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孩提时代之成人世界 ...

  •   从朦胧的记忆里,拉回到小时候的孩提时代。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我王晓晓都一如既往的怕狗,怕蛇。前面一种是我童年放学年代挥之不去的狗阴影,遇见狗,我侧着走的。想想真是可怜。但是这个就是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后面一种,蛇。更加会走进我噩梦的动物。在我这里。遇见这个东西,哪怕是死的蛇。我也要侧着再侧着,宁愿绕着一圈走。
      有一次朋友,发了个大蛇的视频到手机,我直接把手机扔了。害的我差点把屏幕摔破。最后连手机都懒得去捡。还是旁人把那视频关了,我才重新拿起我那手机。
      出生在70年代,经历着这个时代太多太多的色彩和标签,由于父亲是从部队退伍下来了。部队给父亲造就了很多深深的军人烙印。
      比如时间概念,只要有任何人问起时间。父亲都会确确的告诉,现在是几点几分。对没错。就是精确到分。这点,跟此时此刻农村生活的人时间观念,不一样。在乡村里的人,时间是大概的概念,比如大概几点了。仅此而已。
      比如一起干活,在家一共五口人,每天早上7点出工,父亲会一起喊出工了。然后让我们兄妹三人排前面走,大哥排第一,二哥排第二,我作为小妹排第三,妈妈排第四。爸爸最后,兼顾着关家门。然后收工也是如此。
      比如家里也是团队一样,妈妈负责家里的开销,每次领了工资(由于父亲转业,已经是非农户口,所以我们一家的户口,都是工人。负责在这个以茶场农场为单位的地方工作), 妈妈就会把一个月的米,油等生活杂物一起买足够。在父母经营下的家庭里,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如隔壁家,那样,一到月底,不是这个米,没有。就是那个油,等没有的情况。我们三兄妹足已过的安稳些的生活。
      那个年代的小学,每个年级都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每个年级最后一学期的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必须的60分,才可以继续升入下一年级的,继续读。否则,就继续留在原来的班级,继续奋斗一年。
      年级越高,筛选越厉害。记得四年那一年,我顺利升上五年级,也仅仅只有我跟另外一位女生。到了五年级就出现了更为精彩的一部分了。
      我顺利的赶上了我二哥,一起跟哥哥分到5-1班,她也顺利的赶上了她哥哥,一起分到5-2班。在当时的情况,就是好多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一起同一个班级学习。这个在当时,极为常见。到后来好多哥哥姐姐,不知道是觉得年龄大,或者碍于面子,或者已经身体上已经发育。等等。那时候流行短语叫“留级生,炒花生;花生炒不熟,留级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段子手,感叹人民的智慧强大,段子一直都未曾因为环境而缺席过。
      好多哥哥姐姐,就这样半途而废的弃学了,回家务农了。
      由于那个年代,很多人回家务农,还没有工厂的出现。都回家从事农业。茶场的工作,也不例外。都是很多家庭式的劳作。有父母带着不读书的子女,一起采茶,除草等。也有父母宠着,就留在家里做做饭,挑挑水;父母就忙的早出晚归。甚至有时候都是披星戴月的时刻回来了,天上的繁星点点,才踏入家门。
      农村孩子都挺多,茶场的的房间,自然也不怎么够用。很多最小的孩子,还经常和父母挤在一张床上。大人有大人的世界,白天做工,晚上,偶然打打牌,也是娱乐娱乐下。边打牌,边聊天。
      偶然他们打牌结束。张叔说:“这牌,打的不够尽兴,回家打‘地洞’去。”
      然后隔壁王叔,就接上话说:“打地洞,别把你淹死了。”
      那张叔说:“我不怕淹死,我会游泳。你瞧,我都是自带水管的,哈哈”
      隔壁王叔接着说:“还水管呢,我看,顶,多算个牙签。”
      “牙签也比你那好,你那最多就是跟送牛奶一样,每天送到门口就走。我那牙签长着呢,可以算是一趟‘开往春天的火车’。隧道越长,越往隧道里开,开到你们到达不了的地方,一片春意盎然,一片鸟语花香。哈哈”张叔说道。
      “瞧你神气的,越这样开,还不一定出的了那隧道,还看得见明天的太阳升起吗?”王叔毫不客气的怼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