一壶冰酒,拿白瓷的的酒杯给她满上。酒波相撞,撞出一道道碧色深痕。

      天岁城有许多文人雅客。他们考上功名,却不肯做官。有的在家置业,有的出门教书,也有的散落在各个阶层谋生。歌舞坊便养许多词曲俱佳的文人,雅的俗的什么风格都有。

      婠婠就着小酒赏曲赏舞,在歌舞坊打发了一个下午。

      百岁城真是一座来了不想走的城。温柔乡,美人城,世间享乐事在这里样样具备。能消磨英雄的意气,男儿的雄心。当然,走了也同样不想来。毕竟这是一座太过于享乐的城市,少年若有壮志,英雄若有豪情,便绝不敢沉溺在此。

      日沉西山的时候婠婠回了客栈,一身都是歌舞坊里吃食混着脂粉的味道。招呼了小二上两桶水后,她拎着裙子就蹦上楼了。

      看着她白色身影即将消失在楼道上,小二忽然一拍脑袋,喊道:“客官,您有封信!”

      楼梯尽头回过来一个脑袋,满眼都是不解。

      小二哒哒哒地追上去,把信奉上,信纸上有似曾相识的花纹。婠婠深深地皱起了眉,问道,“百岁城离越京很近?”

      她对方向距离不太敏感。

      小二答道:“骑马的话快则八九天,迟则十余日,坐马车的话,不需半月也可到越京。”

      婠婠握着信,回房去了。

      清词来的信。大抵是顺着她上次寄回去的信和信里描述的经历,摸到了她的动向,派人带了信过来。

      京城里大致已经安定了。中秋在望,过了中秋就是帝姬的婚礼,清词劝她赶紧回去。还说自己转过年去也要成亲了,她这个当主子的合该回家主持大局。

      啰啰嗦嗦地还问了她一路好不好,精神怎么样,碰到什么不长眼的人没有,山野是不是真的有鬼怪。婠婠看了两遍,把信放下,笑眯眯地睡了。

      七夕这天她没拜月,自个儿划着小船看烟火。看完又拜访了紫竹林,南二娘子还是没有回来,倒是上次看到的胖小子,看起来瘦了不少,还在紫竹林住下了。

      婠婠略有些遗憾,辞别后带着几坛美酒,走水路回天越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